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对有效教学问题的关注不是从今天才开始的,自从有了教学活动就从没有停止过对这一问题的探讨,从孔夫子、苏格拉底,到今天的我们,再到将来的教师,仍然会不厌其烦地把这一话题延续下去,而且是常议常新。今天提出有效教学概念,其意义在于让广大教师把游移的目光由乱花迷眼的大世界聚焦到课堂教学、把散乱的心神由勾魂摄魄的名利场聚敛到课堂教学,由浮躁重新回归宁静,耐受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平心静气地思考:制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怎样实现有效教学?
教师、学生和教材被认为是课堂教学的三要素,关于课堂教学的价值取向,亘古至今就从没有离开过以下三种形式:或教师中心,或学生中心,或教材中心,轮番登场,交替出现,好不热闹!当下中国的新一轮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教学观不是又有回到学生中心的趋势吗,用精英们的话说,这叫做让中国教育与世界接轨,让中国教育赶上世界教育发展的潮流;在我看来,还莫不如干脆就说要用西方的价值观完全取代中国固有的价值观,何必遮遮掩掩、羞羞答答,开“此地无银三百两,隔壁阿二我未偷”的玩笑呢。国家推行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初衷主要是要构建起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教育体系,新课改从新旧世纪之交开始酝酿、启动,至今已整整十年,按说应该进入一个稳定运行的制度化阶段,而实际上呢?这个“轨”对接得怎样?这个“教育体系”构建得如何?新课改究竟取得了多大成效?教师是课程的具体实施者,也是课改成败的关键所在,对这些问题应该最有发言权。我所接触到的许多教师,他们很少有人说从新课改中实实在在地品味到了教师职业的幸福,而普遍有一种“被课改”的感觉,我们所看到的是教师工作倦怠现象日益严重,学生课业负担日益加重,课堂教学效果日益堪忧。
我们把话题再转回课堂。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固然有很多,但人从来都是最能动、最根本的因素。教与学的矛盾是课堂教学的基本矛盾,教与学之间既对立与统一,教学的矛盾运动形成了整个课堂教学结构,也决定了整个课堂教学的发生与发展;而教与学的矛盾即师与生的矛盾,教与学的矛盾运动即师与生的矛盾运动,课堂教学有效与否归根到底取决于教与学亦即师与生的矛盾运动。
关于教与学的关系,国内教育界曾经有过共识即“教为主导、学为主体”,这个表述应该说是比较准确的。“教为主导”,说的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起主导作用,这与新课改理念所强调的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中的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并不矛盾;“学为主体”,说的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这与新课改理念所强调的学生是学生活动中的主人,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并无二致。而有专家偏偏生拉硬扯,全面否定上述认知,并把它与新课改理念完全对立起来,硬说推行新课改之前中国的课堂里“没有”学生,责令教师要把长期“霸占”的课堂中心位置立即“让位”于学生,教师要由从前一锤定音的“绝对的权威”退居与学生“平等中的首席”。本来专家们不说,老师们还挺明白,课也上得心应手;等专家们一张口,老师们反倒糊涂了,不知所措了,这课也不会上了。这教我想起那句著名的犹太人格言: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不知道万能的上帝听到“专家”们的宏论会不会发笑,反正我是想笑却笑不出来,即使勉强笑得出来也是“苦恼人的笑”。
课堂是学生的精神领地,学生自然就是课堂的领主;课堂不应该由教师占领,教师必须把课堂(当然也包括课堂的中心位置)归还给学生,不管教师情愿与否,都必须把课堂的“主权”归还给它的主人,这叫做物归原主,做不到这一点,有效教学便无从谈起。课堂与教室不是一个概念,不要以为课堂就是一间教室那么大,也不要以为课堂的模样长得就像一间教室那样方方正正、棱角分明。每名学生都是宇宙的精灵,都是那么的与众不同,他们立足于教室却不受教室边界的限制,以教室为原点、为根基,心灵触角(由“精神粒子”构成)向四面八方辐射,就像我们所熟知的空气(由分子、原子等基本粒子构成)一样充满所能到达的一切空间,不!即使空气里的基本粒子无法到达的地方,心灵触角的“精神粒子”同样可以到达。这是一个永不停歇的、富有创造性的精神之旅,在这个旅行中“精神粒子”同它所能遇到的一切事物发生着相互作用(既吸引又排斥),无时无刻不进行着物质的、能量的与信息的交换,不知“天高地厚”地总是试图改造其他一切事物,但同时也改造了自己,而且更多的是改造了自己……构成了色彩纷呈、多维立体的精神世界。这就是课堂!
课堂原本就是属于学生的,这没有什么问题,问题是应该把教师摆在哪里。我们看到,在新课改背景下的课堂里许多教师被“逼”无奈是不断地后退、再后退,已经退到了课堂的边缘,脚后跟都踩到了悬崖边上而浑然为觉,不仅距课堂的中心越来越远,而且离课堂渐行渐远,使自己成了旁观者甚至是局外人。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课堂里不能没有教师的位置,那么教师在课堂里究竟应当定位何处?教师把课堂的“主权”还归学生,但教师自己并非是无家可归、流浪街头的乞丐;教师从课堂中心的“宝座”上走下来,走向哪里?走向学生的心灵之中!以往,我们的教师虽然并没有离开课堂,而是一直坚守着课堂这块阵地;但是我们当中为数相当多的教师却离开了学生的心灵,游离于学生的心灵之外即所谓“外在之师”,这是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或者无效教学的根本原因。教师走向学生心灵的过程是一个与学生达成心理相容的过程;换言之,师与生成功地达成了心理相容,也就标志着教师成功地走进了学生的心灵世界,成为学生的“心灵之师”或曰“内在之师”。
有“心灵之师”相伴,学生内心就不会孤独;
有“心灵之师”相伴,学生内心就不会困惑;
有“心灵之师”相伴,学生内心就不会怯懦。
“亲其师,信其道”,教师的“位移”完成之时,就是有效教学的价值取向实现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