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

曹培杰:学习方式变革是未来学校的核心议题

日期:2021-04-26 11:15点击数:5863次

作者 | 曹培杰,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博士

促进学习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使命。如果一个学生在学校度过了十几年时间,整天都处于机械训练和被动应付之中,很难想象他们能够成为适应未来的人才。如何转变学习方式,是未来学校变革的核心议题。

                                 01学习理念的三大转型

伴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兴起,现代学校以其特有的集约和高效的特征登上了历史舞台,所有学生按年龄进行分班、采用统一的教学流程、定期开展考试,达到标准后升入更高年级,并逐渐形成了“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学习形态。

而随着“互联网+教育”的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传统学习方式在“标准化”和“个性化”之间存在尖锐矛盾,时代发展需要对学习方式进行一场结构性变革。

第一,从“学以致用”转向“用以致学”。

传统学习一直存在重书本轻实践的倾向,动手实践往往被视为一种低效的学习。这在知识更新相对缓慢的时代是完全适用的,强调通过学习前人经验来应对挑战也是明智的做法。于是,“学以致用”成为教育常态,先在学校集中听讲学习知识,然后进入社会再应用知识开展实践。

但是,在互联网时代,知识爆炸式增长,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的“大教学论”成了遥不可及的梦想,学再多的知识都不如形成一套属于自己的思维方式,今天的学习越来越多地呈现出实践性、参与性、体验性的特征。所以,我们要从“学以致用”走向“用以致学”,推动学习方式变革,更加重视学生的亲身参与和独特体验,鼓励他们在做事中学会做事,在解决问题中学会解决问题,成为适应未来社会挑战的新型人才。

第二,从“虚假成功”转向“有效失败”。

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把“没有问题的课堂”视为一流的课堂,一些公开课成了写好剧本的表演,师生配合默契,学生对答如流,甚至连每个教学环节用了多长时间都和教案上写的分秒不差。这种学习看似取得了预期效果,却是一种“虚假的成功”,久而久之还会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带来负面影响。

瑞士学者Manu Kapur提出了“有效失败”(Productive Failure)这一概念,并在教学实验中证明,全程提供脚手架支持的学习在知识迁移性、适应性、创造性运用等方面存在欠缺。

实际上,学习是一个复杂而曲折的过程,学习者通常要经历“冲突-解构-重新建构”的认知过程才能真正学会。“一帆风顺”的学习,往往会导致学习的长效表现不佳。所以,我们要从“虚假成功”中脱离出来,更加重视“有效失败”,引导学生体验知识建构的完整过程,而不是直接提供最优学习路径或解题技巧,从而实现真实的学习。



第三,从“短期目标”转向“长期目标”。

传统学习追求用最短的时间学到最多的知识,过于强调短期效果和应试价值,导致创新精神、健康体质、完备人格等影响学生长远发展的素养受到忽视,最终使学习走向低效甚至无效。

随着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兴起,那些原本看似无用的“软素养”,反倒成为人类应对人工智能挑战的关键。2016年3月,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研究报告,倡导把人的社会性和情感教育置于应对新工业革命的高度,包括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创造力、沟通能力、合作能力等四种胜任力,以及好奇心、首创精神、坚毅、适应力、领导力、社会文化意识等六种个性品质。

所以,我们要超越短期目标的局限,更加重视长期目标,把情感道德、创新思维、良好习惯等作为学习的重要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学生赢在了起点却输在终点的悲剧发生。
                                           
                                02学习方式的未来走向

随着学习理念转型,学习不再是固定的“流水线生产”,也不是写好剧本的按图索骥,而是历经百转千回的豁然开朗。结合有关实践,未来学校变革可以重点关注以下五种学习方式:

第一,面向真实的项目式学习。

脱离真实情境的学习,经常是呆滞的、死板的,容易形成孤立的、过于简单的理解。正如卢梭所说:“你以为你在教他世界是什么样子的,他不过只是在学习地图。”知识从哪来,学习的起点就应该从那里开始。体验式学习要把知识学习与动手实践、参观考察、研学旅行、社区服务等结合起来,让学习在真实情境中自然发生。

比如,成都市实验小学把课堂搬到了湖中的小岛上,学习内容包括语文、数学、科学、艺术等主题,授课教师既有校内的学科教师,也有校外的建筑师、设计师等,双方合作开展教学。建筑师从小岛周边的建筑讲起,引导学生完成桥梁设计任务;科学老师带着学生寻找湖水中的生物,学习水净化的分层、吸附等作用;学生还在老师的引导下来到大自然中写生、开展小岛故事会,用戏剧的方式创编故事等。

第二,强调融通的跨学科学习。

现行的分科教学有利于系统知识的习得,但不利于完整知识体系的形成和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近年来兴起的STEM教育和创客教育,都把跨学科学习作为重点,强调通过不同学科的交叉融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跨学科学习倡导根据生活中的问题设置主题,将不同学科围绕同一个主题联系起来,构建相互衔接贯通的课程体系。

比如,北京中学开设了每周两课时的STEM必修课程,其中一门课程是“新的长城”,内容包括雁门关地理位置、建造长城时的数学应用、登长城的摩擦力、利用新材料搭建长城实景、山海关典故情景剧表演、长城的对外交流介绍等,内容涵盖了语文、数学、英语、物理、信息技术等多个学科,教师引导学生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利用多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实现更加综合的学习。

第三,注重思维的深度学习。

学习绝不能停留于知识的表面理解和重复记忆,学生要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将所学新知与原有知识建立联系,获取对知识的深层次理解,建立一套自己的思维框架,并有效迁移到其他的问题情境。

比如,北京八一学校开展了“深度学习”教学改进项目,从学科本质和学科素养入手,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开展主题式教学设计。初中语文组针对说明文的学习,设置了一个挑战性问题:怎样介绍一个建筑?解决这个问题,学生既要运用说明文的文体知识,还要思考建筑的外形特点和内在灵魂。学生在任务活动中形成了扎实的知识体系和良好的思维品质。高中数学组打破教材顺序,开展了立体几何和解析几何的单元教学,通过主题学习提升了学生的知识系统性和空间想象力。

第四,基于数据的精准学习。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基于经验的讲授教学”将会转向“基于数据的精准学习”,教师可以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学习分析等新技术,准确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评估学生的认知特征和优势潜能,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方案。学习的主动权交到了学生手中,新技术帮助他们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和相互匹配的导师,推送适配的学习资源,提供精准的学习支持,从而开展积极主动的个性化学习。

比如,美国的Summit Public School建立了个性化的学习平台,通过信息技术的深度参与,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学习画像”,全方位把, 握他们的学习进展、学习兴趣、学习风格和认知特点。无论学生处于何种状态,都会定制一个最适合他的学习方案,让学生按照自己的进度进行学习。

第五,创设联结的无边界学习。

未来的学习绝不止于教室或校园,要与真实世界建立联结,更加关注学科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引导学生走出学校、走进社会。无边界学习将会打破学校的围墙,推动学校与政府部门、科研机构、社区、家庭开展跨界合作,整合多方资源,形成协同育人效应。

比如,美国的THINK Global School是一所全球性的“移动高中”,学生在每个学期都将前往全球不同的城市进行学习——既可以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研究一艘沉船的物理科学,也可以在北京的马连道茶城练习普通话,还可以在悉尼与澳大利亚作家讨论当代文学……由此,学生得以亲身体验世界的奇妙,在实践体验中获得国际理解能力和全球竞争力,成长为优秀而富有责任感的世界公民。

03以学习方式创新撬动未来学校变革

在新型学习方式的促动下,学校形态将会发生变化,并呈现出新特征:

一是学习场景相互融通,随着课程主题的不同,学习既可以在教室,也可以在博物馆、科技馆、农场、工厂和社区,甚至可以去不同城市游学,任何可以实现高质量学习的地方都是学校;

二是学习组织富有弹性,学生按能力而非年龄进行分班,开展混龄、混班、弹性学期等探索,教师将成为学生学习过程的领航员、学生学习的评估者、学习情境的创设者、学生发展的交流者、学习资源的开发者和专业成长的自主学习者;

三是学习评价更加立体,关注点从标准答案转向学习体验,更加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参与度、积极性以及突破原有框架的创造力,利用学习分析、课堂观察等大数据技术,为不同的学生提供不同的评价标准,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出彩的机会。

随着学习方式变革,未来学校将从“批量生产”模式走向“私人订制”模式,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到量身定制的学习服务。



关注官方微信
本网由:沧州市第一中学文宣处主办
版权所有 沧州第一中学 Copyright© 2007 免责声明
冀ICP备19016029号-2
博川网络提供网站建设及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