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通才教育是全世界的主流共识。外国好多国家别说高中阶段,就连大一都不分科。高二就忙不迭分科的大概只有中国。其实中国也并非一开始就这么傻。例如七十几年前的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一上任就抓的两件事,一件就是通才教育(另一件是教授治校)。认为学生如果仅学一种专业或一门实用技术,就不会有清醒的头脑,不会融会贯通,结果难成大器。他任校长的十三年始终以通才教育为主,纠正当时“谋生不谋道”的坏习气,把浙大办成了被李约瑟博士誉为“东方剑桥”的具有国际影响的一流大学。后来就任复旦大学校长的苏步青显然受这位老校长的影响,强调说:“如果允许复旦大学单独招生,我的意见是先考语文,考完就判卷子。不合格的,以下的功课就不考了。语文你都不行,别的是学不通的”(《学林散叶》)。注意,这话可是出自数学家之口。而后来的我们呢,居然从高中就分文理,在制度设计上就让学生偏科偏食。如此“先天”营养不良的高中生进了大学又致使大学“先天”营养不良,休说“东方剑桥”,连日本的东京大学都望尘莫及,成了东方二流!
第二,通才教育关乎国民的心性。与经济危机相比,当下国人真正的危机是心的危机,其最明显的表现为诚信危机以至整个道德危机。甚至为人师表的教授都有人持续下滑,迅速突破底线。更多的人成了社会汪洋大海上的无根浮萍,随波逐流,进退失据,无所遵循,无所皈依。为什么?就是因为心失去了根基,心性缺少底蕴。这里我不得不再次提起日本。日本不少中学不仅有珠算课和书法课,而且所有中学都从初中开始就要学习“汉诗文”即我国的古典。翻开日本的国语(语文)课本,李白杜甫白居易甚至陶渊明柳宗元以及四书五经吕氏春秋淮南子等比比皆是。大学入学考试,“汉诗文”也是一个重要部分。日本人傻吗?肯定不傻。这么做是为了是热爱中国和中国文化吗?当然不是。而是为了心性,为了让国民的心性有深度,有依托,有底蕴。反观作为“汉诗文”故国的我们这边,去年我教的大四两个班加起来五十人没有一个人读过三国红楼等四部古典文学名著,今年教的六十人没有一个人知道现代的陈寅恪,甚至连“反右”、“文革”这样当代重大历史事件都不甚了了。一个人不知道自己民族的文化典籍、不晓得文化先贤,不清楚历史甚至当代史——这样的人能有底蕴吗?心性靠得住吗?不用说,我的学生还是高中文科生出身,理科更是可想而知。
第三——这一条最为重要,乃敝人独家之言——拒绝通才教育的文理分科不利于激发人的悟性、灵性以至神性,从而堵塞了天人之间的信息通道。我总觉得,由包括古诗文在内的文史等本土文化才是催生悟性的土壤。所谓悟性,就是同上天、同宇宙或者同“神”对话的能力,没有这项能力就无法接受“天启”,也就无法“灵机一动”而成就非凡的事业。用竺可桢校长的话说,即“不会融会贯通”。中国近半个多世纪尤其近三十年来,可以说是国泰民安经济飞速发展,但始终未能出现一位震惊世界的发明家、思想家、文学家——就连拉美小国都不断涌现——诺贝尔奖更是悬在半空,看得见却够不着。原因诚然很多,但天人之间的信息通道不畅笃定是个主要原因。
所以,取消文理分科势在必行,根本没有什么好犹豫的!
• 家长心声:“含泪劝告”高考阅卷老师2009-06-30 08:35
• 三大原因导致“港校热”2009年陡然降温2009-06-22 08:37
• 北京洋家教引纠纷16起 拘留1名非法居留外国人2009-06-15 19:41
• 家长如何发现孩子的心病2009-06-09 08:45
• 高考前最好别换睡觉环境2009-06-05 08:29
• 子女高考父母犯病 考生焦虑多被家长传染2009-06-01 0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