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崇尚抢跑的时代,家庭教育似乎越来越功利,家长也越来越迷失。人生是马拉松,不是百米冲刺,这个道理谁都懂,而孩子一旦上了起跑线,一些家长立刻乱了方寸。
美国教育家帕克·帕尔默在《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中指出:“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它来自教师的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我认为,把帕克·帕尔默这一论断用在家庭教育上也恰如其分,即真正好的家庭教育“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真正优秀的家长必定是“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的。
“降低到技术层面”是指对孩子的培养只剩下了“特长”“技艺”的外壳,丢失了“教育”“做人”的内核。与此同时,做父母的也放弃了自己的追求,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这种功利短视的家庭教育既有远虑,又有近忧。
家庭是教育的起点,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即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因而,家庭中的一切活动无不具有教育属性。说得通俗一点,做父母的无论让孩子做什么(包括报各种特长班),都要考量有没有“教育的意义”在其中。做事即做人,学特长的同时也是学做人,这是做父母的必须恪守的信条。
在我看来,有了教育意义,即使是与孩子一起玩积木、过家家,也是闪耀着教育的、人性的、灵魂的光辉的。举例来说,学习钢琴,每天都要练琴。如果让孩子明白每天练琴在熟悉键盘、熟悉指法、捕捉音阶之美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哪怕每天只练习十分钟,也比棍棒惩罚下每天练琴一个小时要有意义得多。因为前者伴随着音乐之美、习惯养成,而后者就只剩下了“技术”。
家庭教育如果只剩下了“技术”,孩子的生命就会变得黯淡无光。在外孙打乒乓球的球馆,我亲眼见到一个年轻的妈妈带着一个比外孙大一两岁的男孩去练球(这孩子只报了乒乓球特长班)。每当教练认为孩子练球不认真板起脸来给予严厉批评时,那个年轻的妈妈就会上前给儿子一个响亮的耳光!这孩子大约被打惯了,既不敢反抗,也不敢流泪,只是含着眼泪再去练球。
“教育的意义”最集中地体现在做父母的一言一行中,只是众多做家长的缺乏这个意识罢了。“教育的契机”原本就存在于孩子的精神世界里,只是我们常常视而不见罢了。比如,孩子最喜欢说的三个字是“为什么”:“为什么每天都要练琴?”“为什么老虎谁都不怕?”“为什么熊大熊二不让光头强砍树?”“大头儿子为什么想当宇航员?”“为什么我总要让着弟弟?”……抓住孩子每一次的“为什么”,耐心解释,平等探讨,教育的曙光就显现了。遗憾的是,多数家长对待孩子的“为什么”采取了十分粗暴的、冰冷的态度:“哪来这么多为什么?你就按我说的做!”
什么是教育?《说文解字》是这样解释的:“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这是在说教师的作用,示范的作用,这是学习的外因。“育,养子使作善也。”育是发育,是内部成长的力量,也是学习的内因。简要地说,教育是外部条件的影响和内部成长的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遗憾的是,一些家长在这两方面都没做好。
给孩子一个幸福而美好的童年,做父母的责无旁贷。陪伴孩子成长,不是为了孩子,牺牲自己,而是让自己成为陪着孩子一起成长的伙伴。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教育是教人化人。化人者也为人所化,教育总是互相感化的。互相感化,便是互相改造。”我认为,家庭生活的点点滴滴,既是“教”他“化”他的源头活水,也是为孩子所“化”的潜在契机。
作者系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顾问
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2018年6月12日第2版,版名:中教评论
本期编辑:彭诗韵
• 真正好的教育,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2018-06-13 02:04
• 李希贵:新时代普通高中发展呼吁课程体系、育人模式、内部治理的全方位变革 | 特别关注2018-06-11 08:39
• 李希贵:新时代普通高中发展呼吁课程体系、育人模式、内部治理的全方位变革 | 特别关注2018-06-11 07:58
• 李希贵:新时代普通高中发展呼吁课程体系、育人模式、内部治理的全方位变革 | 特别关注2018-06-11 07:58
• 如何培养和提高教师科研能力2018-05-28 00:21
• 考前复习如何突破常规2018-05-24 02:46
关注一中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