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27号上午的骨干教师培训由我们教科室负责,主任告诉我,这天请的专家是彭贤智教授,让我26日下午做好接站准备。
彭贤智,好熟悉的名字,似曾相识,好象在哪里听过他的讲座。功课自然是要做的,抽空用百度搜了一下,哇,好多头衔:
中国教育学会初中教育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导师/教授、河北省初中教师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河北省学校文化研究会秘书长、唐山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撰写了11本专著,公开发表了76篇文章,在全国做过几千场的教育和学校文化的专题报告……
我还特别留意了一下他的照片,哈,也很帅呀!
26日下午,我们提前半个小时就赶到车站了。好在高铁整点,4点33分彭老师走出站台的时候,我一眼就认出了他:人如其照,甚至比照片上更精神。白衣黑裤,很是儒雅。我一边朝他招手,一边轻轻地叫了一声:“彭老师……”。我的声音并不大,可能是我的招手起了作用,彭老师看见了我们,快步、微笑地朝我们走过来。
彭老师是一个健谈的人,一路上,他问了我们培训的原因、主办方、组织情况、参加人数,当听到有将近八百名骨干教师参加的时候,彭老师也惊叹了,说真是不少。我说一线教师特别需要专家接地气的指导,彭老师说的确如此。他说记得有一次在外省做讲座,参会的也是一线教师,两个培训会场只是一墙之分,旁边同时开讲的是一位留学归来的专家,讲着讲着,不知怎么搞的,隔壁场的老师都聚集到了他这个会场里来了,而且越聚越多。讲到最后,隔壁只剩下了几十位老师。后来,和参会的老师一打听,才知道是因为隔壁专家讲的理论性太强,缺少实践指导性,所以大家都挤到彭老师这边来了。看来,只有真正了解教师需求才能做好培训工作。同理,教师要想搞好教学,了解学生需求自然也应该是第一位的。
这样一路说说笑笑很快就到了宾馆。
因为还要等另一位专家,大约七点才能用晚餐,本来我们想让彭老师休息一下,彭老师坚持要和我们交流,他说这样边聊边等很好。我心里不禁一喜,心想,正好可以向彭老师请教一二。彭老师把他写的早间思考《读书 思考 写作 行动 反思》一文发给了我,文章引经据典地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教师的课堂要想具有文化品位,就要把读书、思考、写作与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文中写道:读书思考写作是思想的产生和经验的系统化的过程,但是要想把有价值的东西变成现实,就需要教师持续的行动,也就是带有反思性质的教学实践,向内求,才能使自己的教学发生真正的变化……
我说:“这不就是课题研究的过程吗? ”他说:“是的。这个问题我明天还会讲到。”
我又问他:“彭老师,您每天都写早间思考吗?”他说一直在写,已经坚持了三年多了,大约累积有50多万字。
“那您几点睡觉,几点起床呢?”
“12点睡觉,5点起床,开始写作,写到七点多……”
我心里想,比我还勤奋啊,要不人家怎么会成为全国知名文化建设的专家呢!看来,自己还是功夫不到啊……
看着彭老师发给我的文章,让我对第二天的讲座充满了期待。
第二天,讲座如期举行了。彭老师讲座的题目是《中小学教师如何做教育科研》,他用生动的案例、风趣诙谐的语言对中小学教师如何开展课题研究做了深入有效的指导。讲座内容既有高度,又接地气,操作性强,得到了我区骨干教师们的高度赞扬。整个讲座分为三个部分。
彭老师针对大多数中小学教师不认同教师这一角色的现状出发,提出要对教师这一职业进行思考,指出教师要认同自己的职业角色,达到自我文化管理的四个层次,包括角色认同、明确目标、制定契约、形成习惯,努力做一名幸福的、有思想的、有生命尊严的教师。并总结了构成教师幸福感的七个维度、如何才能成为有思想教师的五个做法,及实现最高生命尊严的六个努力,从为人为师的角度诠释了教师这一职业的内涵和外延,为从师从教者指明了人生的目标和方向。如何成长为这样的教师,彭老师指出做课题研究和做教学研究是教师成长必备的两个车轮。
第二部分的内容为怎样设计研究课题。彭老师说,要做教育科研,首先要树立三种意识,即问题意识、学理意识、方法意识;针对这三种意识,培养三种习惯,即思考的习惯、读书的习惯、研究的习惯。其次,介绍了课题研究的八要素和教育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然后针对中小学教师在科研中遇到的难题,从四个专题对如何设计研究课题深入浅出的进行了讲解。
整个第二部分易于操作,简便实用,最后彭老师还总结了优秀课题设计方案的8个标准,便于教师进行比较和对照。
这一部分也是教师的弱项。很多教师有好的经验,但在将经验提升为理论时常常感到力不从心。彭老师说,要想写好教育研究论文,首先要了解它的含义、作用。教育研究论文是一种应用于教育研究的学术文体,具有一个中心两种功用。所谓一个中心,就是论文要直接服务于教育教学,而两个功用则是指一要促进教育教学研究,二要反映教育和教学成果。其次,要了解教育研究论文的特点,诸如科学性、创新性、理论性、论述性、针对性、可读性等等,正是这些特点决定了教育研究论文其写作方向最好与自己的工作结合起来,在工作中研究,在研究中工作,做到教学与科研两不误。然后,在写作中明确研究的问题,围绕着问题搜集相关资料、写作提纲的设计,再进行有逻辑层次的表达,最后,对论文进行修改。我在写文章时深有体会,如果没有广泛查阅资料,真正研究过,是不可能写出高质量的研究论文的。很多教师习惯闭门造车,这样造出来的车估计也不会走多远,也不可能有什么实际的价值。
整个讲座历时三个多小时,教师们用经久不息的掌声向彭老师表达自己的敬意。
彭老师在讲座开篇时,给大家讲了一个哲理故事——“从内心的光明开始述说”。他说:
“月明则天明,天明则地明,天明地明则心明。心明,你周围的世界就会敞亮。
用阳光的心态,照亮你的生活;
用阳光的心态,照亮你的工作;
用阳光的心态,照亮你的未来。
做一个具有三处的人:
看人长处;
帮人难处;
记人好处。”
最后,他又用自己的思考作结。他说:优秀是自己努力的结果。他把这样一段话送给大家。他说:
叙利亚著名诗人阿多尼斯说,太阳只能照亮愿意被照亮的事物。
一个人能否得到阳光,就看你愿不愿意走到门外;一个人能否得到灯塔指引,就看你愿不愿意向前航行;一个人是否愿意成长,就看你自己愿不愿意坚持读书、思考、写作、实践。能不能把这美好的事作为享受。
太阳始终在,灯塔始终在,书籍始终在,人的心态和行为决定权在自己手里。作为太阳,它是可以普照万物;作为灯塔,它可以为你导航;作为领导,希望每个人都能成长。问题是你愿不愿意成长?
每个人要做一盏灯,照亮自己,要照亮别人。虽然我们不能决定太阳什么时候升起,但我们能决定自己几点钟起床,也许现在还是一只蜗牛,但我们要永远向前爬行!
这起始、作结的两段话犹如阳光一般照进了我的心里。是啊!当你自己就是一枚小太阳,在天空中灼灼发光时,又何惧那些阴暗呢!
因为你走到哪里,哪里就是光明,哪里就是温暖。
相聚的时候,总是很短。又到了要说再见的时候。望着彭老师离去的背影,我们也送上自己深挚的祝福:
愿彭老师在教育这个大舞台上尽情施展自己的才华,在教科研的征途中越走越远。同时,也希望这次讲座激励骨干教师们在教科研这条路上走得更加自觉、更加坚定,更加有科研的品位……
• 连中国:教育的魅力源自教师灵魂的亮度2018-06-25 01:26
• 真正好的教育,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2018-06-13 02:36
• 真正好的教育,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2018-06-13 02:04
• 李希贵:新时代普通高中发展呼吁课程体系、育人模式、内部治理的全方位变革 | 特别关注2018-06-11 08:39
• 李希贵:新时代普通高中发展呼吁课程体系、育人模式、内部治理的全方位变革 | 特别关注2018-06-11 07:58
• 李希贵:新时代普通高中发展呼吁课程体系、育人模式、内部治理的全方位变革 | 特别关注2018-06-11 07:58
关注一中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