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考资讯 > 高考素材
头条新闻
最新新闻
高考素材

世界关注中国设抗战纪念日 日媒称安倍失信于世界

日期:2014-02-28 10:27作者:蒋丰文章来源:环球时报点击数:5327次

全国人大常委会27日通过关于确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决定,抗战历史第一次以法定形式走入普通中国人的内心深处。日本媒体用“极为罕见”描述这两个纪念日带来的心理冲击,称这是中日关系整体恶化的“新火种”和让首相安倍“失信于世界的便捷途径”。韩国媒体表示,中国近期对日本一边倒地强硬,照此下去,不排除北京在对日关系上采取“大破大立”政策。安倍27日继续“揣着明白装糊涂”,在拜鬼问题上诡辩。“日本越是否认,世界越会记住南京大屠杀和慰安妇问题”,韩国《东亚日报》的这个警告在欧洲舆论场得到呼应。法国《回声报》说,安倍拜鬼后,似乎一夜之间,国际社会开始突然发现,他鼓吹的“民族主义”实质是为日本军国主义历史翻案。

  中国改变“被动防御”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27日下午经表决通过,决定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香港《文汇报》以“76年了,终于等到这一天”为题报道说,作为第一个提出将12月13日定为国家公祭日的原全国政协委员赵龙,获知他等待9年的提案终变成现实时说,“虽然迟来了一点,但绝对是一个好消息”。文章说,当年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目前仅剩100多人,平均年龄超过80岁,且体弱多病。85岁的幸存者夏淑琴表示,“我没有多少文化,但以后,世界上都会知道南京大屠杀的悼念活动了”。

  德国“观察家”网站27日评论说,中国战胜日本侵略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转折点,纪念日象征着中国人民的意志,提醒民众不要忘记历史,维护和平,建设一个更美好的未来。纪念日的核心是爱国主义,这是实现中国民族复兴的梦想。英国广播公司(BBC)评论说,中国用立法形式确立这两个纪念日,消息引来中国网络一片赞誉声,有人说这是理性爱国的开始。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主任苏智良接受BBC采访时称,中国开始注重爱国主义的国家仪式,这实际上是爱国的制度化和常规化。对于现代民族国家来说,仪式的象征意义对于形成和加强国家意识至关重要。每年举行这样的仪式,会让青少年从小就有“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意识。奥地利《标准报》称,在历史问题上,中国正吸取教训,改变防御性的“被动角色”,更积极地表明自己的立场。

  中国外交部负责人27日在决议通过后发表谈话,称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抵抗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的正义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为此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决不允许日本一些势力挑战二战结果和战后国际秩序,敦促日本领导人切实正视和认真反省历史,纠正错误,改弦更张。

  “这是中国外交上的又一重要举措。”俄罗斯远东研究所专家拉林对“俄罗斯之声”表示,中国此前同俄罗斯就2015年联合举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庆祝活动达成一致。俄中两国在强调二战成果不可更改上立场一致,也正因为如此,中国决定采取措施,不给日本为本国军国主义翻案的企图留余地,支持地区和平和稳定。拉林认为,设立两个纪念日显然是在向日本施加心理压力,提醒日本他们在中国犯下的罪行,并向世界表明,日本军国主义正重新抬头。美国《商业周刊》称,中国对日本拒绝就争议岛屿谈判深感愤怒,公祭日则是激化事态的捷径。通过设立公祭日,中国政府能找到一个长期存在的正式场合,去强调日本过去的罪行乃至当前安倍及其民族主义盟友制造的威胁。

  日本舆论对中国设立两个纪念日心态复杂。日本时事通讯社称,中国将日中关系“火种”的历史问题上升到纪念日层级。中国对安倍参拜靖国神社决定采取“持久战”的做法,通过使用“历史牌”来不断动摇安倍政权。日本广播协会(NHK)评论称,中国正向国际社会强调“日本试图颠覆二战后的国际秩序”,旨在在历史认识问题上孤立日本。《朝日新闻》评论称,中国将中日间的历史事件发生日作为法定国家纪念日“极为罕见”。该报引用日本外交人士的话警告称,“中方要转向敌视日本整体的政策”,日中关系将会因此陷入整体恶化。《产经新闻》称,在这两个“增大反日情感”的纪念日,恐怕会对在华日本企业的经济活动和日本人有影响。

  韩国《今日亚洲》27日报道称,最近中国政府对日外交可谓“强硬一边倒”,中国国内甚至出现“对日绝交”的说法。中国采取实质性行动,在历史问题上“以正视听”。26日,多名二战被日本强征的中国劳工在北京对日本相关企业提起索赔诉讼,这一做法得到中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不仅如此,中国还连日表示对日本储存大量武器级钚和铀的不满。3月下旬即将召开第三届世界核安保峰会,中国政府的批评声音可能在会议上达到高峰。

 安倍继续为拜鬼狡辩

  韩国SBS电视台分析说,中国之所以从国家层面设立针对日本侵略历史的纪念日,是因为日本政府否定侵略历史和右倾化的行为已经超过了“度”。法国电视二台认为,南京大屠杀究竟死了多少人不会影响历史对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的定位,南京大屠杀的罪责早已为东京审判所定性。作为日本公共传播平台的NHK,其高层在安倍上台后,却一再否认南京大屠杀的存在,或否认日本军队的责任,而许多日本人是从NHK了解世界的,这不免让人疑惑,NHK究竟是心浮气躁,还是蓄意挑衅?文章称,中国设立两项纪念日,和NHK高层一而再再而三否认南京大屠杀的言论,形成了鲜明反差。安倍执意参拜靖国神社,同样表现出试图洗刷日本二战罪责的倾向。

  安倍27日在众议院回答有关参拜靖国神社问题的质询时表示:“参拜在国际社会遭到了非难。但为了消除这种非难,我将作出各种努力。”安倍称,作为国家领导人“给那些为国捐躯的英灵合掌,祈祷冥福的行为本身成为外交和国际问题,是十分不幸的事情”。在历史问题上“装糊涂”的还有日本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说,菅义伟26日表示,中国设立两个国家级纪念日是其内政,但表露出质疑:“日本在战后一贯坚持和平,不明白中国为何在战后69年的现在才制定纪念日?”

  “揣着明白装糊涂”,中国外交部26日斥责日本官员的不负责任表态。国防部发言人杨宇军27日敦促日方正视和反省战争责任,以实际行动取信亚洲邻国和国际社会,而不是去对战争受害国的正常纪念和悼念活动说三道四。日本《外交学者》杂志27日称,中日紧张局势没有任何缓和迹象,中国政府继续推动占领道德高地的计划。中国的战略重点是提醒世界记住日本二战时期侵华的暴行,而南京则成为中国争取国际舆论的重点,宣传南京大屠杀是中国让日本失信于国际社会的一个便捷途径。

  英国《每日电讯报》26日评论说,中国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并努力将二战历史作为习近平下月访德的主题,以此加大在国际舞台上让日本“尴尬难堪”的力度。牛津大学中国抗战史研究专家拉纳·米特对该报表示,西方无疑没有真正认识到侵华战争对中国造成的伤害,“如果1938年中国就向日本投降,中国成为日本的一部分,那从苏联到印度再到东南亚都会很快遭到日本的威胁”。

  日本越否认,世界越会记住其恶行

  NHK电视台27日报道说,美国国务院新闻发言人普萨基就中国设立抗日纪念日表示,“各国应该通过对话方式解决历史问题”,敦促日中对话。法国《回声报》文章称,安倍试图借中国的崛起给美国和周边邻国带来的不安,为日本重新发展军备松绑,进而发展到企图借此摆脱“美国跟班”的战后标准形象。最初这种做法似乎颇有成效,但去年12月26日他参拜靖国神社的做法“让一切都改变了”。文章称,安倍这种企图将破坏日本经济复苏进程,影响日美相互信任,并刺激中国和韩国在这些问题上站到同一立场上去。

  “日本越是否认,世界越会记住南京大屠杀和慰安妇问题”。韩国《东亚日报》27日社论称,日本政府在历史问题上的倒行逆施正在国际社会引发“逆风”,世人脑海中凸显的正是日本过去的野蛮形象。文章称,日本正处在试图美化自己过去历史的“集体催眠状态”,但日本越是否认过去的侵略罪行,亚洲受害邻国和世界人民的愤怒就会越来越高涨。如果日本不想成为国际社会的笑柄,就应该在历史逆行道上紧急刹车。【环球时报驻日、韩、德记者 蒋丰 李珍 王刚 青木 甄翔 玉鹏】

关注一中官方微信

地址:上海路南侧、狮城公园以南、河北工专以北、迎宾大道以西 市内公交车16路直达
博川网络提供技术支持
版权所有 沧州第一中学 Copyright © 2007 免责声明
冀ICP备19016029号-2 沧公备13090302000291

本网由:沧州市第一中学文宣处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