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生频道 > 学法指导
头条新闻
最新新闻
学法指导

大学生眼中的中学教育

日期:2008-02-01 22:38作者:changshuqing文章来源:沧州日报新闻点击数:3017次

大学生眼中的中学教育

沧州日报新闻  加入时间:2008-1-30 20:06:01  本报记者刘 琰

特别策划
     放寒假了,在外上学的大学生陆续回家。走过高考、进入大学后回望中学的历程,他们有着怎样的感受?他们如何看待曾有的中学教育?期待着什么样的家庭教育?对未来有着怎样的期盼?近日,记者采访了几名回乡大学生,听他们畅谈心中感想,希望他们的经历与感悟能给那些面临高考的中学生们以帮助,更期盼对我们的中学教育有所裨益,也告诉那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如何去理解自己的孩子,帮助他们走好每一步。

 刘唱(北京大学  沧州一中2007届学生)
从高中到大学分数仍占主流
    
刘唱很忙碌,放寒假回沧州只待了两天又匆匆返回学校。她报了英语培训班,同时还参加了学校组织的一些社会活动,打算在过节前一天再回来。
    
谈起对中学教育的看法,她很坦率地说,在中学阶段,学习成绩是。课堂上老师反复讲解,课后学生通过大量的作业、考试来巩固这些知识。为了让学生们取得更好的成绩,学校取消了很多其它教育活动,尽管这些教育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且有利于学习。中学的教育处于此种状态,并不是学校希望这样,而是要无奈地去适应社会需求。尽管社会上批判这种应试教育的声音此起彼伏,但是家长与学生还是越来越多地去选择这种应试特征更为突出的学校。
    
大学的生活与中学有很多不同,但是学习成绩是却一路继承下来。无论是考研、考公务员还是某项专业技能,一个不错的成绩都可以起到决定性作用。当然大学所提供给你的选择不像中学那样只有学习而已,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
作为高中生,除了踏实勤奋地学习以外,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扩大自己的胸怀与视野。尽管成绩重要,但千万不要把成绩看作一切。

 刘晓雯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  沧州一中2007届学生)
让未来有更多选择
     在学习法语的过程中,我对法国的教育方式有了一些了解。法国在初中教育阶段是以基础知识教育为主,到了高中阶段,就开始为学生将来工作做准备,高中的学生会被分流,有想上大学而继续学习的,有为了将来工作而选择职业教育的。在法国的高中学校里,选择职业教育并非是那些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而是根据每个学生自身的特点和需求而进行选择,教育的连贯性比较强,给了学生更多的人生选择。
    
对比法国的教育,回望自己的中学教育经历,尤其是高中阶段,我们不知不觉地被挤上了一条独木桥,似乎除了上大学再没有别的出路。国家这些年也一直在大力提倡职业教育,但在整个社会里传袭着一种不好的观念:只有学习不好、考不上大学的学生才会去选择职业教育,技术工人是低人一等的。在这些世俗的观念里,我们的教育进入了一个窄缝中。
    
上了大学后,还有一件感触很深的事情就是:教育的不连贯性。中学教育没有成为大学的铺垫。我考上了北大,头上顶着一个让人羡慕的光环,但真正走入北大后,却发现最没有用的就是高考分数。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展示着自己各方面的才能,这让我在刚入学时感到自己的贫乏,用了一段时间去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在这时我深刻体会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又一届学生要面临新的高考了,在这里我想以自己的切身体会给同学们一些帮助。学习和高考是辛苦而充满压力的。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压力越大,挑战也越大,让自己拥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变压力为促进自己学习的动力。但我也不赞成学习成为学生的全部生活,单一性的活动会让思维变得麻木而更影响学习。我在这里举一个自己的小例子:高三的最后一次模拟考试时,我向老师提出不参加这次考试,老师同意了。当同学们都在教室里埋头做题时,我回到家里看看电视、读读书,按平时的作息时间休息,没有去熬夜学习。因为我觉得这次模拟考试考好了不会对我有太大的影响,可是考坏了则会影响我的心理状态,我要把最好的应试状态放到高考中去。在这里并不是要同学们学习我的方式,而是要学会掌握有效的学习效率和心理调节方法。

 刘凯 (中国传媒大学   沧州一中2007届学生)
别让家庭成为压力源
     在自己的高中三年学习生活中,父母给了我最大的支持与鼓舞,但和其他很多同学一样,普遍存在着家长与孩子之间缺少沟通的问题。所以我认为家长对学生的关心还要有好的方法来表达。
    
第一点:现在好多高中生都没有和家长交流的习惯,学生和家长双方都要尝试着迈出沟通的第一步。作为学生,面对种种压力,总会有心烦需要渲泻的时候,但是和家长顶嘴吵架是于事无补的,这并不能让家长了解你的真正想法,不如大声地向家长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我相信大部分家长都会认真去倾听,并一起商量寻找解决的办法。对于家长来说,如果沟通这第一步迈得不好的话,那么就需要家长多一点耐性和狠心——让孩子独自面对挫折,当他们走到悬崖边上的时候,再给以必要的提醒或是拉上一把。
    
第二点:比较理想化的家庭氛围,就是家长尽量创造一种平静的状态,关注的应是学生的心情而不是分数。学生在学校中因为成绩、知识、情感、压力等原因而情绪混乱的时候,家庭更应该给他们提供一个平静的环境,让为高考而累的学生们有个休息的地方,让他们有一个调节心情的地方。但回想自己曾经的高中生活,很多同学感到家庭是他们的另一个压力源,而不是避风港。还要强调的是平静不等于冷漠,关键在于家长关注学生的方式,可以关心他们的起居饮食,聊聊与学习无关的话题来放松心情,不要总把分数做为关注点,时刻提醒着考生学习的紧张。
 

王群 (河北大学法学系   沧州一中2007届学生)
学会适应高考压力
    
虽然已经在大学里度过了一个学期,但高中三年紧张的学习和高考的压力还是刻骨铭心的。应试教育、高考,作为当前的教育方式,学生是别无选择的。现在学校里提倡的素质教育不是没有用,而是在现实的状况下,根本无法成为主流的教育方式。毕竟高考是通过分数来选拔人才,虽然无奈,但我们还是要面对现实,通过苦读迈过高考这道槛,才能拥有更多的人生选择。
    
既然无法改变现状,那么我们能做的就是学会适应。我们看到了应试教育的种种弊端,但同时也感谢高考,它让我们在压力下,提高了适应的能力。我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学习方式和考试心得,只想对还在高中里刻苦学习的同学们说:为了平稳度过这三年时光,不妨把考一个好分数、好大学当做自己短期奋斗的目标,所有辛苦、紧张和压力都当做达到目标前所必须解答好的考试题。当自己心理情绪波动时,可以这样进行调节:我连高中三年最辛苦的学习生活都适应了,将来还有什么不能战胜呢?当然对于将来还很长的人生,高中甚至大学这几年并不算什么,但对于高考生来说,这样的方式却是行之有效的。

 王雷  (某军事大学    沧州一中2007届学生)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进入大学后,我感受最深的是大学里宽松的学习环境,没有老师再督促你去学习,读书与学习变成一种自觉的行为。因此,很多刚进入大学的学生都会有种失重的感觉,不知道如何去自己学习,一下子失去了目标。这不得不归咎于我们过去接受的应试教育。在高中的三年里,我们以高考为目标,不停地学习,来自高考竞争的压力、父母的期盼、学校和老师的辛勤教学,让我们更多的是为了不辜负家人、为学校争光、为自己考上一个好大学而去学习。分数成了决定我们成败的唯一因素,当我们赢得分数后进入大学里,却恰恰发现自己不会学习了,好像从小就没有想过学习知识是为自己的将来打下基础。因此,回望自己的中学教育,做为教育者最重要的任务不是教会学生做多少道题、掌握了多少知识,而是要教给学生如何去自主学习,把学习当作一件终身受益的事情。这就是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从小就要养成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并为他们打开一个宽广的世界,不仅仅是课本上的那些东西,还有如何做人的原则、如何处事的能力,让学生多涉猎各方面的知识,这才是对学生终生受益的教育,并不是以考上一所好大学就成为了学习的终点。

  耿官亭  (长春工业大学   某中学2007届学生)
中学教育重在提高综合素质
    
虽然当前应试教育遭受着种种非议,但它作为我国长期以来选拔人才的方式还是相对公平的,而且国家对高考一直在进行探索和改革。作为学生,我们抱怨得再多也不得不屈从这种教育方式,因此与其在这里指责教育中的种种缺陷,不如在这个有限的学习空间内尽力去拓展自己的能力。
    
进入大学后,一切都靠自己自觉地学习,习惯了高中紧张的学习生活,反而不适应大学相对宽松的环境。曾经怀念高中时每天充实的学习,和同学之间亲近的关系。在经过入学初期的迷茫后我反思自己为什么变得没有学习的目标?为什么觉得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里与人相处、沟通比较难?其实这和高中里只埋头学习,而忽视其他方面能力的培养有着直接的关系。作为中学生,学习知识、考个好成绩并不是惟一的责任,从初中到高中的学习,都是为将来走入社会、让自己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而做准备的。因此提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才是中学教育的目标。中学生要学会自主学习,让学习成为一种终身的习惯,要多读书、多关心社会,才会开拓自己的眼界,让思想不会变得狭隘,还要培养自己的交际沟通能力、与别人合作的能力、在公共场合讲话的能力等等,这些都会帮助自己在大学里更好地学习和生活。
    
对于家庭教育,我认为从小培养起孩子的是非观念是关键。分数并不能衡量一个学生品质的好坏,因此家长应与孩子多沟通,告诉他们做人的原则,让他们明白大是大非。其他就可以给孩子们足够的独立空间,只要心正了,一切也就歪不了。

 赵若愚 (河北大学新闻系   沧州一中2007届学生)
教育改革先从高考试题开始
    
走过高考,好像放下了心中的一块大石头,回头看看现在的学生,从初三开始就不得不面对高考的竞争和压力,对自己能够平稳走过高考而感到庆幸。应试教育和高考作为现行选拔人才的方式,在短期内不会取消也无法有大的变革。这种现状是无法改变的,那么是否能从小的方面入手,比如对高考试题进行改革,以逐步改善教育的现状。
    
现在的高考试题,虽然不是课本和辅导书中原有的题型,但也只是形式做了一些变动,基本上换汤不换药,老师只好让学生大量记忆背诵知识点和进行题海战术,这样下来不仅老师辛苦,学生更辛苦。其实高中的知识点只是对初中知识点的覆盖和延深,对高中生来说要加强的应该是对知识点的掌握能力、实际运用能力和对问题的处理能力。但可悲的是现有的高考试题只是增加学生记忆负担,并没有帮助学生提高实际的学习能力,而且到了大学里才发现自己曾经反反复复做过的试题竟毫无用处。因此建议改革高考试题。高考试题考查的知识面要广泛,试题内容可以是现实生活中的种种问题,考核学生的综合能力,这些试题要在书里找不到答案,不需要学生再去死记硬背各种知识点和方程公式,甚至可以带着课本进考场。这样才是真正对学生能力的考验。如果这样的高考方式实行起来,至少可以改变当前学校教育的一些方式和理念,让知识能够真正的学以至用,不会再出现那些高分低能的现象。

 

 

关注一中官方微信

地址:上海路南侧、狮城公园以南、河北工专以北、迎宾大道以西 市内公交车16路直达
博川网络提供技术支持
版权所有 沧州第一中学 Copyright © 2007 免责声明
冀ICP备19016029号-2 沧公备13090302000291

本网由:沧州市第一中学文宣处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