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要闻

北京奥运完美谢幕 西方重新认识中国

日期:2008-09-05 15:49点击数:4210次
北京奥运完美谢幕 西方重新认识中国

8月8日,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国家体育场隆重开幕。这是开幕式上《文字》篇章的表演。

  经过16天激情竞赛,在北京“鸟巢”之上熊熊燃烧的奥运圣火,8月24日终于在一片依依惜别声中熄灭,北京奥运会划上了完美句号。从让亿万人震撼的开幕式,到紧扣亿万人心弦、迭创世界纪录的比赛,到使亿万人回味无穷的闭幕式,北京奥运没有辜负世人对它所寄予的厚望,为中华民族全面复兴的远景进行了一次画龙点睛式的预演。海内外舆论认为,北京奥运既是中国改革开放历程的里程碑,也是奥林匹克运动的里程碑。2008年是中国发展“大考”之年,随着北京奥运会圆满成功,随着中国顺利通过“大考”,中华民族将更加自信地融入国际社会,中国的和平发展将迈出更加坚定的步伐。本社汇选有关论点,供读者参考。(评论员:柯 冠)


  第二页:奥运盛装开幕 中国“开卷”,世界获益  第三页:刘翔鸟巢折翼 中国收获体育精神
  第四页:外交盛宴空前 抵制奥运图谋破产     第五页:告别百年悲情 奥运成就崭新中国

一、奥运盛装开幕 中国“开卷”,世界获益

1、重树文化自信 鸟巢“视觉盛宴”震撼世界
  8月8日,经过7年全力筹备和急切期盼,北京奥运会终于奏响了令人倾倒的序曲。美、英、法、日、韩等等外国媒体纷纷对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给予极高评价,称这是一场中国复兴的盛会,艺术之美的杰作,中华文化的缩影。击缶而歌、焰火足迹、梦幻五环、活字印刷、古琴古韵、丝绸之路、水墨画……在气势恢弘、极具中国特色的氛围中,把博大精深和光彩照人的古现代中华文明,创造性地呈现出来,宛如一副写意式“绘画长卷”,展现着世界上唯一从未间断、绵延至今的五千年中华文明底蕴,不仅令人叹为观止,而且也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像。

  4年之前的雅典奥运会,希腊人用2800吨水造出了一个蔚蓝的“爱琴海”,带给世界一个梦幻之夜。4年之后,一张承载着中国文化精髓的 “纸”,成为本届奥运会开幕式最具匠心的构思。很多人没有想到,在经历了火炬传递的重重波折、经过了大地震的严峻考验后,中国仍然能把一场“视觉盛宴”演绎得如此完美。(香港中评网)

  奥运开幕式上孔子三千弟子齐颂《论语》的场面震撼人心,这是将近六十年、甚至更长时间里,中国以及世界未曾见过的,或许是迄今为止最为盛大规模的“尊孔”场面,具有丰富的时代意涵,这是中国向全世界作出的回归和敬畏传统文化的立场表白和宣示。在主办奥运中重振民族尊严,找回几近丢失的文化自信,这是贯穿申办和筹备工作全部过程的主线。把自己民族的前途和世界的未来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绝对不是有些人所说的“奥运政治化”,因为这不仅毫不背逆奥林匹克精神,也不违背世界各国的利益,相反,彼此之间其实是相辅相成的。作为一个庞大的东方文明古国,中国对奥运会的全心投入和贡献,为拥有百年历史的奥林匹克运动增添了巨大的生机和魅力;作为一个蒸蒸日上的世界大国,中国在自信和备受尊重的基础上与各国和谐相处,也势必有助于21世纪的世界确定和把握正确的方向。(新加坡《联合早报》)

2、预告中国复兴 和平崛起主导发展之路
  气势磅礴、绚丽壮观和豪情与抒情融为一体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不但是一次运动会的开幕式,甚至是一个时代的开幕式,中国文明从五千年走来,迈向了一个新的时代,一个属于中华民族的时代。甚至也可以这样说,北京奥运开幕式也是一场中国复兴的盛会。这场盛事激动人心,不仅仅是因为在历届奥运会开幕式上都能见到的烟花、表演、高科技、运动员和飘扬的彩旗,而是因为一种无法比拟的深远意义。一个拥有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泱泱大国,以这样一场盛事庆祝着自己融入世界。(西班牙《先锋报》)

  其实,一场文艺演出,即使达到了美轮美奂的程度,也不能承载中国人的全部诉求。因为就是在上个世纪初的一个8月,西方8个“文明国家”的坚船利炮彻底打碎了中国人的大国梦,在其后的百年间,中国内忧外患,饱受磨难,以致积贫积弱、民不聊生。中国力争把北京奥运的每个细节做到完美无缺,幷不仅是为了彰显经济实力,更重要的是希望借此传达一个信息——昔日的“东亚病夫”已经脱胎换骨,百年的奇耻大辱已经化作了强国的动力。(香港中评网)

  在现代奥运会创办百年以后的今天,奥林匹克运动的内涵和意义早已不现停留在单纯的体育竞技范畴,超越了世界上政治制度、意识形态、种族肤色和文化宗教的差异,本质上是不同文明之间的聚会。而北京奥运会亮出的口号——“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所代表的正是团结、友谊、和平的奥林匹克精神。以此届奥运会开幕式为例,虽然在“画卷”上展示的是5000年民族文化的底蕴,当两位歌者站在“同一个地球”上高唱本届奥运主题歌《我和你》的时候,可谓再次升华了希望全球和谐的愿景这一主题。北京奥运会向世界传达了这个新兴经济大国希望和平、和谐的讯息——开幕式上巨大的和平鸽造型,反复出现的汉字 “和”,以及言简意深的《我和你》,莫不如此。(美国《侨报》)

3、印证多难兴邦 “中国模式”成就“中国奇迹”
  “最精彩的开幕式,最先进的场馆,最热情的观众,最好客的市民,最舒适的奥运村,最出色的组织,最完美的服务,最多世界纪录的改写,最不可思议的中国之巨变……”这些由外国媒体,众口加冕于京奥的光环,使世界毫不犹豫地宣布、中国可毫无愧色地接受:2008北京奥运是百年奥运史上最成功的一届奥运之一。(法国《欧洲时报》)

  回顾2008年伊始迄今,中国经历灾难之频密,实在令人触目惊心,正月南方发生数十年不遇的大雪灾,3月西藏拉萨发生打砸抢烧暴力事件,4月奥运圣火在境外传递受“藏独”干扰,尤其是5月四川汶川8级大地震。最近北京又面对恐怖分子扬言袭击奥运会的威胁。中国总理温家宝在汶川灾区学校写下了 “多难兴邦”四个大字,不仅激励灾区人民勇敢面对震灾,也反映一种坚韧不屈的心魂,表达一个文明古国奋发图强、矢志崛起的决心。当时外国媒体曾表示:“很难想像当奥运会在8月8日开幕时,北京会走出这片阴霾。”可是今天,不仅北京早已走出阴霾,北京奥运大幕更已开启,异彩纷呈。(香港中评网)

  在忍辱负重之中,不屈不挠的中国人民再次用行动证明了自己的智慧和能力,以友好、热情、专注和开放的精神面貌,为奥林匹克运动作出了贡献,也在中西文化交往史留下了崭新的一页。由此上溯一百年,世世代代中国人所怀抱的理想,所寄托的希望,所深藏的骄傲,所受到的委屈,所强忍的屈辱,都在这璀璨之夜,完全和舒畅地得以释放。(新加坡《海峡时报》)

  对全世界的观众来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正是实现了“给中国一个机会,还世界一个奇迹”的预定目标。北京奥运会,是“中国模式”用独特的魅力和感召力在人类历史上写下的恢宏一笔,从人们的赞扬和称颂中就可以看出,此次奥运会之于中国的确具有“成年礼”的色彩,至少让人们看到了一个大国崛起的稳健脚步。(香港中评网)

二、刘翔鸟巢折翼 中国收获体育精神

1、金牌荣登榜首 动摇美国体坛霸主地位
  在世界瞩目的16天过后,8月24日,北京第29届夏季奥运会在缤纷夺目的焰火秀中迎来了欢乐的谢幕时刻。如果说开幕式是视觉的盛筵,那么闭幕式的确就是奥运的狂欢。上万名各国运动员在完成了比赛使命后一身轻松,尽情享受闭幕式上的惊心动魄的焰火和绚丽夺目的光与影的舞蹈。闭幕式上,国际奥会主席罗格在致辞时称赞说:这是一届真正的无与伦比的奥运会。罗格对各国记者说,北京奥运会留下的最重要的一笔无形遗产,就是让中国和世界更多相互瞭解…… 这将带来一个长远的积极影响。(北京中国网)

  8月24日下午,北京奥运会全部赛事尘埃落定,中国体育代表团以51枚金牌力压美国,荣登金牌榜头名,成为现代奥运会历史上首个占据奥运金牌榜首位的亚洲国家,这是自从苏联解体以来,美国体坛霸主的地位首次被动摇。赛前,专家纷纷预言本届奥运会金牌榜首争夺的激烈程度肯定会超过前几届。但比赛进程完全出乎人们的预料,东道主气势逼人,从比赛开始的第一天就领跑金牌榜,幷不断扩大自己的优势,赛程及半就让一场“龙虎斗”基本失去悬念。从1932 年只有1人参赛,1936年组织了100人代表团参赛,却凑不齐路费,结果中国足球队员坐船到德国的参赛之路,还得沿途上岸比赛靠卖门票赚钱。从1人参赛的困难到今天的成就,中国体育事业在最近一个世纪里,经历了从极窘迫到极耀眼的两个极端。(北京中新网)

  自2001年成功申请主办本届奥运,到本月8日运动会拉开序幕,在七年的时间里,中国人完成了奥运史上具有标志性的水立方和鸟巢等大型体育设施,为奥运会增添了异彩,也让本届奥运成了有史以来观众最多的一次。这些设计现代新颖的建筑,不仅仅是北京城的地标,更应被视为本届奥运的宝贵资产。它们既属于中国,也属于奥运,奥运催生了它们,而它们也反过来凸显了奥运的形象,是中国和国际社会进一步接轨的标志性建筑,也是中国走上更加开放的历史起点。(新加坡《联合早报》)

  而且本届奥运以打破了38项世界纪录而称雄历届奥运。正如罗格所言:北京成了最适合运动员圆梦之地。究其原因,恐也非出于偶然。本届奥运硬件设施,运动员生活条件,安全保证,服务品质均登峰造极,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今非昔比的国力,在在证明了北京奥运的空前成功。(法国《欧洲时报》)

2、刘翔鸟巢伤退 中国国民心态经受考验
  8月18日,在110米栏第一枪比赛中,中国飞人刘翔因伤退场。9.1万名现场观众几乎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中央电视台耗费巨资的直升机空中航拍就此变得毫无意义。对中国人来说,110米栏是北京奥运会最值得期待的一幕,但是谁都没有料到,万众瞩目、被寄予厚望的刘翔会以这样的方式无奈地离开他梦想了多年的赛场。(香港中评网)

  在中国体育的字典里从来不缺拼搏精神,顽强拼搏早已成了运动员含义的一部分。但以付出运动生涯为代价的拼搏,却恰恰有悖于人性。刘翔退赛当然是本届奥运会最大的遗憾之一,但他“未战先退”之举却昭示着中国人对体育精神已经有了新的认识与理解。不瞭解中国历史的人,不会理解奥运会以及金牌对中国人的意义。19世纪中叶的鸦片战争后,中国从世界先进跌入落后挨打的谷底,民众也被外国入侵者称为“东亚病夫”。74年前,只身赴美参加奥运但铩羽而归的刘长春,是家喻户晓的悲剧英雄。1984年中国重返奥运会幷夺取金牌,整个国家为之扬眉吐气。不过,承载着民族荣誉的金牌也变得越来越重,重得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反思“金牌情结”。(北京新华网)

  从目前媒体报道和网络舆论的反应来看,刘翔幷没有因此成为“民族罪人”,他得到的更多的是理解、安慰、鼓励和良好祝愿。正确看待刘翔因伤退赛,实际上又给国人提供了一个梳理国民心态的契机,来为一个大国形成笃定、理性而成熟的国民心态,找到一个最有效的出口。在此之前,大陆对待朗平等“海归兵团”率队与中国运动员博弈对决的平常心回应,也受到了海外媒体的注意,被认为这是一个民族政治心智趋已成熟的标志。(香港中评网)

  8月18日的鸟巢里,中国失去的只是一枚可能的金牌,却于意外之中“意外地”收获了真正的体育精神和人性,如果这种真正的体育精神和人性为本的精神借奥运的东风得到传承光大,那么北京奥运才真正能成为中国以一个现代化文明大国的姿态走向世界的历史象征意义的转折点,远远比金牌数量第一更为重要。(德国之声网)

3、不可盲目乐观 金牌总数代表不了国力
  其实,刘翔退赛虽然伤了13亿中国人的心,但幷无法阻挡中国向奥运金牌第一迈进的步伐。当中国人点算北京奥运会奖牌数,尤其是金牌总数的时候,应该是怎样的一种心态?是为中国在奥运会上的全面崛起感到自豪,还是为中国能在体育上击败西方世界感到一种复仇的快感?如果中国人的思维模式,仍然是以胜败论英雄,以奖牌论英雄,那就有些问题。请问,中国在北京奥运会创造的夺金纪录,是否能在四年后的伦敦奥运会上重演,乃至超越?(美国《世界日报》)

  体育实力是国力与社会发展水平的一种反映,以中国的发展路程看来,中国金牌数的增长与经济实力上升好像确有一定联系。中国过去几年经济实力蒸蒸日上,现在坐稳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外汇储备居全球之冠,此时的“金牌第一”荣誉与不断上涨的GDP数字正好相得益彰。不过,金牌数与国力虽有关联,却不一定呈绝对正比关系,加勒比海小国牙买加,这次就以6金3银2铜的优秀成绩在荣誉榜上排行第13位,把加拿大、瑞士等富国抛在后面。(马来西亚《南洋商报》)

  更重要的是,对于金牌数的盲目乐观,会将“金牌锦标”的观念延伸到中国的世界定位问题上。长期以来,针对中国的崛起,西方舆论已有“威胁论”、“不确定论”等论调,也不乏因为个体利益而捧杀中国的言论。而明眼人都知道,作为一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这些都不是金牌数的突破所能描述和遮蔽的。(北京《新京报》)

三、外交盛宴空前 抵制奥运图谋破产

1、政要云集北京 中国“奥运外交”惠及全球
  本届北京奥运会创出很多纪录,例如,奥运会首度在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举行,百年来首度有如此众多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政要、游客在同一时间齐聚中国的首都,等等。据不完全统计,北京奥运会吸引了至少54位国家元首、15位政府首脑以及10位王室代表,他们当中包括美国总统布什、俄罗斯总理普京、法国总统萨科齐等联合国安理会“五常”领导人。北京上演了一场在中国、奥运会乃至世界历史上都是规模空前的“奥运外交盛宴”。而在改革开放已经30年的大背景下,以中国为中心的“奥运外交”,标志着中国进入自信面对世界的一个新阶段。(香港中评网)

  8月8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设午宴欢迎出席晚上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各国领导人和王室成员,幷与他们合影留念,各国首脑为等待与胡锦涛握手而排起的长队,这是中国外交达到巅峰的瞬间。“奥运外交”与通常意义上的外交有着明显的区别。一般而言,各国政要云集的外交场合通常是为了解决国际或地区间纠纷和冲突,而奥运外交突出的则是一个“和”字。

  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不同种族的领导人,在奥运会开幕式上相聚,除了享受那个美好的时刻外,幷没有刻意利用奥运会解决具体问题的计划。所以,考验中国的不是有没有举办奥运会的能力,而是能否通过奥运会达到“和”的目的。这也与北京奥运开幕式表演中无处不在的“和”一脉相承。中国的奥运外交不只是为了中国自身的利益,更是为了促成世界的和谐。那么多政见不同的领导人,在北京坐到了一起,本身就是“和谐”的体现,这不仅与奥运会的理念一致,也和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一致。从这一点上看,它与以八国峰会或者其他国际会议相比,都有着更为长远的诉求,因此成为大家表达和谐、和平的最好方式。(北京《国际先驱导报》)

2、外交盛宴空前 世界已经接受中国崛起
  从今年年初开始,西方各种政治力量对中国的批评甚嚣尘上,在将近年中时到达高潮。是否出席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甚至一度成为个别国家的政客和媒体用来和中国“讨价还价”的问题。但奥运会开幕当晚,包括法国总统萨科齐等责难过中国的政要还是现身北京,其中最为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自身的强大。不管国际社会如何评价,中国崛起都已经是个不容回避的事实,这是外国政要纷纷来华的首要因素。

  面对西方的如潮批评,中国始终如一的稳重态度也获得国际社会的正面回应。“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充分体现了中国的自信和大国气度。正是这种自信,不仅让之前所谓的“抵制奥运会”失声,也令外国政要改变了原先对中国的看法。(香港中评网)

3、布什北京之行 西方抵制奥运彻底失败
  有评论认为,作为西方世界的头号领袖,布什踏上奥运之旅,无疑宣告了西方抵制奥运图谋的彻底失败。这位世界上最有影响力国家的总统,也是第一位参加海外奥运会开幕式的现任美国总统,更是力排美国国内及政治团体要求抵制京奥压力而坚持赴京的总统。(韩国《朝鲜日报》)

  布什的此次奥运之旅均显出特别之意义,绝非是他的率兴之作。首先,以美国在全球之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力,其总统参加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以实际行动切切实实为各种抵制北京奥运势力的企图划上了一个休止符。正如布什本人所反复强调,体育就是体育,与政治无关,将奥运政治化,是对中国的一种侮辱——虽然这种行为上的宣示本身就带有政治色彩。

  其次,自2001年撞机事件之后,美中两国通过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的共同努力,双边关系不断调整定位,两国关系已经进入了相对稳定的发展阶段。一个是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唯一超级强国,一个是有重大影响力和潜力的发展中大国,不管是从各自国家益考虑,还是从外交礼仪来说,支持都是必不可少的举动。

  第三,如今距离美国总统大选还有整整三个月时间。我们不得不承认布什离任前的现实考量。八年执政生涯,遭遇9•11,陷入伊拉克战争泥沼,次贷危机阴影难去……布什几乎要被批得体无完肤了。而在仅存的亮点中,虽有磕绊但总体转向良性的对华关系可能算得上其可以夸耀的最大政绩之一。从一国政治、政策的稳定传承上讲,作为一个负责任的领导人,布什当然不希望其辛苦拼下来的成果也随着他的离去而寿终正寝。巨额的贸易逆差、严峻的反恐形势、复杂的区域问题或冲突等一系列问题的解决有赖于中国。他必须尽最后的努力,为后来的继任者栽好这棵大树。(美国《侨报》)

四、告别百年悲情 奥运成就崭新中国

1、百年奥运圆梦 彻底改观西方对华印象
  整整一百年前,也就是1908年伦敦奥运会开幕之际,《天津青年报》就刊载文章,发出了著名的“奥运三问”:中国何时能够派运动员参加奥运会?何时能够获得奥运奖牌?何时能够主办一届奥运会?这种自我诘问,出现在内忧外患深重、民族毫无尊严的黑暗时期,字里行间对国家兴盛的期盼之情溢于言表。再看今日中国人所说的“百年奥运梦想”,我们就能更清楚地看到,几代人以来,中国追逐民族复兴和国家强盛的梦想完全是一脉相承。(新加坡《联合早报》)

  为了办好奥运,在“举国之力”的号召下,中国付出了难以想像的代价。为什么主办一次奥运会对中国是如此重要?上自政府、下至民间,为什么整个中国为了获得奥运会的成功而不惜代价,全力以赴?若不瞭解中国的历史,不研究中国人的民族情结,不关注中国的远大志向,就不可能找到这些问题的正确答案。(上海东方网)

  本届北京奥运会,最值得注意的,还是奥运会的举行正值中国处于转型关键期中。这种转型,不仅是由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的经济转型,也是由大国向强国的转型。一个高度开放的盛会,当然会赋予种种特别的意义。因此,北京奥运会被视为中国“大国崛起”的标志。(北京新华网)

  而在根本上,中国曾经拥有过傲视世界的辉煌历史,也曾经有过任人蹂躏的黯淡过去。无论是辉煌还是黯淡,无论是称雄于世还是被外族欺凌,中国人精神血脉里的图强之志都从未泯灭过。即便是处在“沉睡”状态,中国希望长久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的雄心也从未沉沦。(香港中评网)

  对许多外国人来说,本届奥运之旅,或者颠覆了那个存在于他们想像中的与冷战、贫穷或落后相联系的中国,或者刷新了他们几十年前、十几年前甚至几年前的老印象。而近两万名境外记者在中国的轰炸性报导,成了北京的免费广告,中国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无论是体育还是政治,无论是经济还是文化,无论是风景还是美食,无论是传统还是现代,进入全球民众的视野,中国借着奥运会走向世界,而世界也借着奥运会走向中国,接轨已经完成。中国外经贸专家梅新育即认为,“北京奥运会提供一个空前平等的交流机会,满足了外部世界渴望瞭解中国真实状况的好奇心,这将有助于减少国际间的误判。”(美国《世界日报》)

2、超越历史悲情 国民心态摆脱民族主义
  尽管今年初以来中国和西方之间围绕着奥运会发生了各种纠纷和冲突,当屡屡提出杯葛中国的萨科齐宣布来京时,无论是中国领导人还是普通人民都表现出“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开放态度,欢迎一切来中国参与奥运会的朋友。这些现象表明中国人正在超越百年民族悲情,开始具有一个正常大国国民的心态。而这种心态对中国的真正崛起,在国际舞台上担负大国责任具有深刻的意义。(澳门《澳门日报》)

  北京奥运会成功的最大意义应该是,中国人从心底深处走出百年来遭遇帝国主义殖民主义侵略的悲情,不再以过去的历史伤痛作为藉口,来抵制外部的合理批评,阻挡自己前进的步伐,而是通过自己的深度反省,找出中国特色和世界普世价值良性共存的平衡点。在很大程度上说,中国能否摆脱民族主义悲情是中国能否成为一个正常大国的重要标志。只有一个摆脱了民族主义悲情的大国才能在国际舞台上有理性的行为,幷且履行大国责任。(美国《世界日报》)

3、愈益接轨国际 中国未来必将更加开放
  当人们对开幕式上林妙可的甜美相貌和杨沛宜的柔美歌喉毁誉参半时,却很少人发现,这首长期以硬朗坚定风格盘踞中国政治舞台的“革命歌曲”《歌唱祖国》,被柔美童声所取代的意义。当杨沛宜的歌声在国家体育馆上空久久回荡时,也很少人会察觉到一部分相当政治化的歌词,已作出了相当幅度的修改润饰,更人性化,更富有中国文化的情调。这是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可以作出远远超越政治领域的诠释和解读。从僵硬到柔美,从政治鼓动进行式到童声的甜美舒缓,不仅仅是为同步收看直播的40亿人所作出的妥协,其实更是一个新的信息释放和传播,是告别革命、走向开放的宣示。忽略了这个信息而求全责备,似乎有些可惜。(马来西亚《星洲日报》)

  本届北京奥运会,最值得注意还是奥运会的举行,正值中国大陆处于转型的关键期中,这种转型,不仅是由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的经济转型,也是由高度意识形态国家向全球化下的“接轨国家”的政治转型,同时也是由大国向强国的转型。关键转型期时,一个高度开放的盛会,当然会赋予种种特别的意义。而最具 “接轨”意义的,就是奥运开幕前夕,在北京设立三个公园示威请愿区。(美国《世界日报》)

  急速转型的阵痛,发展中政治的诸多弊端,依然在困扰着中国执政者;旧体制和新思维彼此之间的撕扯,还在束缚和制约着中国前行的步伐。中国还有很多缺陷,备受诟病的不止于人权、民主、法治,也不止于分配不公和既得利益集团的成型。但是,只要这个开放的年代不再倒退回封闭,光明不再被黑暗取代,气势恢宏不再是聊备一格和刻意堆砌的假像,这个古老的文明古国,这个百年以来备受屈辱,最近一个甲子经历迂回曲折、跌宕起伏、饱染风霜的民族,总会在积极向世界学习、努力与国际接轨的过程中,以更自信和从容的姿态迈向更加开放的未来。(新加坡《联合早报》)

  2008年北京奥运会,适逢中国改革开放30年。如果说这只是一个时间上的巧合,那么从30年前中国实施改革开放到今天主办奥运,其间的内在逻辑则是中国从贫弱逐渐走向富强的历程,2008年北京奥运恰好是这一历程中的一个里程碑。中国用了30年赶上世界,将再用30年超越“世界”。北京奥运向世人昭示:一个更强大、更繁荣、更开放、更透明、更自信、更宽容的中国,将对什么是“盛世”,作出自己的诠释。(天津北方网)


关注官方微信
本网由:沧州市第一中学文宣处主办
版权所有 沧州第一中学 Copyright© 2007 免责声明
冀ICP备19016029号-2
博川网络提供网站建设及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