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群众监督的“探头”
从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的反“四风”一键通,到地方的“四风”问题“随手拍”,再到党风政风监督志愿者,群众监督和党内监督日益相得益彰。从中央到地方的实践表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刹住不正之风,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
群众是最强大的监督力量,千千万万的群众,就像无处不在的“探头”;激发群众监督正能量,就像在社会每个角落设立了无数个前沿哨、监督岗,不正之风“潜伏”再深也能发现,“马甲”再多也能识辨,“胆子”再大也得收敛。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明确提出,要畅通监督渠道,激发群众监督正能量。这就要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做好党内监督和群众监督的结合文章,建立和完善群众监督机制,保护和激发群众监督热情,依靠群众智慧和力量,用好群众监督的“探头”,让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不敢现身、无处遁形。(龙国栋)
让群众敢于监督乐于监督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正风反腐之所以成效显著,原因之一就是无处不在的群众监督推动形成了“不敢腐”的氛围。实践表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必然要进一步发挥群众监督的作用。
但现实中群众信访举报监督环节还存在不少问题,比如信访举报渠道不够畅通,部分举报线索得不到快速处理等,直接影响了群众监督的积极性,削弱了监督效果。
要想充分发挥群众监督作用,还需让群众敢于监督、乐于监督、善于监督。做好举报证人保护工作,解除其后顾之忧;畅通多种方式的举报渠道,对群众反映的问题线索及时处理,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加大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成效宣传力度,做好政策法规的释疑,及时回应社会关切,营造“廉荣贪耻”、“崇廉尚廉”社会环境,鼓励更多的群众更好地参与进来。(郭家修)
能否善用群众监督拷问作风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监督是最好的净化剂,实践表明,转作风要转出实效,离不开强有力的监督。
政府部门的“储酒柜”,企业高管的“高尔夫”,基层工作人员“国务院离我远着呢”的荒唐说法,这些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行为被曝光查处,很多都是得益于无处不在的群众。把群众监督纳入制度监督范围,在“动真格”中依靠群众力量,既是前期改进作风成效显著的重要经验,也是进一步啃好“硬骨头”的关键所在。
当然,作风转得怎么样,关键还得看群众肯定不肯定。从这个意义上说,要不要创造条件畅通公众参与渠道,愿不愿发动群众积极监督,能不能及时回应百姓关切,本身就是对地方部门单位工作作风的最佳检验。(赖海峰)
• 党内政治生活的方法论2016-03-03 07:41
• 一脉相承 历久弥新2016-03-03 07:39
• 北京日报:党员必须严守党的政治纪律2016-02-29 09:37
• 领导班子要带好头2016-02-29 09:25
• 厘清"四个关系" 强化责任担当2016-02-27 10:23
• 从党章出发 向党章看齐2016-02-26 19:34
关注一中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