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博览

辛亥革命时期直隶的革命斗争

日期:2007-11-14 20:50点击数:6906次
辛亥革命时期直隶的革命斗争
  在纪念辛亥革命98周年之际,我们一方面要客观公正地评价这场革命的历史作用,另一方面,应该研究全国各地辛亥革命先驱们的斗争经历和历史贡献。

直隶地区是清王朝的畿辅要地,也是近代史上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前沿。河北人民不仅在反对帝国主义列强的斗争中创造了廊坊大捷的著名战绩,而且在辛亥革命过程中,发挥过积极作用。

 

一、 早期革命党人在直隶的活动,为传播民主思想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辛亥革命前后,孙中山曾先后三次来到直隶,传播革命思想,对于唤起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民主意识发挥了重要作用,还有大批早期同盟会骨干先后在直隶进行革命活动,传播革命火种。其中具有“士官三杰“之誉的吴禄贞、张绍曾、蓝天蔚,更是辛亥革命时期直隶革命斗争的主要领导者。

吴禄贞,字绶卿,湖北省云梦县人;

蓝天蔚,字秀豪,湖北黄陂县人;

张绍曾,字敬舆,河北大城县人。

三人先后在日本士官学校深造,结交诸多民主志士。在日本,他们加入孙中山领导的兴中会,成为兴中会的早期会员。

1900年国内爆发义和团运动,孙中山先生在日本镰仓召开会议,决定配合义和团运动,在珠江和长江流域发动起义。吴禄贞及好友傅慈祥等回国在汉口组织 “自立军”起义,吴禄贞及秦鼎彝任前军指挥,因走漏风声,遭到清军血腥镇压。吴禄贞虎口脱险,只身潜回日本复学。1901年冬毕业于士官学校。

1904年吴禄贞由日本士官学校的同学良弼推荐,到北京清政府练兵处任职。

1907年4月吴禄贞随东三省总督徐世昌到奉天,时值日本侵略者挑起“间岛”争端,清廷派吴禄贞负责延吉边务,他亲自率员勘查边界,测量绘图,草拟《调查延吉边务报告书》十万余言,用大量确凿的证据说明此地自古就是中国领土。他团结当地军民与侵略者针锋相对,寸土不让,粉碎了日本侵略者企图侵吞我国领土的野心。这是清末外交史上少有的胜利。

张绍曾回国后,历任北洋督练公所教练总办,1909年署理陆军第二十镇统制。

蓝天蔚回国后,任湖北将弁高等师范教员,黄兴等人都曾经是他的学生。1910年直隶各界要求改制的呼声渐高。是年10月,保定各学堂学生要求召开国会,争回东三省之路权,举行罢课,得到北京、天津学生响应。这时革命党人筹措资金,为吴禄贞谋得第六镇统制的职位,12月23日得到清廷正式任命。

1911年4月,清廷筹备在滦州举行秋操练兵。二十镇统制张绍曾赴滦州准备秋操事宜。积极传播民主思想,培养了一批具有民主思想的革命骨干。

同盟会一批优秀革命分子在直隶地区的活动,不仅为推翻清王朝埋下了革命的种子,而且对民主思想的传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直隶地区革命党人在配合武昌起义中的的斗争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清廷派陆军大臣荫昌前往湖北镇压,并调吴禄贞所辖第六镇十一协南下。吴禄贞希望能趁机与义军接触,遂到陆军部自荐,请求随军前往。因清廷对其早有戒心,其请求不但未得允准,反遭申斥,令其回保定待命。二十镇统制张绍曾接到清廷命令,要求其督师南下湖北,镇压革命军。张绍曾按兵不动,暗中与吴禄贞、蓝天蔚联系应对措施。

1911年10月20日同盟会成员阎锡山在山西率部起义,占领巡抚衙门,自任山西都督,宣布独立。清廷惊惶,电令驻防保定的六镇十二协协统吴鸿昌率军开赴石家庄,赴太原镇压。吴禄贞惟恐六镇与山西革命军交火,遂派革命党人何遂任十二协参谋,随军前往山西,防止发生意外。

10月29日,屯兵滦州的二十镇统制张绍曾与驻扎奉天的混成第二协协统蓝天蔚等在滦州举行兵谏,拒绝执行清政府的命令,联名电奏“政纲十二条”,请速开国会,改定宪法,组织责任内阁。

10月30日,张绍曾强行扣留从奉天运往关内的军火。清政府内外交困,决定派吴禄贞为宣抚使去滦州平息动乱。吴禄贞到滦州,趁机与张绍曾谋划起义,准备调集二十镇进军丰台,吴禄贞由保定进逼长辛店,兰天蔚的第二混成协作后援,形成夹击之势,攻占北京,策应武昌起义,推翻清王朝。

吴禄贞还与张绍曾商议,准备联合山西革命军以实现南北夹击,推翻清廷的计划。11月1日吴禄贞经北京、保定匆匆赶回石家庄,即派副官周维桢持函到山西会见阎锡山,商谈组织燕晋联军共同举事。

11月2日,清廷突然宣布任命吴禄贞为山西巡抚,想用高官厚禄笼络吴禄贞,强迫吴禄贞与山西革命军互相残杀。当天有一列由北京开往湖北前线运送军火辎重的火车开进石家庄车站,吴禄贞当即下令扣留,并奏请停战。下午吴禄贞赶到娘子关与阎锡山谈判。燕晋革命军推举吴禄贞为燕晋联军大都督,阎锡山、张绍曾为副都督,温寿泉为联军参谋长,并且商定11月7日凌晨晋军与六镇在石家庄会师,举行起义。

     张绍曾和吴禄贞先后在滦州和石家庄扣留清军南运的军事物质,对于阻止清军镇压武昌起义,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三、直隶地区革命党人的武装起义,直接打击了清军力量

1911年11月4日,第二十镇管带施从云、王金铭等在滦州策动起义。11月6日夜吴禄贞在石家庄车站东侧的电报局楼上(旧址在现电报局街)召集中级以上军官开会,宣布7日凌晨举行起义。

布署完毕赶回设在正太车站的行辕,被骑兵营长兼警卫队长马蕙田杀害。参谋长张世膺在车站旁同时遇难,参谋张厚琬逃出躲避到英美烟草公司楼上。何遂、孔庚等随同山西革命军将吴禄贞的尸体运往娘子关入殓。由刘国盛带领的到石家庄赴约的山西义军先头部队,听到吴禄贞被刺的消息,遂拆毁铁路十余里,将第六镇的辎重物资装上火车,撤回山西。

面对新的形势,11月下旬,北方革命党人筹划在张家口起义,消息泄露,数十人被捕,李飞仙、秦宗周、高志清等7人惨遭杀害。

11月29日,直隶革命党人按照汪精卫与袁世凯的约定,在北京正阳、崇文、宣武门等处发起对紫禁城进攻。可是,晚上进攻炮响时候,没见到袁世凯承诺的其子袁克定率领的禁卫军接应,却遭到事先埋伏的清军包围,革命军先锋队队长陈雄和高新华发现遭到袁世凯欺骗,愤怒自杀,李汉杰等将领被捕后遭杀害。

12月2日,同盟会京津保支部军事部长胡鄂公在天津召集京津保滦通石等地革命党人50多人开会,决定在天津设立革命军总指挥部。12月9日,胡鄂公、孙谏声等20人在保定农业学堂商议在任丘、京津保滦通石等地发动起义。

12月14日,北方革命团体在天津集会,到会的有同盟会、铁血会、联合急进会、北方革命总团、共和革命党、北方共和团、女子北伐军、女子革命同盟等团体代表,组成北方革命协会,协助革命军北伐,尊崇孙中山三民主义宗旨,在北方形成具有统一纲领的革命势力。

12月18日,任丘、雄县革命党人70余人在耿世昌、靳广隆率领下起义,遭到淮军镇压,退守雄县,在清军激烈进攻之下,因缺少外援,耿、靳等百余名革命党人牺牲。

12月30日,新军二十镇79标一二营管带王金铭、施从云与驻守海阳80标一营管带冯玉祥联名通电,主张共和,并且组织武学研究会,在官兵中进行革命宣传。年底,北方革命协会在天津召开会议,应王金铭要求,决定派白毓昆、孙谏声等十余人到滦州,加强革命领导力量。

1912年1月2日,王金铭、施从云等革命党人率部起义,成立北方革命军政府,推举王金铭为大都督,施从云为总司令,白毓昆为参谋总长,孙谏声为军务部长,冯玉祥为总参谋长,但是,此时,冯玉祥已遭到监视。1月4日,通电全国,并乘火车西进,准备进攻天津,袁世凯派第三镇统制曹锟通州镇守使王怀庆出兵围剿。在雷庄与清军交战。1月5日,王金铭、施从云冒死到清营谈判,遭王怀庆杀害。之后,清军残酷围剿革命军,白毓昆、孙谏声等大批革命军将士牺牲。袁世凯在北京、天津大肆搜捕革命党人。

1月12日,滦州革命军唐自起、黄际隆、庞希德等数十人潜入开平,袭击王怀庆,遭到失败而殉难。

1月15日,北方革命协会通州革命党人密谋起义,因叛徒出卖,其机关张家湾遭到包围,革命党人蔡德辰、王丕承被捕遇害。事后,汪精卫复电袁世凯,竟然诬蔑通州革命党机关“当为匪类之结合”,由此成为袁世凯野蛮杀害革命党人的借口。

16日,北方革命党组织暗杀团在北京东华门投弹刺杀袁世凯未遂,张先培、黄之荫、杨禹昌被捕,后被杀害。

1月27日,北方革命协会各团体代表50多人在天津召开紧急会议,准备起义,京通、石、保各地响应,29日,天津起义燃放信号炮失误,起义失败,大批敢死队志士牺牲。31日,北方革命协会代表再次在天津集会,筹备起义,并且致电南京临时参议院,主张彻底革命,反对向清军妥协。

在辛亥革命过程中,直隶的革命党人和仁人志士,前赴后继,英勇不屈,为反对封建统制和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不懈斗争。这些英勇不屈的革命斗争,一方面直接打击了清朝军队的主力,另一方面,在清王朝核心地区播下了革命火种,为彻底推翻清朝的封建统制奠定了基础。

四、直隶的革命斗争,为最终推翻封建帝制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革命军前赴后继的打击下,在冯玉祥领导的直隶地区革命军队的直接打击下,1912年2月12日,清王朝皇帝宣布退位。从此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统制,尽管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所窃取,但直隶地区的革命斗争,为推翻封建帝制,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辛亥革命的先驱们为中华民族建立的历史功绩彪炳千秋!在辛亥革命中英勇奋斗和壮烈牺牲的志士们,永远值得中国人民尊敬和纪念!他们的革命精神永远是激励中华民族奋发前进的强大力量!


关注官方微信
本网由:沧州市第一中学文宣处主办
版权所有 沧州第一中学 Copyright© 2007 免责声明
冀ICP备19016029号-2
博川网络提供网站建设及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