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由国务院参事室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和新华网思客共同主办的《参事讲堂》正式开讲。首期《参事讲堂》以“创新人才教育”为主题,邀请国务院参事、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钱颖一为主讲嘉宾。
在主旨演讲环节,钱颖一就人工智能与教育改革相关问题发表观点,他认为经济和科技的发展迫切要求我们对现有的教育体制和方法进行改革。
以下根据钱颖一现场演讲实录整理:
人工智能与教育改革
我们把教育等同于知识,所以把教育局限在知识上。教师传授知识,学生获取知识,高考也是考知识,知识似乎就成了教育的全部内容。创新人才的教育,仅靠知识积累就可以吗?我的回答是否定的。但我绝对不是否定知识的用处,而是说停留在知识层面是非常不够的。而这个问题在今天比以往任何时候可能带来的后果都更加严重。
为什么呢?我想有两个最基本的原因:第一,中国经济的发展阶段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简单地说,就是要从过去的发展模式,到今后更多地依靠创新驱动。而创新驱动就是要依靠创造性的人才,而创造性的人才并不是我们通常认为的读书读得好的学生。这就是第一个基本原因,我们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了。
第二个原因就是技术的发展和进步,特别是最近讨论很热的关于人工智能(AI)的发展。尽管目前我们还看不清楚人工智能的影响。但是有一点是清楚的,就是我们已经知道人工智能是通过机器学习、深度学习来工作,而这种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部分是图像识别,就是大量的识别和记忆已有的知识积累。这样的话它就可以替代、甚至超越那些通过死记硬背、大量做题而掌握知识的人脑。
而死记硬背、大量做题正是我们目前培养的学生的通常做法。所以,一个很可能发生的情况就是,未来人工智能首先会替代那些在我们教育制度下培养学生的优势,即对已有知识的积累。这是我的一个判断,是联系到现在科技的发展做出的一个判断。
这两天有一些报道,6月7号,人工智能机器人参加了高考数学考试,报道说有两台机器,数学满分是150分,它们的得分分别是134分和105分,而且分别只用了10分钟和22分钟。这只是开始,据说做人工智能的人的目标是到2020年机器能够参加全部的高考,现在只是从数学开始。
所以以上这两点,一个是经济发展的阶段,一个是科技发展的势头,让我们认识到对现有教育体制和方法进行改革的迫切性。
这既是在肯定现有教育的长处及对过去经济发展所作的贡献的基础上做出的判断,也是基于经济发展未来趋势、科技发展未来趋势做出的判断。
批判性思维,让你成为那1/400
最近我们学院正在全面评估在过去八年推动的通识教育。这个星期我们刚刚开过一个会,听取在校学生的意见,事先做了问卷调查、访谈等。我们发现,在通识教育课程中,有一门课非常突出,这门课就是“批判性思维与道德推理”,英文名是“Critical Thinking and Moral Reasoning”,缩写就是CTMR。
今年即将毕业的大四学生说,在过去4年的学习过程中,这门课对他们分析问题的角度和方法等方面,都有改变过去习惯性思维的作用。可见这门课的意义。
有一次我听到清华经管学院学生间的对话,一个学生问另一个学生:“你今天对这个问题CTMR过吗?”作为教师,听到这样的对话我有很大的满足感。CTMR是这门课的缩写,学生们把它用作一个动词,以表达对网上和社会上各种观点,用独立思考的方式进行评审和评价。听到学生这样的对话,我觉得特别欣慰,因为这样的一门课确实正在或者开始改变学生看问题的视角,分析问题的方法。
今年清华经管学院有一个大四学生,应聘一家全球著名金融机构。这个职位是众多优秀毕业生都很向往的,竞争非常激烈,有400人申请,最后只有他1个人被聘用。在公司的多轮面试中,他表现十分突出,而他在回答问题时,特别融入了他在“心理学概论”、“批判性思维与道德推理”这些通识教育课程中学到的内容和思辨方式。他发现他在这样回答问题时,面试人的眼睛发亮,听得聚精会神。
这个学生成为了那个1/400。在得知被录用后,这个学生又很好奇,在第一时间问对方:“这么多优秀的人,你们为什么要我?”对方回答:“当我们听到你说,人的思维有三种境界、三个层次时,我们觉得你与众不同,你是有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的,这在金融和投资行业非常重要,所以我们要你。”
当我听到这样例子时,感到非常欣慰。当然我也跟这个同学说,通识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人的一生,绝不仅仅是为了有助你找到工作。你今后要有更高的追求,但更高的追求并不是“成者王,败者寇”的价值取向,这是太功利主义的想法。
CTMR这门课程是清华经管学院通识教育课程中的一门课。批判性思维有助于创造性思维,有助于创新,但是它更是人本身发展不可或缺的部分。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个性和特点,每个人的幸福、愉快非常重要。教育绝对不仅仅是培养创新人才,而是关注人本身。
我想,参事们做的工作,就是立足国情,思考未来。我认为这样的思考是非常重要的。
• 教育的本质是家长的自我修行2017-06-13 09:31
• 中国科大博士吴晓如:人工智能助力教育,使用的门槛比老师从粉笔盒拿一只粉笔更加简单2017-05-29 17:26
• 朱永新:智能化个性化时代,教育怎么办?学校会消亡吗? | 名家2017-05-24 08:52
• 清华大学教授谢维和:学习成绩好,主要的秘密是这个……2017-05-09 17:27
• 清华教授钱颖一:除了知识,教育最应该教给学生什么?2017-05-04 11:00
• 激发孩子内在学习动力的九大忠告2017-04-25 15:52
关注一中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