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教育非拉近距离 教育也应"和而不同" |
来源:中国大学生网 时间:2007年11月11日17:31 责任编辑:雨 【字体:大 小】 |
“和谐”是当今社会的主旋律。和谐社会当然离不开和谐教育,而要实现教育和谐,当然应该想方设法消除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城市与乡村、重点学校与一般学校在经费投入、师资配备、教学水平等方面的差别,以做到教育公平,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健康成长、和谐发展。 有些人误以为和谐教育就是要拉近距离,消灭差别,因而必须消除个性、驱除风格、废除特色,于是,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很多反教育的举动,出现了很多不和谐的声音:一些教育领导不作调查研究,不顾地区与地区、学校与学校、人与人之间的实际差距和具体情况,动辄行政命令,粗暴干预,习惯搞一刀切;不少老师极力与“新潮”攀亲,拼命向“流行”靠拢,热捧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不断进行眼花缭乱的资料、媒体轰炸,课堂上怪招频出,根本不管教学需不需要,符不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实际水平;教学亦步亦趋,满足于一招一式的简单模仿,缺乏思想,缺少变化,没有特色,步入另一种僵化刻板的程式化误区…… 其实,“和谐”就好像多声部的合唱,整体的美妙和谐恰恰是由不同声部各具特色的声音互相融合而成,正如两千五百多年前孔子在阐述君子处世之道时强调的,“和而不同”。是的,“和”而“不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则,不是消泯不同的声音,而是要充分理解和尊重社会每个成员观点的合理性,是要把社会每个成员不同的声音和谐地融入到大的集体的声音里去;打造和谐教育的要义,不是强调共性消融个性,而是要充分调动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要鼓励彰显特色、倡导百花齐放,用五彩缤纷编织和谐教育的春天! 因为教育是最讲科学的,教育是不能泯灭个性的。 教育面临的问题复杂多样。地区差别、文化差异、新旧机制,千头万绪,当然必须针对具体情况对症下药,辨证论治。 教育面对的是活生生的对象。不同的学生,其兴趣爱好、起点基础千差万别,对他们的教育,目标方向必然多元,内容方法必然多样,这样才能因材施教,教有成效。 教育是由富有个性的个人实施的。不同的教师,其气质秉性、才情学识、文化背景各不相同,由他们实施的教育必然闪烁斑斓多姿的个性光芒。 …… 只有富有个性的每一个教育因子都得到充分发展,教育的整体和谐才能得以实现。 为了中国教育这支气势磅礴的多声部合唱曲的和谐美妙,为了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每一个地区、每一所学校、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在认清大形势的基础上,认真研究自身所面临的具体情况,认真研究自身所面对的具体教育对象,认真研究自身的优势长处,自觉处理好集体与个体、共性与个性的关系,积极挖掘潜力,早日形成特色,从而找准位置,融入集体“和声”并充分发挥自己“声部”无可替代的作用! |
• 聚焦十七大后人事任免:多名省部级高官变动2007-12-02 21:29
• 胡锦涛赴北京朝阳区考察艾滋病防治工作2007-12-01 09:19
• 教育部:高考录取有望引进综合素质评价(图)2007-11-30 21:18
• 德国眼红萨科齐访华 工业界要默克尔低头2007-11-30 21:10
• 快讯:嫦娥一号传回声音和音乐2007-11-26 11:26
• “中国第一幅月图”完美亮相(图)2007-11-26 11:12
关注一中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