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考资讯 > 高考指导
头条新闻
最新新闻
高考指导

自主招生“后遗症”病根在哪里?

日期:2012-03-02 15:05作者:熊丙奇文章来源:熊丙奇的搜狐博客点击数:3262次

2月11日至12日,“北约”、“华约”、“卓越联盟”三大自主招生联盟进行了笔试;随后,其他自主招生院校也相继举行了自主招生测试。对考生来说,高校自主招生已接近尾声。但重归校园的考生们却难以淡定,自主招生“后遗症”困扰着他们,也令高三教师们感叹连连。 (楚天金报2月28日)


参加自主招生之后,考生们将面临三种结果,一是如愿获得心仪学校的自主招生资格;二是虽然获得自主招生资格,但对学校或预录专业并不满意;三是经过了多次笔试或多校面试,铩羽而归,一无所获。这三种结果,都将使考生难以淡定,如何考生们的调整心理,对于学校、家庭、学生来说,都是一道难题。


如愿获得自主招生资格的学生很难淡定,主要是其中一部分人因获得优惠,一只脚已经迈入大学门槛,而变得松懈,当然也有一种情况是有些学生变得更为紧张,因为他们还需要参加高考,高考成绩必须达到学校承诺优惠的条件,方能被录取。虽然按正常水平发挥,达到要求并不难,但万一出问题,低于相关要求,那不就是前功尽弃?这是这些学生担忧的一方面问题。另外,对于他们来说,更要争取高考的高分,以向大学、社会证实自己的“实力”——不管是大学还是社会舆论,都关注这个群体的高考成绩,并以他们的高考成绩来评价当初大学的自主招生是不是成功的。这种用高考分数标准来检验自主招生成果的思维很奇怪,但却是当前自主招生整体设计的必然结果。


没有如愿获得心仪学校、专业自主招生资格的学生,则很是纠结。如果放弃,那么,此前的努力也就白费了;如果签字承诺报考(学校要求获得自主招生资格的学生要事先签订承诺书),万一高考高出好的分数,也不能反悔,另选学校(一些地方规定,做出承诺的学生必须将该校作为第一志愿或者A志愿,否则第一批录取中不进行投档)。这种心态甚至要持续到高考结束,甚至到进入大学后,可能还有“千千结”。尤其是高考高出了高分,更可能如此。


没有获得自主招生资格的学生,情况就更糟。首先是自信心的打击,对于那些平时成绩不错,可却没有获得自主招生资格学生,在没有获得自主招生资格后,可能会对自己的实力产生怀疑,尤其看到比自己成绩差的学生也获得自主招生资格之后。其次是竞争的焦虑,毕竟没有获得自主招生资格,就将“裸考”,这一定程度需要考出更高的高考成绩,才可能进入原来的目标学校和专业。


化解以上的焦虑,让考生们淡定,首先需要对自主招生有客观的认识。比如,以高考成绩评价自主招生考生实力的方法,就是沿用过去的“分数观”,这恰恰是自主招生要摈弃的,如果都强调高考分数,还实行自主招生干啥?再比如,自主招生采取的评价方式不同,学科成绩只是其中的一方面指标,那些平时学科成绩好的学生,没有获得自主招生资格,而学科成绩比其差但其他素质(比如观察能力、沟通能力、表达能力)比较强的学生,却获得自主招生资格,是很正常的,这些学生的优势在于按分数实行录取的集中录取中,因此,不必对自主招生失利灰心,而仍要有高考的信心。


其次,还是要改变现在自主招生的操作方式。按照现行的自主招生程序,对考生的评价很难根本打破单一的分数评价,学校和社会对学生的评价总体而言还是分数一元;学校和学生之间无法进行真正的双向选择,学校只是把自主招生作为抢生源的手段,而学生选择学校、专业的自主权并没有增加。这是自主招生导致考生无法淡定的根源所在。如果自主招生与集中录取脱钩,要么实行基于联考的完全自主招生,要么实行基于统一高考成绩基础上的高校完全自主招生,这种纠结就不会再存在。

关注一中官方微信

地址:上海路南侧、狮城公园以南、河北工专以北、迎宾大道以西 市内公交车16路直达
博川网络提供技术支持
版权所有 沧州第一中学 Copyright © 2007 免责声明
冀ICP备19016029号-2 沧公备13090302000291

本网由:沧州市第一中学文宣处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