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没有公告

推荐内容
最新发布
改革新潮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教学教研 >> 改革新潮 >> 正文
教师该如何面对职业尴尬?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7-24
    编者按:教师历来承担着充当道德楷模和传授道德的责任。然而,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教师或出于自己的教育行为“失效”,或因为与社会价值观相抵触,不断遇到道德上的冲突。这些道德冲突往往使教师陷入无所适从的困境。本期选取一封教师来信,并从几个带有典型意义的案例入手,对这一现象加以剖析,并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以期对此问题有一个更为明晰的认识。 

    读者来信:面对这样的学生,我该怎么办? 

  【观点1】教师:双重角色的转换 

  【观点2】亟待弥补的教育真空 

  案例一 诚信与利益之争  

  某校广播电台开辟了一个“我眼中的校园”的栏目,发动全校学生将在校园里观察到的好行为或不良现象写成稿子。这个活动还与“行为规范养成评比”结合起来,被表扬的班级在行为规范评比中加分,被批评的班级则要相应减分。负责编审的凌老师发现,来稿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表扬的稿件多是写自己班级的事,批评的稿件则基本上都是针对别班的。某天,凌老师收到一篇稿子,反映自己班同学在校午餐时,将吃剩的饭菜就近倒进教室旁边的下水道,使下水道经常堵塞。后面署名:高二(5)班晓曼。凌老师觉得作者敢于自曝班丑,难能可贵,就立刻采用了这篇稿子。 

  听到广播里的批评稿,正在食堂吃饭的高二(5)班班主任吃惊不小,赶紧回到教室。一进教室就有学生上前告状:“广播里批评我们了,是晓曼写的稿子!”“我们班级的行为规范评比要扣分了!”老师惊讶,学生们首先迁怒的不是把饭倒在下水道里的人,而是写稿批评自己班不良现象的晓曼。班主任经过调查,证实晓曼反映的问题属实,便在班上对此类行为进行了严肃批评。但她困惑的是不知该怎么评价晓曼:批评她,显然不公正;表扬她,如果学生们都向她学,自曝班丑,那么班级评分就会大打折扣。何况,班级评分直接关系到班主任的工作实绩,而这又与奖金、职称等挂钩……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能想到什么?当“诚信”与“利益”发生冲突,我们又该如何取舍?如果坚持诚信得到的不是愉快的体验,诚信会成为大多数人自觉认同的道德价值取向吗? 

  分析事情的原委,问题似乎出在教师身上。按常理来说,班主任应主持公道、扶持正义,肯定晓曼的行为,鼓励学生如实反映班级里发生的问题,然后引导学生们努力克服自身不足。然而,这个目标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因为老师在朝着这一教育目标努力的过程中,他会由于学生们不断自曝班丑而被连连扣分,冒着奖金被扣、职称评不上,甚至末位淘汰的风险。这样一来,该老师行为是高尚了,但他的教育职权可能因为他的高尚行为而被取消。对此,我们不能不思考,一般情况下,道德与人的合法利益应该是一致的还是相冲突的?在进行道德教育时,老师是否要考虑自己的利益? 

  其次,学校的规章制度体现着学校所倡导的价值取向,而这极大地影响着生活在其中的师生们的利益与道德价值取向。这个案例发生在学校加强教师岗位考核、竞聘上岗、实行末位淘汰等一系列人事制度改革的背景下。从中可以看到,影响学生道德选择的因素不仅仅是道德认知水平,还有集体舆论、同伴评价,其中同行评价是最为重要的。而影响教师道德选择的因素决不仅仅是教师本人的道德认知水平,还有教师的个人利益。这样,针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就会呈现出十分复杂的影响链:教师影响学生、利益制约教师、制度决定利益、领导制定制度、利益影响领导。 

  这个案例的普遍意义就在于,当前学校的诚信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一般号召上,要将诚信的价值导向作为整个学校生活设计的重要原则,渗透在所有的规章制度中。而且,诚信教育只有先成为一种愉快的体验,才能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而要使诚信成为一种愉快的体验,就首先要在学校管理的原则上,充分考虑诚信与人们实际利益的关系,让诚信者得益,让不诚信者受损,使不诚信的行为无可隐瞒。当学校所提倡的道德价值取向,与生活在其中的大多数教师的利益相一致时,教师们才能毫无心理隔阂地接受这种道德价值观。这时候,教师才可能真心实意地用这种道德价值观去规范学生的行为。 

  案例二 他们为什么作弊 

  对于社会上的“假”而言,教师是旁观者;而对于教育上的“假”,教师却往往是操作者。一次,教育局组织专家组来检查教学质量,校长让新来的语文老师小张准备一下。小张自知不能犯错,否则校长不会给他好脸色。于是,准备公开课的过程中,他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老师告诉他做公开课的“秘诀”:给几名学生下死命令,如谁背诵课文、谁做即兴演讲、谁什么时候问什么问题等,并反复演练。检查那天,小张的公开课很成功,专家组交口称赞,校长也很满意。但小张却高兴不起来,他知道那反映不了他真实的水平,不是自己理想的课堂,也给孩子留下了很坏的印象。

  这个案例中,教师、校长、学生通力合作、集体作弊,终于顺利过关。应该说,集体作弊和个人作弊的感觉是不同的。个人作弊一旦被发现,会感到相当羞愧;而集体有组织作弊,责任不是由个人承担,出了问题大家负责,个人被掩藏在集体中成为“无名”者。在这种情况下,参与作弊的个人更加理直气壮,作弊时应感到的内疚反而变成了“看戏”和“做戏”时的闹剧感。然而,每一起不道德事件都会对人造成损害,不管造成损害的是个人还是集体,是大是小。 

  作为教书育人的学校和教师来说,作假是令人尴尬的。而当这种作假变成公开,由个别变成普遍,人们对此由羞愧变得习以为常、没有任何感觉的时候,这就是教育的悲剧了。那么,谁该为作假负责?是学校和教师的错?他们会委屈地说:现在学校都这样,我有什么办法!专家检查团的错?他们也许会更理直气壮地说:我们是为了促进学校的发展。每一个具体的人似乎都没有错,但不道德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因此,当一个群体大多数都无法遵守道德规则的时候,可以推想的是,这并非都是出于个体的不诚实,而是群体中出现了规则的混乱。如果一定要找出错误的源头,不如说错在体制。外部的压力改变了内部的规则,而外部的压力就是社会制度之下权力和利益的分配体系。毋庸置疑,教育管理中一些不民主、不合理和不科学的因素,往往使学校和校长偏离以学生发展为本和尊重教师权益的正常轨道。 

  要减少这类事件,仅仅靠提高教师的道德修养是不够的。制度建设要先于或者同时于道德建设。对此,首先应推动教育管理制度的民主化、法制化,落实学校本位的管理,保障学校和教师的合法权利,这样才能在学校和社会中树正气。其次,道德首先意味着可以选择。因此,在很多情况下,如面临升学率的压力、经济收入的压力等,作为教师和校长必须问自己:我是否有别的选择?我是否听从了内心的声音?我是否对得起自己的职业和学生?在某种意义上,教师职业道德是一种良心、一种沉甸甸的责任,这是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被改变和抛弃的。

  案例三 惩罚是为了什么  


  某学校课堂上,一名学生觉得老师的课讲得没意思,不由自主地看起课外书,被上课的科任老师发现。科任老师认为有责任将违纪情况告诉班主任。班主任了解情况后,批评了学生。学生不服,理由是老师讲得不好,不如看书有收获。班主任无法说服,就请来学生的家长。家长把孩子带回去后,狠狠地打了孩子一顿,最终导致孩子对班主任的行为产生强烈反感。班主任陷入困惑,内心有些自责。“我为什么要请家长?”他问自己:为了教育学生?为了帮学生改正错误?为了让家长知道自己的孩子有哪些毛病?最后,他只得出了一个自己从没想过的答案:为了惩罚!而他的目的达到了。“找家长”是许多老师比较常用的最有效的震慑学生的方式,但他从没问过自己一次“为什么要这么做”;而面对学生对这种行为的恐惧,也从没自问过一次“他们为什么害怕”。 

  教师的工作是复杂的,他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情形。对于教师来说,困难的不是如何上课,而是如何走近学生,改善与学生的关系,尤其是对新手教师来说。为了维护教师权威,使课能够继续下去,教师使用了各种手段维护纪律。学校也制定了多种规章制度,如早操、晚自习、做清洁等,甚至采取了罚款等手段。 

  赫尔巴特说过,管理是教育前的准备工作,但它们本身并不是教育。很多教师和管理者却没有认清这一点,以为“管理即教育”,忘记了学校与行政部门的差别。透过这个案例,老师不妨反省一下,种种管理和规训的目的是什么?哪些是必要的,哪些不必要?处罚的真正目的是什么?是真心地出于教育,还是打着教育的旗号教训学生?是把学生看作必须尊重的朋友,还是严加管制的对象?把学生看作是严加管制的对象,就会发现一旦没有教师,学生就乱了套;把学生看作是实现升学率的手段,就会发现升学率高了,师生之间却毫无感情可言。 


  完整的教育既要有道德的目的,也要有道德的手段。但目的并不能证明手段的合理。某教师发现学生没有做作业,对之体罚,导致学生身体受伤、精神恍惚。面对指责,教师辩解“我还不是为了他好?”其实,即使真是这样,手段仍是不道德的。教育的手段和教育的目的同样重要,必须用合理的手段达到教育的目的。而这种合理手段应建立在尊重儿童、鼓励儿童的自信和自律精神上的,而非过度惩罚和恐吓。 

  案例四 话不投机半句多  

  教师:你们在学校里应该相互关心、谦让,不应该和同学打架。 

  学生:我爸爸说,马善被人骑,人善被人欺。人不能太老实,谁要欺负我,我必须还击。 

  教师:过马路时,千万不能闯红灯,很危险的。 

  学生:我看见那么多人闯红灯,他们不怕危险吗? 

  教师: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相比具有很大的优越性。 

  学生:为什么美国人生活得那么好,而且比我们还富呢?  

  
  在一个资讯发达且处于社会转型期的社会,教师和学校代表的主流价值与来自家长、社会和媒体等多种渠道的价值观,常常发生矛盾和冲突。学校教育常常传达一种比较传统、理想的价值观,如诚信、勤奋、谦让、奉献;家长和社会则试图使学生养成更为现实的能适应社会生存的品质,如竞争、物质享受等。所谓价值多元,即是这些目的都应该有存在的空间,都应得到认可。价值多元还告诉我们,人们所追求的价值还有很多,如健康、幸福、自由、安全、真理、美、友谊等。这些价值之间可能是相互冲突的,也可能是并行不悖的。这时个人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  
 

  在这样一个价值多元的社会中,教师如何去进行道德教育?显然,传统的以说教和灌输为主的道德教育可能会失效,因此必须改变道德教育的方法。首先,用讨论、自由思考代替灌输。教师应该看到并鼓励学生的独立思考,容忍不同观点的表达,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自己解决问题,而非提供教师自己也心存怀疑的标准答案。这样的德育才能直接对学生的行动产生影响。其次,重新塑造道德教育的原则。在进行道德教育时,传统的渗透性原则、封闭性原则要做一些转化,变为开放性、丰富性和相关性。尽管将各个时期、各个民族、各个国家可能的价值观全部罗列出来,让学生选择不太可能,但弄清楚价值产生的背景和过程,思考价值之间内在的冲突和联系,使价值的传递不是一个封闭系统,而是面向历史、现实和未来的立体体系,却是每个老师应把握的重点,最终使学生以自己的方式作出选择。(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扫描二维码
    关注沧州一中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沧州名人网


    扫描二维码
    关注一中官方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沧州名人网

    版权所有 沧州市第一中学 Copyright© 2007 免责声明
    地址:上海路南侧、狮城公园以南、河北工专以北、迎宾大道以西 市内公交车16路直达
    冀ICP备05017444号
    本网由:沧州市第一中学文宣处主办 博川网络 提供网站建设及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