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没有公告

推荐内容
最新发布
家长学校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德育在线 >> 家长学校 >> 正文
关于家庭教育的几点看法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7-25
各位家长朋友,大家好!
    大家能够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到学校,和教师进行沟通,关心学生的成长,我代表孩子们对家长朋友表示感谢。
    很高兴能和各位家长一起探讨关于家庭教育的问题,如果你对我的观点感兴趣的话,我们也可以常联系,常沟通。我愿意成为每位家长的朋友。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是对孩子教育过程中的三个重要方面,是互相不可替代的。做为家长来说,不能把对孩子的教育完全依赖于学校,从某种程度来说,家庭教育更重要。
    说到家庭教育,这是一个并不轻松的话题。能够从对孩子的教育中体验到快乐的家长并不多,相反,在教育问题上大伤脑筋的家长却大有人在。在媒体上,也经常会看到因家庭教育失败而导致的悲剧。孩子是家庭的希望,也是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希望,每位家长对孩子教育问题也是非常重视,可以说是家庭中的头等大事。家长们也希望在这一方面得到一些有效的指导。我不是研究家庭教育问题的专家,但我做了二十一年教师,也做了十八年家长,在孩子教育的问题上,也做过许多的尝试而且应该说基本上是成功的。
    家庭教育到底是什么,做为一个家长到底应该做些什么,是每一位家长都希望了解的问题,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经验,谈一谈自己对这一问题的看法,供大家参考。
    一、和谐的家庭关系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基本前提
    每个人都有一个家庭。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关系,对每个家庭成员都非常重要,尤其是孩子。做为一个家长,我们首先就要努力营造一个和谐的家庭气氛,使每个家庭成员都生活在幸福、愉快的环境当中。这也是良好的家庭教育的基础。
    那么,什么样的家庭关系才是和谐的呢,怎样营造这种关系呢?
    首先,家庭成员间要互敬互爱,互相帮助。一般来说,大人对孩子爱护、帮助是没有问题的,是百分之百的。但其他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就未必都能做到互敬互爱,互相帮助了。比如,夫妻之间能不能和睦相处,互敬互爱呢?父母与上一辈人之间能否做到互敬互爱呢?这都是影响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有的孩子因父母吵架而产生心理问题;父母对老人不敬,怎指望孩子对你会尊重?
    在我们家里,我们夫妻间从来都是互相尊重的,从不吵架,有事商量,彼此谦让,像“你好、请、对不起、谢谢、再见”这样的礼貌用语在日常生活中一直都是使用的;我自己从来没说过脏话,没骂过人,对孩子,从来没打骂过,从没用话语挖苦过。我们和孩子有时间一起看书,一起看电视,然后讲自己看到的有趣的事。孩子小的时候,我们一家三口从来都是一起休息,同时起床,同时上班(学龄前),一辆自行车载着我们三个,其乐融融。每年,我们每个人过生日的时候(不是只有孩子的生日,是我们每个人的生日),都是很重视的,把它当成一个节日来过——买生日蛋糕、许愿、吹蜡烛、唱生日快乐歌,从孩子小时候起就是这样,直到现在。当时我们家庭生活拮据,日子过得挺艰苦,但这种和谐的家庭气氛让我们每个人都感到无比的幸福,至今想起来还是觉得特别的温馨。我的孩子从小就是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长大的。可别小看这些小的细节,正是这些点点滴滴的生活小事,日积月累,潜移默化,形成孩子美好的情感,养成了她热爱生活的良好习惯。
    第二,家庭成员之间要平等、民主。这一点做起来可能有一些难度,主要是难在家长身上。为什么说呢?现在,在多数家庭中,往往都是先满足孩子的需要,然后才是其他人。这就是一种不平等,这样可能会使孩子养成一种自私的性格。因为孩子并不能完全理解大人为他们所做的一切,觉得那是应该的,将来一旦你满足不了他,他就会不高兴。我们家庭里,特别注重这个方面,比如买生日蛋糕,大人一般都是买大的,小孩买小的。但不管大的小的,到时候都是平均分配,每人一块,而且,要先给爸爸妈妈,然后才是孩子。这样能够使孩子养成一种豁达的、平等对待他人的心理。
    孩子无论多小,都是家庭中的一员。在家庭的重要事情上,应该给予孩子表决权,这是对孩子民主意识和参与意识的培养,在我们家就是这样。在这里只说一件有代表性的例子:1995年,我们家买楼房时,有三楼和六楼可选。我们召开了家庭会议,每个人都发表意见。爱人说应该买三楼,因为三楼不高,上下省力,是别人都争抢的好楼层,没有不要的道理;我说,要六楼,因为既然是住楼房,就要高一些,高一些视野宽阔,才有住楼房的感觉;女儿当时只有九岁,她的意见是要六楼,因为六楼高,蚊子飞不上去,上下楼还可以锻炼身体。就这样,虽然别人都建议我们买三楼,可最后还是买下了六楼。
    第三,做为家庭成员,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孩子无论大小,也是家庭的一个成员,关爱父母、尊敬老人,做好自己的事情这都是孩子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一定要培养孩子的这种责任感和义务感。
    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家庭教育的主要目标
    不知道各位家长是否想过,家长在孩子教育的过程中到底应该做些什么?据我的了解,有相当一部分家长都认为:家长应辅助学校对孩子进行教育,看孩子写作业,辅导孩子功课,帮孩子学会在课堂上没学会的知识;还有的家长觉得,应该做好孩子的后勤工作,保证孩子吃好穿好,接送上学,保证安全,什么活也不要让孩子干,让孩子一心一意地学习。也有的家长觉得,应该看住孩子,不让他和坏孩子玩;不让他上网;初中以后要看住,不让他搞对象——总之就是要想方设法让孩子好好学习。而家长们往往会觉得,学习就是学课程,检验孩子学习好不好的标准就是分数、名次。其实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家长应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我把孩子的成长过程比做一棵树,正确的世界观是树的“根”;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树的“枝”和“干”;而学习成绩是“花”和“果”,花好看,果也香甜,但如果没有根和枝干,花将从哪里长出来呢?
    什么是正确的世界观呢?用简单的易懂的说法,我将它归纳为10个字:宽容、诚实、认真、博爱、进取。要培养教育孩子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什么是良好的行为习惯呢?我将其归纳为六个方面:
    1、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保持高雅的兴趣;
    3、做事坚持始终,不半途而废;
    4、认真对待每一件事情;
    5、勤俭节约,不乱花钱;
    6、坦诚自信,不慕虚荣。 
    三、理解、沟通和共同参与,是家庭教育的主要途径
    在这里,我要问一问家长朋友:你们了解自己的孩子吗?有的家长可能会说:孩子是我自己十月怀胎亲自生的,从小到大是我自己养的,他爱吃什么,喜欢干什么,长什么样,哪儿有块胎记什么的,我都一清二楚,怎么能说不了解呢?可是,你真正了解孩子的思想吗?孩子心里在想什么,我看没人能说得很清楚。
    做为家长,有一点必须清楚,那就是:孩子的一切行为都是有原因的,绝不能武断地禁止和压制。有一个很有代表性的例子:有许多家长可能都认为,撒谎是孩子的严重错误,是孩子行为中的大忌,这个观点没错。那么,在你发现孩子撒谎时,怎么处理呢?是不是打一顿,或是罚站,骂一顿,让孩子检讨承认错误,教训孩子撒谎不是好孩子呢?
    其实,孩子撒谎一定是有原因的,孩子也知道撒谎不好,他知道这是错误的行为。可为什么还要撒谎呢?因为他对家长不信任。对撒谎的孩子来说,家长肯定没有了解孩子的心理,不顾及孩子的感受,禁止一些孩子非常感兴趣的事情。要知道,孩子再小,也是一个独立的人,不可避免要有自己的思维,在他不清楚什么是好什么是坏时,他是根据自己的兴趣来决定要干什么的。家长不了解这一点,只是对一些事情进行禁止,却没有和孩子有效的沟通(有的家长也对孩子讲道理,但往往孩子小时候不大容易接受道理),家长越禁止的东西,孩子越是感兴趣,就越是要去尝试(这就是一种逆反心理),但家长是禁止的,所以,他只好说个谎话。
    家长在遇到这个问题时,不必太惊慌,也不要对孩子失望,并不是说,孩子撒谎了,这一生就完了。其实,孩子偶尔撒谎,也是属于正常现象,许多孩子都有过,关键是看怎么对待。首先家长要清楚的是,孩子在什么问题上撒了谎,为什么撒谎,想办法和孩子进行沟通,让孩子说出真实想法,从孩子的角度去理解,然后针对孩子的情况,用孩子可以接受的方式做出调整,坚持几次以后,必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家长和孩子的关系首先应该是朋友,而朋友关系的重要体现就是互相尊重;孩子尊重家长,家长也要同样的尊重孩子。平等的,能够在一起玩的人,才能成为最好的朋友。所以,家长应该参与到孩子的活动中去,或引领孩子做一些有益的事。比如一起看看书,一起做游戏,一起到野外郊游,一起接触了解大自然等等。
    在我们家里,我们和孩子一起游戏的时候很多。除了一些日常的游戏外,还一起演戏;比如《龟兔赛跑》的游戏,我们就是常演的。我、爱人和孩子各自扮演一个角色,把故事完整地演出来。这样,孩子的兴趣很高,在游戏过程中,做人的道理潜移默化地在孩子幼小的心灵深处扎了根。另外,领孩子一起到野外去看各种植物,动物,大到动物园里的老虎猴子,小到蚂蚁苍蝇蚊子,都让孩子去观察体验,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
    我曾说过这样的话:孩子的头脑是一块肥沃的土地,如果你不去播种庄稼,那它自然就会长荒草。在各种文化充斥媒体的现代社会,更需要家长对孩子接触的事物进行甄别引导,用善良的,美好的事物去启迪孩子的心灵。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家长参与孩子的活动,并在活动中起到引领作用。这种引领是一种长期的、潜移默化的,是针对孩子的行为和心理不断地进行调整的,而不牵着孩子的鼻子走。这一点只要家长们用心体会,进行尝试,就会理解其中的含义。
    另外,家长要充分了解自己的孩子喜欢什么,在哪些方面能力比较强。因为孩子都是不一样的,可以说是千差万别,要根据孩子自己的特点,安排他们的学习,不能看别人学什么了,自己孩子也要学,盲目地学别人。更不能眼睛只盯着分数、名次;要从孩子的兴趣出发来安排他的课外活动。现在社会上各种课外学习班有很多,像什么作文、奥数、音乐舞蹈、美术等,这些学习班大都带有较强的专业色彩,对儿童的发展不一定都有利;对儿童全面发展较有利的是一些综合活动,比如科普活动(比如制作航模、采集标本等)、体育活动(比如组织少年轮滑队、足球队等)、艺术活动(比如组织少年合唱团、少年舞蹈队等);但由于种种原因,这样的活动并没有人去组织,这不能不说是一件遗憾的事,对孩子来说,也是一种不幸,值得我们教育部门和家长们进行思考。我想,做为家长,如果心里清楚这一点,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安排一些适合孩子的有益的活动,而不必非要去参加这个班那个班。我在电视上看到过河北有一个家长,在孩子的课余时间就没有送他去参加各种班,而是亲自带领孩子去走长城,几年如一日,一段一段地接着走,使孩子养成了果敢坚毅、不畏艰险、勇于探索的顽强精神,进而形成了完善的人格。这样的孩子,在学习上也肯定会成绩优秀的,因为他具有了良好的学习品质。这个例子是值得家长们借鉴的。
    四、希望与失望——家庭教育中一个解不开的结
    现在,多数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最优秀的,学校,教师也都希望每个孩子都是优秀的。但是,家长放弃自己的事业,放弃自己的追求,尤其是放弃自己的学习,一切为了孩子,把希望全部寄托在孩子身上,这种做法有很多的弊端,也是比较危险的。
弊端之一:家长对孩子的希望过高,会对孩子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而孩子的这种心理压力家长往往并不了解,久而久之,造成孩子的心理问题,不但学习成绩上不去,性格也会变得不好,最终影响孩子的发展,甚至造成严重的后果。这样的案例在生活中也时常发生。
    弊端之二:失去追求,放弃事业对孩子是一种不良的影响。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家长的一切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对孩子的要求家长要首先做到,以身作则,做孩子的表率,这样才能在孩子的心目中起到榜样的作用。而孩子如果看到家长没有事业和追求,也会放弃自己的追求,有的孩子还会因此而看不起家长。
    弊端之三:希望越大可能失望也会越大。一旦孩子的发展不尽人意,不像家长想像的那样,甚至孩子出现反叛,家长就会因为既没教育好孩子,又失去了自己的事业而受到沉重的双重打击。有的家长因为这种事情而对生活失去信心,甚至放弃了对孩子的教育。因此我说,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而放弃自己的事业和追求的做法是危险的。
    在我们家,孩子从小看到的父母就是有追求,敬业,爱学习的。直到现在也是这样。我们不但对自己的事业尽心尽力,还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并为之努力学习。平时,我们在工作中取得的每一个成绩,都要在家里和孩子共同分享;孩子在学习中取得的每一个成绩,也都和大人们一同分享。这样大家共同分享成功的快乐,各自也都在自己的事业上做出努力,以取得更多的成功。所以,我的孩子从小就懂得,做事要认真,要有敬业精神;要有追求,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这样的观念在她的学习和成长过程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最值得提倡的做法是:家长要和孩子一道,追求自己的理想,成就自己的事业,共同学习(而且要提倡终生学习),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五、竞争——家庭教育中的一把双刃剑
    竞争,是现代社会的一个普遍话题,充满着社会生活的的各个方面。竞争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如果没有竞争,社会恐怕就不会发展;升学、就业、生活、甚至恋爱都存在着竞争。如果在竞争中胜出,你就会成功,反之就是失败。然而,竞争所带来的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竞争压力造成了人们情绪紧张压抑,生活质量下降,心浮气燥,身心疲惫等,这也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不能不引起人们的重视。
    对于孩子来说,竞争更是一个重要话题。有相当多的家长觉得,必须让孩子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才能在将来的竞争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有的家长认为,从小开始,就应该在各方面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什么事都要和别人争,学习成绩要争,座位要争,三好学生要争,各个方面都要比别人强。这种行为将来极有可能造成人格的扭曲,试想,把孩子一生的幸福寄托在竞争上,不是很荒谬的吗?我这样说并不是说不要竞争,竞争是一个现实的问题,是无法回避的。但是,我们要正确对待竞争问题,要有一颗平常心,不要事事都要去争,要相信自己,逐渐完善自己,要不断地战胜自己,而不是不断地战胜别人,这样才能稳步前进,不断发展。
    在我女儿小时候,我们就是这样引领她的,无论什么事情,都不要刻意地与别人争。她的学习成绩一直是很好的,考试总是前10名之内,但考第一的时候不多。但我们并没有在意过名次,也从没有许诺过考得好了怎样奖励,说实话,也从没有因为考试考得好而奖励过她。我总是这样和她沟通:考试的分数和名次不要在意,一次考试考得好不好,也没关系,关键是要平时抓紧,功夫在平时。时间长了,“功夫在平时”这句话,也就几乎成了女儿和我的座右铭。2003年,女儿参加中考,以优异的成绩取得了阿城市第一名,并被哈尔滨第三中学录取。这样的成绩是从小到大长期自我完善,不断超越自己的结果,而不是与别人争出来的。这种注重自我完善,不与他人争的作风使女儿有了一个平和的心态和宽容自信的品质。今后无论她走到哪里,这种品质都会使她不断进步并生活幸福,受用终生。
    以上我的说法都是自己的感悟,并没有参考过专家的意见,因此,可能不系统,也有许多漏洞。同时,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我们对女儿的教育方法也未必适合别人。如果各位家长朋友觉得我说的有道理,可以做为参考。非常感谢!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扫描二维码
    关注沧州一中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沧州名人网


    扫描二维码
    关注一中官方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沧州名人网

    版权所有 沧州市第一中学 Copyright© 2007 免责声明
    地址:上海路南侧、狮城公园以南、河北工专以北、迎宾大道以西 市内公交车16路直达
    冀ICP备05017444号
    本网由:沧州市第一中学文宣处主办 博川网络 提供网站建设及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