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处室管理> 科研室 > 科研信息
头条新闻
最新新闻
科研信息

由唐诗作业引发的思考:我创作 故我学

日期:2016-04-04 08:45作者:邹景平文章来源:搜狐教育点击数:2988次

由唐诗作业引发的思考:我创作 故我学

邹景平 台湾淡江大学教育科技系课程委员会委员

我学过不少门国外的慕课(MOOC),至今仍欲罢不能的主要原因是: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下的老师,展现出不同的风格与创意,如同源源不绝的清凉活水,对我的启发非常大。

 最近我在上一门很值得观摩的课,就是哈佛的包弼德教授在edX讲授的ChinaX,目前已进入第三模组--唐朝,其中有一周的主题是唐诗介绍。老师以杜甫的《客至》为例,来说明此诗的涵意、格律、对仗与平仄要求,接着又举了几首杜诗作补充。

这些诗对我而言,大多是熟习的,但老师出的作业,却让我傻眼了——要我们练习写一首唐诗,身为一个中华儿女,活了六十多岁,读了多少唐诗宋词,却从不敢妄想写唐诗,居然老师讲了几首杜甫的诗,就要同学练习写!这太刺激我了!

这个挑战,激起我不服输的个性,终于把我的第一首唐诗写好了,乖乖交作业,还是很重要的。我发现虽然写诗只是一个起步,但是这对于我以后读诗、欣赏诗,又开了一扇广阔的窗,我可以更进一步的分析诗中的对仗与平仄,进入一个更高深的层次,真要感谢ChinaX,引导我进入诗词创作的领域。

以前,笛卡尔讲过“我思故我在”,而今,人类已进步到“我创作,故我学”的情境。以前,讯息缺乏的时代,我们主要靠取得、记忆和思考讯息来学习,如今,我们处在讯息爆炸的环境下,是要沿用以前的学习模式?还是要改变,采用新的方式来学习呢?

“我创作,故我学”就是这种新的学习方式,我最近在网络和庄秀丽老师合作,主讲了一门慕课,是五周的《有效提升在线学习力》课程。第一周的作业,我请学生分享自己的网络学习经验,结果发现学生们的经验太精彩了,自己从网上学会电焊,学会手绘,学会写程式,学会摄影,学会做菜,学会拍微电影等等,这让我有个新体悟:“学生永远比你想像的聪明”。

我想包弼德教授也是相信"学生永远比你想像的聪明",才会放手大胆的要学生创作唐诗,让学生从创作的过程中,去发现问题,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到第一手的知识与体悟。      

我的第一首唐诗取《两北(北京与台北)之间》,内容是"两岸分治六十载,几多辛酸几多欢。襁褓登台为异客,不惑返乡认宗亲。昔在母怀父留京,今寻父踪母高龄。繁华花事两北同,一朝春尽绿满枝。"

写这首诗,的确是我心有所感:我的名字中有个平,这是因为家母生我时,父亲身在北平,当我走在北京街头,常会想到,不知当年的父亲走过哪里?春天到了,台湾有樱花、杜鹃,北京有海棠、桃花,各有胜场,花落之后,又都回复绿叶满荫的样貌,看目前情况,我感慨两岸也终会有合而为一的一天。

做学生的第一要件,是要及时完成作业,第二才讲品质。唐诗是要讲对仗和平仄的,这首诗中,我只做到律诗中要求的第三和第四句,第五和第六句的对仗。平仄的讲究,我自知是有所不足的。

创作不像考试,只能考一次,创作是一个不断实验与改善的过程,考试只有分数,一试定生死,只能证明学生在某个时点的状态。创作却是有内涵的,连续的,可以观察的,透过不断的练习与实验的过程,不但有纪录,也积蓄了自己的真知识与能力!

 "我创作,故我学"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新台阶,也揭示我们的学习,将从"动脑不动手"走向"手脑并用"的新时代

相关阅读:

• “十三五”呼唤教育家2016-03-28 09:35

关注一中官方微信

地址:上海路南侧、狮城公园以南、河北工专以北、迎宾大道以西 市内公交车16路直达
博川网络提供技术支持
版权所有 沧州第一中学 Copyright © 2007 免责声明
冀ICP备19016029号-2 沧公备13090302000291

本网由:沧州市第一中学文宣处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