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万事俱备 西方某些人错估中国影响力
日期:2008-07-17 13:55点击数:2735次
|
7月12日,参加培训的志愿者集体宣誓。当日,337名来自北京和上海的北京奥运会颁奖仪式专业志愿者汇聚在北京昌平职业学校,参加由北京奥组委文化活动部主办的奥运会颁奖仪式专业志愿者全员培训开班仪式。 |
中评社香港7月16日电/人民日报海外版今天发表文章说,今年元旦,人民日报社论题目叫做《伟大的2008年》。曾有海外人士为此而诧异:一个普通的年份,如何以“伟大”称之?然而,当2008年已经过半的时候,我们感慨系之:对中国人而言,对上下五千年的中国历史而言,这一年以“伟大”形容恐怕还真不算过分。
现在,等待奥林匹克业已上百年、等待与世界握手已经数千年的中国,正凝神聆听奥林匹克钟声的敲响,“鸟巢”正静静等待着来自地球各地的百鸟翔集,倒计时的脚步正越来越迫近……
法国总统在思考了数月之后,决定来北京目睹这个时刻。他说了一句大实话:“这是一场对于13亿中国人来说,具有非同寻常意义的盛会。”他认为,所谓抵制行为,“是不理智、不负责任的,也不是一个身为国家元首的政治人物所应有的作为。”
是的,世界曾经惊诧,也曾经难以置信:在许多国家曾引发激烈争论的奥运会主办权,在中国竟得到了高达九成以上的民众支持率。是的,在上百年的物件便堪称文物的一些朋友眼中,要理解一个拥有世界最漫长历史的国家和人民,确实困难。奥运会,在中国确实“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2008年在中国发生的悲剧与喜剧,其实都能听到历史的回响。当奥林匹克的花环轻盈地飘向长城时,长城也正在长出沉重的翅膀,不管它拥有的历史有多么厚重,不管它曾目睹多少艰难困苦,它仍然被13亿份对现代化的梦想、对融入世界的渴望有力地托举,在2008这个年份,向着奥林匹克缓缓飞升。
万事俱备,只待奥林匹克东风。
中国人为了奥林匹克的到来,所做的准备,不仅仅是场馆建设圆满完成,新闻中心正式启用,奥运村安排停当,所有的硬件软件全部到位,这准备也包括奥林匹克带来的文化融合、观念融合。多种伟大的文化在相互交流时,有交融,也不可避免地会有交锋。如同长城最原始的功用是为了防守一般,中国古老的哲学与文化也鲜少攻击性,在面对外来文明之际,往往习惯于采取守势。但是,改革开放已经洗礼了30年、为筹备奥运已经做出巨大努力的中国,已经学会了主动走向世界舞台,主动修正自己的弱项,主动公开自己正面和负面的信息,主动理解其他的文化与观念,和而不同与海纳百川正在相辅相成。当然,这一份“主动”的努力,对习惯于守势的同胞来说,幷非一蹴而就,确实需要付出代价。但是,奥林匹克精神仍然在中国人真诚的欢迎中,与长城肩幷肩地站在了一起。
从这个意义上说,长城确实正在长出翅膀,奥林匹克为古老的华夏注入了飞升的活力。而奥林匹克的花环,也绽放着梅、兰、菊的崭新芬芳,丰富幷博大了奥林匹克精神的哲学内涵。
当奥林匹克安栖“鸟巢”,当长城长出翅膀,这一切景象,让世界和中国更加和谐。2008年的中国,注定因奥林匹克而变得非凡……
奥运: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
人民日报海外版另一篇文章说,哪位首脑会出现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贵宾席上?这个谜恐怕要到8月8日晚上才能完全揭晓。不过,随着时间的临近,越来越多的国家首脑已经明确表示,他们将在那里占有一席之地。这些人当中有美国总统布什、日本首相福田康夫、韩国总统李明博、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 法国总统萨科齐在几经反复之后,也于7月9日正式表示,也会参加北京奥运会开幕式。
没有人愿意错过这样一个享受全球盛宴的机会。世界的、东方的、中国的,这些元素融合在一起,那是怎样的迷人场景啊!更为重要的是,当所有这些场景与元素汇聚在一起,将会展现出友谊、团结、互相了解的奥林匹克精神,展现出追求和平与进步的人类共同理想。
对于国家领导人来说,这真是一个“首脑外交”的绝好机会。无论大国小国,无论强国弱国,都可以暂时搁置争议,借奥运会的平台增进了解,交换看法,向世界传递和平与进步的意愿。上届奥运会,就有近20个国家的领导人在雅典签订了一项奥运期间的停战协议。
其实,哪位首脑会参加奥运会开幕式,本不应成为热点,它之所以备受关注,是因为有些人想借此套住中国,要挟中国,让中国难堪。他们把全人类的盛典当成了谋取私利的政治工具。
他们错了,首先是错误地理解了奥林匹克精神。奥林匹克精神倡导的不是对抗与冲突,而是和平、友谊、公平、进步。恰如邓亚萍所说,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到今天,其内涵已远远超出竞技体育的范畴,它以宽广的胸怀涵盖了人类所有美好的向往与情感,为全人类构建了一个共同的精神家园。把这样的盛会当成攻击中国的机会,是对奥林匹克精神的严重背离。
其次,他们错误地估计了中国的影响力。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奥运会举办之年,正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30年来,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打造出一个欣欣向荣的中国,也为世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中国开始学会理解世界,世界也在逐渐学会与一个迅速发展的中国相处。正因如此,一些持有不同看法的人仍然愿意借奥运会之机,来中国走一走、看一看;除了少数固执己见的人,没有人愿意错过这样一个理解中国、与中国沟通的好机会。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即便是那些对中国发展抱有疑虑或偏见,甚至多有指责的人,只要他们愿意来中国看一看,我们也一定会热情接待。至于那些不愿来的,我们当然也不会勉强。
北京奥运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而且首先是世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