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没有公告

推荐内容
最新发布
论文论著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教学教研 >> 论文论著 >> 正文
全力打造优秀教师团队

作者:刘月廷    文章来源:河北教育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12-6

沧州市第一中学校长 刘月廷

新课程改革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教师队伍质量的高低。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领导。”教师管理也是如此,单靠简单的行政手段强行拉动是不够的,只有触动教师心灵,点燃他们自我嬗变的渴望和激情,才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形成优秀的教师团队,进一步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以人为本的教师管理

著名学者哈罗德·孔茨说过:“管理就是为在集体工作人员谋划和保持一个能使他们完成预定目标和任务的工作环境。”好的管理就是一种好的氛围,建立起以自我激励为主、外力推动为辅的激励机制,为教师完成工作目标创造有利条件,让每个人感受到工作的快乐和成功的快乐。

沧州一中对教师实施人本管理,创造了一种教师心中有学生的良性循环,形成“干部思管、教师思教、学生思学”的文化氛围。学校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充分认识教师不是单纯的教学任务的执行者,而是学校发展的促进者。学校在教师管理上实行人性化管理,树立平等的观念。校长与教师既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但也应当成为朋友关系,校长要懂得尊重教师,理解教师,与教师平等相处,才能真实了解教师的思想状况,进而采取措施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工作。

一中为学校做出贡献的人颁发“校长特别奖”时,奖励的范围是全体教职员工,注重的是人性化和公平,体现的是奖励团队的管理理念。如今年颁发的“校长特别奖”,除了奖励为今年高考再创辉煌做出突出贡献的的高三年级团队外,还奖励了爱岗敬业的70多岁的保洁工。

一中的管理者与教师沟通已形成常态。学校通过与教师交流教学方面的情况了解其对学校规章制度的想法,了解教师家庭、生活、学习、工作等情况,了解教师的意见和建议,从而有针对性地满足教师们的情感需求。学校善于发现老师们的闪光点,欣赏教师们的成功,关注教师们的喜怒哀乐,尽量帮助教师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促进不同层次的教师都能释放潜能,获得成功。这样,老师们干起工作来更带劲,更快乐。

“教师形塑工程”

师德的真谛就是师爱。按照德才兼备、师德为先的要求,学校多次组织教师收看师德报告会,提高大家的思想认识。通过典型引路,用学校自己的优秀教师的事迹和成长历程对大家进行榜样教育。结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学校制定了《沧州一中教学事故处理办法》,对违纪教师在职称评定、职务聘任、提拔使用、表彰奖励等方面进行惩罚,情节严重的实行“一票否决”。开展“争创文明处室,争当文明教工”的文明积分竞赛活动,将教师的理论学习、文明用语、参加集体活动,甚至吸烟吵架,全部纳入考核评估的范畴,并与相关科室、年级部挂钩,作为个人评优评模,集体评选先进的重要依据。这样使部分师德指标实现了量化评估,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以往师德教育的空泛性。

“教师形塑工程”的推进,提高了广大教师的师德素质,涌现出了大批优秀典型,彰显了团队的力量。有的教师服从安排,连续8年送毕业班;有的教师多次拿出钱物,资助所教班的贫困生完成学业;很多班主任自己出资表彰班级评选的各类“班级之星”。有家长都动情地说:“一中的教师有良好的师德,学校为孩子的一生负责。我们把孩子放在这里求学,放心。”朴实的话语道出了家长的心声,表达了家长对学校的尊重、理解和支持。

走科研成才之路

开展广泛的教科研活动,是提高教师素质和教学能力的重要途径。一中在教研方面把着眼点放在研究教学规律,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上来,每学期都定期开展优秀教师示范课、青年教师汇报课和骨干教师观摩课活动,给教师提供广阔的交流空间和学习的平台,使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迅速成长。为了更好地走进新课程,学校加大投入,积极组织教师参加省、市组织的新课程培训,进行校本培训。这些措施,有力地扭转了老教师观念落后,新教师阅历浅、水平低的局面,促进了教师由经验型向研究型的转变。

在科研方面,学校积极参与课题研究,近几年先后承担了“现代教育技术在中学课堂教学中应用的研究”、“中学生学习策略分析”等十几项国家、省、市级课题,其中大部分已经结题并取得重要成果。学校鼓励教师承担各级科研课题,撰写教研一得、教育教学论文和教育科研报告。平时做到“四勤”,即勤于思考,勤于阅读,勤于积累,勤于总结。在科研管理上,在普及的基础上抓典型,在典型带动下推动发展和提高,以科研带教研,以教研捉教学,实现科研兴校的理念。

为使科研工作更贴近教学实际,在教育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学校开展了主题教研活动。主题教研,就是各备课组的教研活动围绕一个确定的主题进行。这个研究主题的提出来自于教学实践,源于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主题教研的开展,以课题研究的形式来统帅每个教师的教研活动,把课题镶嵌到教研活动每个环节之中,从而形成教师之间合作、交流、共探、共享的教研活动机制和模式。

通过课题研究,教师之间的团结协作能力得到了提升,也增强了教师的凝聚力,激发了教师的创造力。同时,通过课题研究,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也提升了教师的专业水平。通过课题研究,促进了我校教师继续教育和专业化发展,有利于实现打造优秀教师团队的目标。

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搭桥铺路

近年来,由于高中扩招,教师队伍不断扩大,新教师的数量在不断增加。沧州一中采取多种措施,为青年教师尽快成长搭桥铺路。

学校建立师徒“导学机制”,对青年教师进行规范性、制度性、经常性的培养。主要做法是每年学校都举行拜师会,为新老教师牵线结对子,师傅要经常听徒弟的课,给予点评、指导,要经常与其谈话,给予具体的、切实的帮助。学校每学期举办一次青年教师汇报课,并结合教学成绩对帮带效果进行检验,设立“青年教师指导奖”,对帮带效果好的给予奖励。学校还组织骨干教师上观摩课、研讨课、示范课,从而为青年教师树立榜样,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做到优势互补,共同进步。

学校组织开展“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等系列活动,全方位提高青年教师整体素质。培训处、教学处每学期组织一次“争做新课程理念下合格教师”活动、“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教研优秀论文评比、“青年教师优质教案评选”;学生处组织一次青年班主任评选;工会组织一次青年教师演讲;团委组织一次“青年教书育人能手”评选;年级部安排一节主题班会活动达标课,并加以评议;备课组安排一次新教师教学汇报课,并利用教研活动时间,对新教师教育教学情况进行评议。这些活动,为青年教师迅速成长、形成青年教师团队铺设了一条成功之路。

管理案例:

【案例一】

尊重知识 尊重劳动

 

今年教师节,学校授予数学教师刘月生、校园清洁工刘洪祥两位同志“校长特别奖”,各发放奖金3000元,并对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突出事迹通报表彰。

刘月生是学校数学高级教师,第二届沧州能人”。他从教20年来,无论是数学教学工作,还是担任班主任工作,都能服从学校大局,勇挑工作重担。特别是在学校高三调整教师困难时,不顾个人疲劳和家庭困难,愉快地接受学校领导安排,连续8年教高三毕业班,付出了大量心血,取得了突出成绩。他探索的省时高效的“高三数学模式课”,教学效果明显。他幽默的教学风格,深受学生喜爱,多次被评为“最佳教师”。他所带班高考年年取得好成绩,所教3名学生考入北大,因此两次获“高考校长特别奖”。 他良好的师德修养、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的“老黄牛精神”,得到了领导的肯定、同事的赞许、学生的喜爱、家长的尊重。今年5月,他被中共沧州市委宣传部、文明办命名为第二届沧州能人”,为我校争得了荣誉

刘洪祥是学校里的一位老职工,在工勤岗位默默工作了20多年。他1990年担任门卫,2005年担任花工,2007年担任校园清洁工至今。他担任门卫时,严把师生出入校园关,严格按规定办事,做到尽职尽责,不徇私情,有力维护了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在担任花工期间,摸透学校花草、树种习性,及时打药、施肥、修剪,为使学校做到一年三季有花、四季常青,成为“花园式学校”尽职尽责。近几年,年过七旬的刘师傅退下来主动提出来担任保洁工,捡拾校内垃圾,维护校园卫生。他爱校如家,任劳任怨,不怕脏累,不放过校园任何一个卫生死角。经过他的辛勤工作,使校园卫生面貌焕然一新。刘师傅家境条件较好,年事已高,不图名不图利,他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得到全校师生的赞赏和尊敬。

【案例二】

“把班级还给学生”

 

现在的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生活自理能力比较差。因此,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是学校教育的首要任务。在班集体的建设中,学校要求学生们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自主决定班级大事,管理班级生活。设立“值日班长”,负责班级日常生活的管理和记录,并将情况如实写在《班级工作日志》上,同时,采用值周班长负责制,在每周的班团课上进行值周工作总结,阐述自己的管理感受,对班级管理的建议,对班级成员、班主任或任课教师想说的话,推荐给大家几句格言等。这样,《班级工作日志》就勾勒出了班级日常生活最基本的形态,记录了班级成长的轨迹,打开了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的又一个窗口,使每个学生都能在班级里找到自己的主人地位和施展才华的机会,为学生们提供了一种培养综合能力的途径。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扫描二维码
    关注沧州一中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沧州名人网


    扫描二维码
    关注一中官方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沧州名人网

    版权所有 沧州市第一中学 Copyright© 2007 免责声明
    地址:上海路南侧、狮城公园以南、河北工专以北、迎宾大道以西 市内公交车16路直达
    冀ICP备05017444号
    本网由:沧州市第一中学文宣处主办 博川网络 提供网站建设及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