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研 > 课题研究
头条新闻
最新新闻
课题研究

张祖庆:从骨干教师走向卓越教师的三个关键词

日期:2022-09-19 09:15作者:张祖庆文章来源:教育思想网点击数:6798次

第一个关键词:方向

很多时候,我们会把他人的评价当作自己前行的路标。但是,如果我们总是把他人的评价当作前进的方向,那么就容易迷路。在价值多元的时代,每个人都应该有自我的价值定位。宝贝放错了位置,就是废物。当年,我一边想成为优秀的教师,一边想当优秀的副校长,结果是两边都没做好。


这让我想起世界著名三大男高音之一、意大利男高音歌唱家鲁契亚诺·帕瓦罗蒂的故事。帕瓦罗蒂在回顾他走过的成功之路时说,在他小时候,他兴趣广泛,有很多爱好和目标,父亲告诫他,“如果你想同时坐两把椅子,你就会掉到两把椅子之间的地上。在人生道路上,你应该选定一把椅子”。后来,经过反复考虑,他选择了唱歌。经过21年的不懈努力,他终于成为歌唱家。当别人问他成功的秘诀时,他说,只有一句话:请你选定一把椅子。


“选定一把椅子”,就是专心致志干好一件事。


干好一件事,就是放对位置。放对位置,就是看准方向。看准方向,比什么都重要。

第二个关键词:能量

从骨干教师走向卓越教师,需要持续阅读。广义的阅读至少包括四个方面的“读”:读人,读书,读物,读课(听课)。


首先是读人。为什么要把读人放在第一位呢?人是吃食物长大的。吃进去粮食,可以生长成动物意义上的人;吃进去思想,才能成长为社会意义上的人。因此,我们要多结识比我们优秀的人。倘若你身边有一群很优秀的人,为了能与他们对话,你会“不待扬鞭自奋蹄”。如果能和优秀的人成为朋友,你就会慢慢地变得优秀。因此,我把结交优秀的朋友放在广义阅读的首位。


其次是读书。语言学家、教育家张志公先生说过:“一个语文老师,不读书,不看戏,不旅游,不交友,才是最大的不务正业。”其实,不少语文教师,的确是长期不读书的。


在非洲草原上,有一种尖毛草,被称为“草地之王”。尖毛草的生长过程十分奇怪:从土里钻出来后,前半年,它似乎毫无生长,但是,半年后,它突然会以每天二三十厘米的速度向上疯长,几天时间就会长到一米多的高度。后来,科学家研究发现:其实尖毛草一直在生长,只不过在冒出土地的前半年,它不是在长身体,而是在长根部,在六个月的时间里,尖毛草的根部会长到二十多米。一棵草,竟然有二十多米的根。可见,根深才能叶茂!


因此,要想从骨干教师成长为卓越教师,非得多读书不可。读书是打底子。只有底盘功夫扎实了,人才能站得稳。如果底盘不稳,即便现在到了很高的位置,最终还是会摔得很惨。


下面推荐几本与教师阅读有关的书:

  //  

魏智渊的《教师阅读地图——新教育实验教师专业阅读项目用书》;

常生龙的《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

闫学的《给教师的阅读建议》;

朱煜的《迷人的阅读——10位名师的秘密书架》;

张贵勇的《读书成就名师》……


如果你喜欢阅读,还可以读

止庵的《插花地册子》;

木心的《文学回忆录》等。

再次是读物。教师可以利用假期出去走走,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最后是读课(听课)。我把读课(听课)放在最后面,一些教师可能不理解。不少教师喜欢把读课(听课)摆在第一位,总觉得只要自己听了很多课,专业水平就会大幅提高。


我想表达一个观点:如果你听了1000首歌,那么你听歌的水平会提高,但是你唱歌的水平会不会提高很多呢?同样,如果你听了1000节课,那么你听课的水平会提高,但是你上课的水平会不会水涨船高呢?很难说!


关于读课(听课),我还想分享一句话:听得多不如听得对,听得对不如听得专。课,要有选择地听。如果一下子听很多节课,就会觉得琳琅满目、应接不暇,不知道应该学什么、怎么学。如果你觉得很多课是孤立的,很难迁移到你的专业中来,那么告诉你我的一个笨办法。比如我想向于永正、贾志敏、支玉恒这些老一辈名师学习,就把他们所有的教学实录找出来,一篇一篇地手抄下来。抄着抄着,有些内容我就记住了。慢慢地,那些教学评价语、指导朗读的方法、教学设计的智慧就会移植到我的身上。


经常有老师说:“祖庆,你的课堂教学好机智呀!”其实,这些都是我用笨方法、下苦功夫学来的。只有专注地、长时间地跟踪研究,听课才会有效果。


你想,学徒跟师父学艺,会不断变换师父吗?不会。


他们是怎么学艺的呢?前两三年先拜一个师父,专注地向这个师父学习,然后超越师父,再去拜其他师父。如果他们一个月换一个师父,那是学不好的。

第三个关键词:行动

教师成长的路径很多:上公开课,撰写论文,上好家常课,建构自己的课程等。


如果让你排序,你会把哪个选项排第一?有的教师会说上公开课,上公开课很重要,因为上公开课能让自己迅速地脱颖而出;有的教师会说撰写论文,因为撰写论文既可能发表,又可能获奖;也有的教师说,上好家常课很重要;还有的教师说,要建构自己的课程。我认为,对职初教师而言,首先应该认认真真地上好每一节家常课,其次努力成为骨干教师,再次建构自己的课程,最后才会成长为卓越教师。


其实,公开课上不好不要紧,你依然可以成为优秀的教师。东北有一位教师——我至今不记得她的名字,她的学生参加省里的比赛,前10名中有5个是这位教师班级里的,省教研员会同区教研员到她的班级听课,结果大失所望。这位教师的课上得很一般,教研员问她:“您有没有什么绝招?”她说:“没有。”教研员又问:“那您想一想,您跟别人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这位教师说了两点:“第一,每天坚持让学生看20分钟的课外书,第二天交流5分钟;第二,我每天回家后跟学生一起写日记,第二天交流。”


这位教师其实就是在做自己的微课程。她把读写课程做得非常朴素,日积月累,慢慢就抓住了语文的牛鼻子,当然教育效果很好。至于教师怎样做课程,我们后面会展开。所以,职初教师先上好自己的家常课,让学生喜欢你,然后慢慢地成长为一名骨干教师,等你有了自己的课程,就可能成长为一名卓越教师。


木桶定律告诉我们,一只木桶的盛水量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木板。但在互联网时代,这个理论受到了挑战。当我们把木桶倾斜放置时,决定盛水量的,是那块最长的木板。


所以,我想说的是,老师们,与其补短板,不如练绝招。如果你把绝招练到极致,一招“致命”,那么学生记住的就是你的绝招,慢慢地就会忽略你的短处。每位教师都要有自己的绝招,让绝招在学生的脑子里留下烙印。有特长的教师,哪个学生会不爱?


我的小学语文启蒙老师是杨大寿,杨老师的故事讲得特别好。我很喜欢上杨老师的音乐课。每次上课,杨老师只用20分钟教唱歌,然后就给我们讲《隋唐系列之程咬金》《薛刚反唐》《西游记》……一个故事一个故事地讲,同学们都很乐意听。现在想来,我心中的文学种子就是在杨老师的音乐课上播下的,他的绝招就是讲故事。


到了初中,我遇到了陈根德老师。陈老师也有绝招,那就是朗读课文的语速特别快。第一天上课,他给我们朗读《白杨礼赞》,那个速度比当年宋世雄解说足球比赛还要快,而且他真的可以做到倒“读”如流。陈老师上古文有一门绝招,就是上课前会先背诵,无论多长的古文,都会先背诵。等古文学完了,陈老师会与全班同学一起比赛默写。比赛的结果是,有两个人总是前两名——陈老师是第一名,我是第二名。


总之,教师追求专业成长,最重要的就是把你的绝招练好,而不要太在意自己的短板。要想让学生喜欢你的课,就要成为一个有个性、有魅力的教师,切忌追求全面优秀,否则结果可能会全面平庸。


文章来源:源创图书《从课堂到课程:教师专业成长12讲》,张祖庆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2年7月出版


关注一中官方微信

地址:上海路南侧、狮城公园以南、河北工专以北、迎宾大道以西 市内公交车16路直达
博川网络提供技术支持
版权所有 沧州第一中学 Copyright © 2007 免责声明
冀ICP备19016029号-2 沧公备13090302000291

本网由:沧州市第一中学文宣处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