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主义为人们描绘了一个多元文化和谐共存的美好图景,却刺激了欧洲排外思潮的发展 |
文化区隔催生仇视与暴力 |
|
去年年底以来,突尼斯大乱、埃及政变,中东北非政治风暴尚余波未了,西方发达国家英国伦敦又再掀骚乱狂潮,全球范围内各种政治动乱似乎集中宣泄,触及了世界痛点。中东北非动乱的重要导火线是没能解决好青年问题,而伦敦骚乱更是折射出文化区隔导致文化冲突,以及对青年教育的缺失,并最终造成民族仇恨与暴力,催人沉思。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强调要“代表广大青年、赢得广大青年、依靠广大青年”。结合中东北非和英国伦敦骚乱的教训,我们更加感到总书记对青年这一论断的重要性和战略意义。为引以为鉴,本报约请学者就相关话题进行分析
。——编者■王明进
人们还没有从挪威极右翼分子布雷维克制造的惊天血案中镇静下来,英国伦敦等城市又相继爆发了骚乱。初看起来,这接连发生的事件关联性似乎不大,但实际上都有相似的文化背景,显示着欧洲各国当前面临严重的文化冲突。如果说布雷维克制造的大屠杀是出于对外来文化的恐惧,是对多元文化政策的不满,是极端排外主义的发作,那么英国伦敦等城市的骚乱,则反映了代表难于融入主流文化、处于社会边缘地位民众的一种绝望的反抗。
二战后,欧洲的大规模重建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于是便向来自亚洲和非洲地区的移民敞开了大门,其中主要是穆斯林。上世纪80年代,欧洲各国出于人道主义原则实行家庭团聚政策,又导致大批移民涌入欧洲。同时,中东冲突以及上世纪90年代初苏东剧变引发的国际局势动荡,也造成了大量移民尤其是穆斯林人口进入欧洲国家。这些移民在欧洲被称为“外来工”,因为欧洲各国政府只是希望他们工作一定时间之后回母国,而且并没有采取适当措施促进他们融入当地社会。然而,这些移民把伊斯兰文化带到移入国,形成了不同的文化族群。面对不断壮大的穆斯林移民群体,欧洲各国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陆续推行多元文化主义政策,以协调不同文化族群之间的关系。
多元文化主义主张,社会所有民族和文化群体在保留原有特色的前提下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协同合作,遵循以文化多样性为特征,以种族平等、自由、共存为理想,以各民族个体和群体共同构成社会基本结构的多元文化主义国家为治国纲领。欧洲各国在推行多元文化政策时强调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尊重和宽容,包括允许使用少数族裔语言的媒体存在,支持他们的民族节日和庆典活动,允许建立宗教活动场所,甚至提供经济方面的帮助,支持少数族裔具有本民族文化特征的各类活动以及为移民子女开办用本民族语言授课的专门学校等。
多元文化主义为人们描绘了一个多元文化和谐共存的美好图景,然而,现实中其反而刺激了欧洲排外思潮的发展。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欧洲各国多元文化主义的口号下以及在移民祖籍国的大力支持下,清真寺在欧洲城市开始大量涌现。与伊斯兰教在欧洲的勃兴相反,基督教则呈现衰落之状。欧洲早已步入老龄社会,欧洲各地基督教堂信众逐渐流失,有些教堂甚至不得不改为非宗教性质的社区活动中心或者转让给伊斯兰教机构。这让一些欧洲当地人非常担心欧洲文化的前途。由“欧洲”和“阿拉伯”两词合成的“欧拉伯”一词在欧洲的流行,就反映了欧洲这些人的心态。“欧拉伯”论者批评多元文化政策为伊斯兰教在欧洲的传播大开方便之门,助长了伊斯兰政治观、价值观在欧洲的全面传播,威胁并玷污着欧洲文明,最终导致欧洲伊斯兰化。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欧洲极右翼势力恰恰利用普通民众对伊斯兰文化的担心,在欧洲政治舞台上日益得势,并掀起一次次排外狂潮,而布雷维克导演的惨案就是欧洲极右翼排外情绪的一次恶性发作。
多元文化政策的实施固化了外来文化群体的弱势地位。对于移民及他们的后代,欧洲各国虽然投入资金养着他们,但却没有赋予他们政治、经济和社会地位认同,使这些移民及其后代很难真正融入主流社会,而成为一个被日益边缘化的弱势群体,成为欧洲社会中的“贫困孤岛”。例如在教育方面,移民群体无法得到同等的教育机会。欧洲国家鼓励移民开办使用本民族语言授课的专门学校,但教学质量不能保证,如德国甚至鼓励移民祖籍国管理移民的教育事务。接受不了良好的教育,这些移民的聚居区成为当地的贫民窟,失业率高、犯罪率高、少女怀孕率高,社会治安问题严重,成为动乱甚至恐怖活动的根源。伦敦骚乱和2005年巴黎骚乱的原因都是因为生活在多种族聚居区的青少年在被警察追捕过程中死亡,引发街头暴力和抢劫,而参与2005年伦敦地铁爆炸案的嫌犯也同样来自失业率高达30%以上的移民聚居区。
尽管这一切不能完全归咎于多元文化政策,但面对布雷维克的凶残和这些年多次出现在欧洲街头的暴力活动,人们不能不反思多元文化政策在实施过程中的某些局限。
多元文化主义强调的是一种多种族共存的文化马赛克或者文化色拉碗模式。首先,这种模式虽然有创造一个更加包容和公正的社会的崇高动机,但事实上却鼓励移民形成一个个游离于主流文化之外、自我封闭的同族聚居区,并鼓励语言上的种族隔离,导致了鼓励种族分离的灾难性后果。欧洲主流文化族群以“照顾”的方式居高临下地实行多元文化政策,往往导致“被照顾者”因屈辱而不满,因弱势而对立,从而为暴力反抗主流社会埋下了种子。其次,多元文化主义的思想基础是文化相对主义,文化相对主义强调本文化的优越,强调本民族文化的独立、纯洁和统一,可能忽略本民族文化可能存在的缺失,拒绝与其他文化交往甚至采取文化隔绝政策,导致文化孤立主义,成为产生极端势力的温床。第三,多元文化主义强调文化之间的差异,甚至将维持和宽容这种差异作为目的,但这种宽容是以对他者的漠不关心的姿态出现的,而没有文化之间的交流、对话和团结,有可能加剧过去体制安排上的不平等,导致不同族裔文化之间的疏离和圣战。因此,有人批评多元文化主义是一种阻止被歧视、被压迫的少数族裔群体反对社会现实中不平等的隐形的种族主义,而这种隐形的种族主义,遇到适合时机便演化为公开的种族主义。
在全球化的今天,文化间的必然相遇使文化对话不可回避。极右翼分子把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移民赶出欧洲的想法是荒谬的,不论其采取怎样的恐怖活动,都改变不了世界不同文化接触对话的大势。尽管欧洲各国领导人近年来相继宣布多元文化在欧洲的失败,但若由此转向排斥外来文化,只能产生文化上的保守主义,形成封闭、狭隘的性格,反而助长极端势力的进一步发展。只有通过文化宽容走向文化团结,实现文化对话与价值整合,同时从政治经济上采取措施,实现种族平等,给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更多的机会,才能避免出现布雷维克之类的极端分子以及类似巴黎、伦敦等城市的街头骚乱的出现。欧洲各国现在要做的,是走出文化上的欧洲中心主义,克服极端排外情绪,这样才能实现多种族、多文化的和谐共存,实现欧洲文明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作者系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教授)
• 教师节的由来2011-09-10 08:53
• 全国总人口约为13.39亿人 10年增加7000多万2011-04-29 11:09
• 北大校长向清华送贺联2011-04-26 07:14
• 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1-04-26 07:10
• “地产大炮”任志强退休正式获批:将开写回忆录2011-04-02 10:57
• 教你怎样预防核辐射2011-03-30 1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