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没有公告

推荐内容
最新发布
家长学校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德育在线 >> 家长学校 >> 正文
对比美国家教育看“中国妈妈”现象

作者:hbczyizh…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3-12
        最近看到了一篇题为《美国高中“中国妈妈”为何成了贬义词?》的帖子,帖子中提到“在美国高中生的眼中,华裔家庭的孩子缺少独立性和自主性,什么事都是妈妈说了算”。“中国妈妈”在美国学生口中俨然变成了一句讽刺语,这不仅令中国留学生们烦恼,还让他们的妈妈们觉得“冤”——一心扑在孩子的成长和教育上,无论大事小事都不辞辛苦大包大揽,并且干得无怨无悔。

     有些中国家长为了孩子的未来,举家迁移到美国,就是希望子女能够接受美国最好的教育,帮助孩子“成就梦想”,把“哈佛梦”“耶鲁梦”变成现实。结果确实如中国家长所愿,在美国各族裔移民中,考入名牌大学的比例也比其他少数族裔要高,当然不可否认的是,“中国妈妈”在这其中起到的作用是最大的。

        在国内也是同样的状况,四处为孩子寻找各种培训班的大部分是妈妈们,从小学到大学,甚至出国留学,去哪个国家哪所学校,也是经过妈妈们的精心比对之后“替孩子”所下的决定。妈妈们的苦心不难让人理解,但是这样的母爱真的能给孩子创造更好的成长空间和条件吗?

   在对孩子的教育上,除了让孩子自我提升,“中国妈妈”还总习惯以其他孩子作为子女的学习标杆,让子女去达成自己未实现的目标。于是,类似像“你看人家***,考试得了**分,你再看你……”“人家**都当了班干部了,你怎么就没当上?”等等“对比激励法”作为家庭教育中家长们的常用语,直到现在还在使用着。一些中国中学生因此与妈妈产生矛盾,他们的理由很简单:为什么要像**一样学习和生活?为什么不能按自己的梦想和目标来设计人生呢?

        对比来看美国和中国家长的父母观,就不难看出问题的症结所在:在我国,子女就像父母的财产,不仅父母对其有抚养权,还有支配权和控制权,也就是一切要遵照父母的意愿行事,而且从出生开始到上学、工作、结婚生子,这其中没一件事是父母不操心的,父母几乎把一辈子都搭进了子女的世界中;而在美国,子女不属于任何人,而是属于自己的独立个体,可以有自己的梦想、选择权、隐私以及属于自己的交际圈。美国的父母不会把孩子的事包下来,反而还让孩子承担一些家务劳动。就连上大学的学费,家长也不是必须要提供的,孩子可以靠在学校或社会中打工来挣取学费,也可以通过家务劳动的形式让父母出工钱。美国本土的学生在上大学和上大学以前没有打过工的人非常少,很多人都有同时打两份工的经历。美国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始终贯穿的责任就是教育。让孩子在努力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价值,同时学会自己管理自己。

        当然,因为中美文化传统和社会环境的不同,照搬人家的做法也显然行不通,但由美国人的父母观中我们也可以获得一些教育启示:从小把孩子当作一个独立个体平等地看待,给孩子应有的尊重和理解,并且给予孩子合理的发展空间和机会。因为不同的观念和心态决定了教育孩子过程中的态度和做法,从而也会带来不同的教育效果。

        适当地放放手,孩子们能够获得的锻炼机会就会更多,能够施展才华的空间就会更大。相信到那时,所有的中国留学生都会骄傲地说:“我有一个中国妈妈!”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扫描二维码
    关注沧州一中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沧州名人网


    扫描二维码
    关注一中官方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沧州名人网

    版权所有 沧州市第一中学 Copyright© 2007 免责声明
    地址:上海路南侧、狮城公园以南、河北工专以北、迎宾大道以西 市内公交车16路直达
    冀ICP备05017444号
    本网由:沧州市第一中学文宣处主办 博川网络 提供网站建设及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