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考资讯 > 高考指导
头条新闻
最新新闻
高考指导

高考语文复习从何入手

日期:2010-04-12 07:35作者:佚名文章来源:来自网络点击数:2729次
高考语用题应对策略:

  高考试卷中占15分左右的语用题历来是高考试题中容易出彩的“亮点工程”。这类试题往往紧扣时代节拍,试题情境更贴近生活实际,比较能体现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语言基础题逐年削减的情势下,由小作文演变

  而来的语用题在分值上还将略有扩增。要有效地提高语用题的应对能力,就要做到:

  1、有足够的心理准备。语用试题经常出现一些陌生的“面孔”,学生事先没有见过,往往会乱了阵脚。学生要撇开这些试题表面的陌生,注重本部分考查的内容及能力要点(一般情况下老师都会进行分析和训练的)。

  2、仔细审题,明确要求。题干中每句话都是解题的限制要求,同时也是答题的重要提示。学生要仔细解读题干,细化答题中要落实的要点,注意思维的严密性。

  3、抓住关键,整合信息。阅读题文,思考并理清段与段,以及段内各部分的内在事理关系即逻辑关系。这种整合能力是整合信息的关键所在。

  4、代入检验。为了确保拟制的答案的信服力,答案要点的得出就必须有理有据,可用代入检验的方法,按照题目要求、题文本身乃至于后面附录的注释,对答案正确与否、全面与否作仔细检验。

  现代文

  实用类(包括论述类)及文学类文本阅读的复习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深刻领会文本,避免猜读。许多学生在解答现代文阅读题时总习惯于凭借感觉猜读,以求侥幸蒙对。他们不知道,读懂文本是顺利完成阅读任务的关键。其实,此类阅读考查的核心问题,归纳起来大致是文本的内容、表达的技巧以及写作的意图。其中难度最大的是如何领会作者的意图,解决“为何写”,即“作者究竟要告诉我们什么”的问题。如果学生能树立“答案都藏在原文中”的意识,读懂隐藏在文本背后的内在价值判断,就能把握文本的实质,为正确答题奠定基础。

  (二)分步骤阅读,切忌急躁落笔。初读,把握文本大意,筛选重要信息。再读,整合信息。梳理结构脉络或线索,归纳层次内容或情节,明确表现手法或重要词句含义,领悟形象意蕴或审美取向。三读,针对问题确定阅读范围进行精读,核对相关信息,确定采分点,做出完整清晰的书面表达。

  (三)重视规范答题。养成仔细审题的习惯,掌握必要的术语,运用与问题相应的答题模式,分条作答。

  文言部分

  依据浙江省2010年考纲,“古代诗文阅读部分”,共34分。所占分值很大,涉及考点较多,复习时间有限,因此建议考生不妨考处着眼,巧处使力,实处求效。

  “文言字词和翻译”部分常有基于课内字词的灵活迁移,基于所给语境的合情推理,基于常见实词和十八个虚词的树形目录记忆等,学生不妨结合基于文言语句结构的词性排除法,基于文言篇章理解的回填验证法,基于词语位置的特点归纳法等做题。两道词语题,八个选项,较难解决的往往不过两三个选项,若调用各种方法其实又不难解决,所以,在复习中不妨着意于方法训练,务求高效。两道翻译题,在拎主干、补残缺、消倒装、扣关键的同时,也不妨灵活使用上述解决字词的若干个方法。

  “文言理解”部分,这类题有基于文中某一词句信息出题的,有基于某一层次或事件信息出题的,有基于文言选文观点和论据出题的,有基于作者在文中某些情感出题的,有基于选文写作手法和艺术风格出题的,也有基于文中若干方面的对应关系出题的……因此,不妨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训练。

  “文言断句”部分,虽非创新题型,但是依然可以借鉴上述两个部分的有关方法做题。还可以从找目标语句的语气词、动词谓语、语句主干、语句的语序结构、语句的逻辑、语句的成分对应关系等方面入手,以求多管齐下,确保断句部分的高得分率。

  “诗词阅读”部分,在确保对诗词本身的基本理解的同时,我们不妨更多地关注各种“鉴赏题型”,如对相关题材的诗词进行比较阅读和鉴赏,还有要对诗词中常见表现手法的运用和效果有所把握,能结合诗文名家的观点谈自己的体会,对作者思想情怀有细致入微的揣摩等。从答题形式上讲,不妨力求有点、有层次的恰当分析。

  “《论语》阅读”部分,《考纲》上所给的考查范围是很有限的,建议考生在缩小可命题考查内容范围的同时、在确保没有字词理解障碍的前提下,从某一个角度切入《论语》的不同章节。从不同角度分类组合,注重融会贯通式的理解,比如可从某一个情况、某一人物、某一思想、某一问题等入手,拎出相关语句进行复习。

  “古诗文默写”部分,建议在把握高考考纲的范围和默写题的形势特点的基础上,缩小默写复习范围(有些语句压根就不可能考到),这样下来,可以更有侧重点的复习了。不过建议背诵时还是要结合结构参照、语意理解、高频错字复写、随机盖句默写等方法强化复习效果。

 

关注一中官方微信

地址:上海路南侧、狮城公园以南、河北工专以北、迎宾大道以西 市内公交车16路直达
博川网络提供技术支持
版权所有 沧州第一中学 Copyright © 2007 免责声明
冀ICP备19016029号-2 沧公备13090302000291

本网由:沧州市第一中学文宣处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