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是全村第一个大学生,走上仕途后“三年一进步,两年一提升”,却在一次次权钱交易、利益输送中,走上任性用权的迷途,最终沦为阶下囚,葬送了自己的大好前程……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原区长丁卫东过山车一般的人生故事,让人无限感慨之余,也引人深思:权力的“滋味”该如何品尝?
治国之要,首在用人。党员领导干部是党的事业的中坚和骨干。提拔什么样的人到领导岗位,干事创业用什么样的干部,不仅关系着一个地方的未来和发展,更关系到党的前途和命运。从革命年代到建设年代,从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到改革开放深入发展阶段,不同历史时期,我们党对领导干部的具体要求,或许有所不同,但有一点却是始终如一的,那就是慎权。权为谁所用,利为谁所谋?不解决好这些基本问题,就不配为一名领导干部。
观念一旦偏离轨道,思想一旦出现滑坡,行动就容易走向迷途。正如丁卫东的自我剖析:“欲望让我迷失了方向,误入了歧途。刚当区长一年多时间,就觉得自己能力强,基层经验丰富,知识层次高,就想当书记,傍大官,找关系,打招呼,这成为自己收受贿赂的导火索。”正是对权力的错误理解,“丁卫东们”才会把“责任田”种成了“自留地”。
其实,组织的提拔既意味着信任,信任你能清清白白用好权;也意味着期待,期待你能踏踏实实为民谋利。然而,总有一些领导干部看不到组织的良苦用心,看不到群众的殷殷期望,而把提拔错误理解为“镀金”,把升迁想象为理所当然。“板凳”还没坐热,就又想“更上一层楼”,甚至信奉“当权若不行方便,如入宝山空手回”,干起权钱交易、利益输送的勾当。
心底无私天地宽。慎初慎权,是考验党员领导干部党性的“试金石”。无论是徐才厚、郭伯雄、苏荣等高级领导干部,还是丁卫东等基层官员,他们的“落马”,无不说明权力是把双刃剑,正确运用,用权为公,就会造福人民;滥用权力,以权谋私,就会贻害人民。
《左传》曾载,春秋时期,宋国大夫正考父曾在家庙的鼎上铸下铭训:“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循墙而走,亦莫余敢侮。饘于是,粥于是,以糊余口。”面对一再的任命提拔,面对越来越高的职位,正考父时刻警醒,不忘初心,没有被权力冲昏头脑,迷失自我。这样的铭训,值得我们好好品味。
(中国纪检监察报 林亦辰)
• 把违反政治纪律作为纪律审查的重要内容2016-04-18 07:46
• 把对党员的底线要求从法律拉回到纪律上来2016-04-18 07:44
• 问责警钟须长鸣2016-04-18 07:40
• 【阅微】纪律,是尺子,也是底线2016-04-17 17:39
• .做合格党员,不做虚名党员2016-04-17 17:36
• 党内职务啥时都不能忘2016-04-15 08:58
关注一中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