朱永新,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成员 民进中央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 新教育实验发起人。
理想课堂的“六度”,即参与度、亲和度、自由度、整合度、延展度、练习度。
即学生的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和有效参与。如果课堂上没有学生的参与,那么学生的思维很难被激发。
我们主张,在一般的课堂上,学生发言与活动的时间不能少于1/2。
即师生之间愉快的情感沟通与智慧交流。
吉尔•哈德斐尔德(Jill Hadfield)在《课堂活力》一书中说:“班级里可能充满了欢乐、友谊、合作和渴望,也可能是沉默、不快、矛盾和敌意。”
前者无疑是亲和度高的表现,也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基础。
即我们在学习方式上更尊重学生的个性选择。
现在有些课堂犹如军营,强调的是铁的纪律,学生如履薄冰,战战兢兢,少了一些轻松,少了一些幽默,少了一些欢声笑语,少了一些神采飞扬。
尤其是要求学生齐声回答,不允许交头接耳,不允许与老师争辩等。这无疑是给学生的身心自由发展套上了枷锁,是一种不良的课堂生态。
即整体把握学科知识体系。
整合度不高的课堂教学,往往将完整的知识变得支离破碎,如语文老师把字、词从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分割出来;历史老师把事件从时代背录中游离出来,学生得到的只是被肢解的知识。
即学生在课堂上动脑、动手、动口的程度。
根据维果茨基的理论,学生是通过与教师、同伴的共同活动,通过观察、模仿、体验,在互动中学习,在活动中学习的,学习的效率与成果如何,取决于学生在互动与活动过程中能否充分地运用自己的能动器官。
所以,一堂好课不在于它有条不紊,不在于它流畅顺达,而在于它真正地让孩子思考和实践。
即在知识整合的基础上向广度和深度延展,从课堂教学向社会生活延伸。
当生活成为教与学的内容、当社会成为广阔的课堂,生命就能在其中得到进一步舒展与绽放,课程的广度与深度就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
理想课堂的“六度”,主要侧重于从学生的学习过程评测课堂;而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则是侧重于从教师的教学过程反思课堂。
第一重境界是“落实有效教学的框架”,其主要特点是:“讲效率、保底线"。
教学框架的作用是帮助教师理解、规范课堂,它是有效达成教学目标的一个工具。
在汲取前人智慧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由五个部分组成的理想课堂有效教学框架:
一是教师备课阶段对教材和学生的解读。
二是确定教学目标,将其分为三类目标:
A类是基础性、阶梯性目标;
B类是核心目标,课堂教学重点要教学的内容;
C类是附着性、拓展性目标,即思想、情感、价值等,以及针对不同学生的个别化目标。
三是有明确方向的预习作业(预习是学生独立学习的机会,不应只是为课堂教学做一些准备工作)。
四是有严谨的教学板块,这一方面要求教师将课堂清晰地划分为若干板块,注明每个板块要解决的目标及可能需要的时间,在讲究必要的节奏、方式灵活多样的基础上,让每一分钟都有所计划、富有成效;另一方面则要求教师真正确立“教为学服务,让学生的学习成为课堂的真正核心”的思想,列出学生的学习清单。
五是教学反思。
这个框架的基本流程仍然继承了传统的“目标——策略——评估”的教学基本过程,但在两个地方有所创新:
一是在框架中特别强调了以精确目标为课堂教学统帅;
二是流程从备课开始,全程确保学生个体的独立完整的学习过程。
所有的教学框架都会有机械烦琐之处,对于理想课堂第一重境界中强调的有效教学框架,许多教师一开始都不适应。
不过,与所有教学框架一样,新教育理想课堂有效教学的框架也是为了保证教学的底线与效率。
教师若熟练掌握,就能够简单确保教学底线,同时让课堂井然有序、效率倍增。
第二重境界是“发掘知识这一伟大事物内在的魅力”,其主要特点是:"讲对话、重品质”。
这里所讲的“知识”,不只是教材上的知识,更是教材之外的相关知识;不是堆砌的静态知识,而是在不同背录下的动态知识。
这里所讲的“发掘”,是指从提问到解答的完整过程,即探索中的发现和探索后的重现,既指方法又指方向。
这里所讲的“魅力”,一方面是指知识对师生智力上的吸引与挑战,另一方面则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领、陪伴、协助、督促下探索,不仅习得相应的技能,更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其核心是智力挑战、思维训练。
由此可见,发掘知识这一伟大事物的内在魅力,就是为了真正实现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的深入对话。
通过人与知识(世界、文本)的对话、人与他者(教师、学生、其他读者)的对话,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不再是一个知识的容器,而是被兴趣指引,被乐趣激发,主动进行探索性的学习;
教师不再是隔在学生与知识之间的“二道贩子”,只是用某些有效的方法把知识简单地转交给学生,而是知识和学生之间的一座桥梁,甚至是和学生一起沿着“问题——知识——真理”的途径进行一次科学探索,成为学生的同行伙伴。
第三重境界是“知识、社会生活与师生生命的深刻共鸣”,其主要特点是:“讲个性,求境界”。
如果说第一重和第二重境界更多地与知识有关,那么,第三重境界则更多地与生活、生命相融。
在第三重境界,知识不再是一个死的体系,而是一个活生生的存在,并在激发起师生的强烈反响后,内化为师生生活、生命的一部分。
此处的“共鸣”,既有基于个体差异的个性体验,又有面对伟大事物产生的共鸣。这个阶段的理想课堂,从知识的丰收转换为生活的丰富、生命的丰盈。
这种转换是在人拥有知识、习得技能之后,通过回望、反思、顿悟而得以实现的。此时的课堂教学,不仅实现了知识及其背景的复现,而且激活了师生横向的生活与纵向的生命,实现了更高层面上的教育,正如雅思贝尔斯所说的那样,“教育就是引导‘回头’即顿悟的艺术。”
理想课堂的第三重境界,也是整个课堂教学理论发展的必然结果。如果说早期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课堂教学理论强调的是知识的学习,那么以杜威为代表的课堂教学理论强调的则是社会生活,而后现代课堂教学理论更重视生命的体验。
我们认为,这三者不是割裂的,而应该是一个完整的整体。三者的共鸣,最终将在教师与学生的存在中呈现。
六维度和三境界,如经线和纬线,编织出新教育充满活力、情趣与智慧的理想课堂。
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知识获取的渠道越来越多元,课堂的时空越来越广阔,课堂的个性越来越强。
构筑理想课堂,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我们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