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一个重要的特征是强调学生进行研究式学习。从这个定性出发,学生要进行研究式学习,那么教师就要成为研究型的、学者型的老师,否则无法实现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老师要成为研究型的、学者型的老师,那么肯定就必须参与到课题研究中去,这是最基本的学理。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很多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在评定教师职称时,都会强调老师参与课题研究。
课题研究是校本教研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也是营造良好校园文化氛围的重要方式。“课题”就是要尝试、探索、研究、讨论或解决问题。
当前学校的发展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这些都制约着学校的发展,影响教育教学的变革,如不及时加以处理和解决,就难以使教育适应社会和学生个体发展的需求,难以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由于这些问题或矛盾是伴随着教育的快速发展和社会转型而出现的,原有的经验不能奏效,已有的老办法不能破解,教育科研自然就成了解决这些问题或矛盾的最佳切入点。
教师评职、评优的名额极其有限,竞争也是相当的激烈,在荣誉成果方面也就是优质课、课题、著作、学术论文这几个加分项目:(1)优质课一般会占2-3分(2)著作一般会占3-5分(3)学术论文一般会占1-3分(4)课题一般会占2-5分。论文与著作两项必备其一,学术著作操作难度与成本较高,一般老师都会以学术论文为主,如竞争比较激烈,手里只有论文,竞争力度就比较单薄了,这种情况课题的分数就尤为重要了。
课题驱动,行动研究不仅是教师自我发展、自我提高的重要渠道,更是教师职业化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助推器。
• 教育的力量首先是让人成为人2020-01-06 10:54
• 教科研素养源于对习以为常的教育行为的深入思考2019-12-23 10:41
• 深度学习促进核心素养落地2019-12-18 10:52
• 深度丨关于课堂,我们该有什么样的哲学观?2019-12-09 10:02
• 97岁高龄获诺奖引发的联想:中美基础教育,哪种教育基础打得更好? |2019-12-02 16:50
• 课堂的困境与变革:从浅表学习到深度学习2019-11-25 0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