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资建设

浅析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现状与原因(转)

日期:2008-05-28 17:31点击数:3677次
浅析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现状与原因(转)

永功按语:今从博友天中一杰处转来此文.它较好地阐述了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现状与原因.目前,要真正解决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我想我们的政府和教育部门首先应急需抓好两点:一是要切实提高教师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改善教师的人文环境;二是要更新教育观念,建立或实施符合新课程教学目标的现代教学方式及体制,减少低效和无效劳动,提高教和学效果,减轻教师压力.否则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但难以解除反而还会加重.这确实是一个全社会都应该关注和努力解决的大问题啊.

学校是一个促进健康的重要场所。心理健康是教育的重要目标,又是教师敬业爱岗的必要条件。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为此,教师的心理健康应引起各界的重视与关注。

一、目前教师心理健康现状

    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对国内中小学教师进行抽查检测,发现有52.3%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其中32.2%的教师属于“轻度心理障碍”,2.5%的教师已构成“心理疾病”。心理问题表现在多方面,如自卑心理严重、嫉妒情绪突出、焦虑水平偏高。其中较典型的是69%被测试教师比同期毕业的从事其他职业的同学有较强烈的自卑感。《中国教育报》2002年9月20日公布的调查数据显示,95.5%的教师感到精神压力太大。目前我国正常人群心理障碍发生率在20%左右,而受调查的教师心理障碍发生率高达52%,此数据可能不完全准确,但教师心理问题的存在是不争的事实,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越来越多的教师遭受着心理困扰。

二、影响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

    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很多。既有社会环境的因素,又有自身职业的原因,归纳起来有如下七大因素。即:

    第一个因素是社会因素。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全社会都关注着教师,教师的工作处于全社会的焦点。尤其是实施“新课程”,有人提出:“课改成是老师,败也是老师。”这给我们教师背上沉重的精神压力。同时社会与家长对老师要求逐渐提高,也给老师增加心理负担。

    第二个因素是环境因素。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出国热潮,使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导致部分教师拜金主义的滋长。教师工作的清苦、生活的清贫与其他行业高收入群体形成鲜明反差时,就不可避免产生强烈的自卑感和极度的不平衡心理。

    第三个因素是教育政策因素。由于人事制度的改革,给教师带来巨大的压力,如全面采取教师聘任制、教师未位淘汰制、职称方面的竞聘上岗等。这固然有积极的一面,但也有消极的地方。学校内部竞争激烈,教师之间勾心斗角加剧,矛盾激化,难免也加重教师的精神负担。

    第四个因素是学校管理因素。由于学校管理的条条框框过多。如业务学习、政治学习、教学研究、作业教案、专题探讨、心得体会以及阅读、作文、美术、写字、自然、思品、实践活动、班队会等均要有教案。项项老师都要问津,件件都要求教师有书面文字,加上教案书写,教师一天到晚都要埋头在苛刻的书面文字抄写上,机械地重复着形式上任务的完成。否则工作态度有待于考虑,领导的批评、惩罚也会接踵而来。试想这样当教师精神上怎能疲惫不堪?大部分的教师每天工作时间远远超过8个小时。

    第五个因素是学生因素。当前,学生素质普遍偏高,学习渠道多样化,知识面较广,教师难教,甚至有的学生敢跟老师说“不”。另外,中小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个性强、不合群、家长过多的呵护和娇惯,给教师教育与管理造成困难,教师经常受到冤枉与委屈。

    第六个因素是媒体因素。近年来,有些媒体盯住教师一些失误,过于炒作,惟恐学校不乱。不去理解教师所做工作以及教师的心理伤害,出现“抓住一点不及其余”,偏向学生的一方,造成“老师怕学生、不敢管和不敢教”的现象,给教师带来严重心灵伤害。

    第七个因素是教师自身的因素。这也是最主要的因素,教师职业的特性也使得教师心理常常超负荷,其工作的重复性、单一性、枯燥性是客观存在的,加之教师考核,竞聘上岗的巨大压力令教师身心疲惫。另外,面对新形势,面对全新的理念和实践,教师普遍感到困惑茫然,感到不适应,跟不上,要教好书,需要不断学习,不断自我“充电”,自我“加压”。因此,教师身上责任重大,压力重大。


关注官方微信
本网由:沧州市第一中学文宣处主办
版权所有 沧州第一中学 Copyright© 2007 免责声明
冀ICP备19016029号-2
博川网络提供网站建设及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