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研 > 课题研究
头条新闻
最新新闻
课题研究

于永正:越是好老师越不像老师

日期:2021-05-06 10:51作者:于永正文章来源:校长派点击数:4235次

到底什么样的老师是好老师?

好老师上的课是什么样子的?


特级教师于永正

从个人经历和观察中

竟然得出做一名好老师的秘诀是:

做不太像老师的老师

上不太像课的课!


这究竟是为什么?

于永正老师以自己真实的经历

向我们讲述了这样几个故事

这些故事告诉我们

真正的好老师是如何不像老师

如何上出不像课的课的——



于永正,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江苏省教育模范,教育部“跨世纪名师工程”向全国推出的首位名师。于老师1962年从师范学校毕业后,一直从事小学教育教学,退休后,他对自己漫长的小学教书生涯做了深刻的反思。


说到上课,我们真的要改变“先生讲,学生听”的局面,努力践行昭示着尊重、平等、民主的“对话教学”理念。在这方面,外国的同行做得确实好。下面的例子我牢记不忘,它不知胜过多少大道理!


01


一位美国老师在生物课上讲“蚯蚓”。讲着讲着,一位小学生站了起来——


生:请问老师,蚯蚓什么味道?

师:抱歉,我没有尝过。

生:我可以尝尝吗?

师:当然可以!

生:我尝过了,您加分吗?

师:当然加分!




这位学生果真去“品尝”了蚯蚓,然后向老师和同学讲蚯蚓的味道!而且,据说这位学生后来成了一名生物学家(这位老师培养了好几位生物学家)。


如果我的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我会怎样回答?再者说,我的学生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吗?


02


一位日本老师这样教“千克”:


他发给每个小朋友一个塑料袋,到操场的沙坑里装一千克沙子——你觉得一千克多重,就装多少。然后他逐一过秤。可想而知,没有人能装得准的。




这时,老师把一千克的沙袋拿给学生看,并让他们一一掂量,尔后重新到沙坑里装。这次学生们“估量”得八九不离十了,有的居然装得正好!


老师一堂课,就是忙着“过秤”,一边称着,一边夸赞着,或者惋惜着。


03


我女儿是教小学英语的。她从澳大利亚考察回来后,讲了这样一个课例。


上课了,一位年轻的女老师,着一身黑色的“海盗服”,一只眼睛戴着黑眼罩,手里拿着一把刀——纸做的,张牙舞爪地走进教室,大讲海盗的故事——那天,她执教的是《海盗的故事》这篇课文。



《加勒比海盗》剧照


这哪里是老师,简直是一名“江洋大盗”!但她讲得绘声绘色,学生听得如痴如醉,并不时发出笑声。


别说女老师,我们男同胞敢这样做吗?


04


我在徐州市中山外国语实验小学听一位外籍教师上课,这是一位年过六旬的来自美国的女教师。


那天正值西方的圣诞节。她一进门,便向小朋友打招呼,祝圣诞节快乐,边说边从提包里取出巧克力分发给每一位小朋友,听课的老师也有一份。师生边吃边对话,气氛十分融洽。


有的小朋友说话声音小,她从不说“请大声讲”,而是走到学生跟前,蹲下身子,侧耳倾听。她时而大笑,高兴得像个孩子;时而双眉紧蹙,双手一摊,说声“是吗?”或者“不!”


她真的不像老师,而像李吉林老师说的“是一位长大了的儿童”。




这样的课例不胜枚举。


且不说这些课折射出来的理性光辉是什么,单就这些老师的率真、纯真,以及近乎孩子般的天真,就让我感动,让我深思,并从中窥见了自己的不足与问题。


05


英国一位同行的故事,更发人深省。


这位英国老师调任一个差班的班主任,这些孩子都很调皮,爱捣蛋。


老师第一堂课就跟他们玩,玩得天昏地暗。


下课了,老师对他们说:“孩子们,你们要是把学习成绩搞上去,我就去吻校外牧场里的一头猪。”


这些调皮的孩子问:“老师,这是真的吗?”


老师说:“而且我要吻的是一头你们认为最大的母猪。”孩子们都希望老师去吻一头猪。




从那天起,他们的课堂纪律变好了,学习积极性变高了。即使有贪玩的,别的孩子也会提醒:“难道你不希望看到老师去吻那头肥猪吗?”半年后,孩子们的学习成绩有了很大的进步。


圣诞节的前夜,孩子们对老师说:“老师,你可以去吻那头猪了吗?”老师说:“当然可以。”于是,老师带着这群孩子穿过公路,来到牧场。


孩子们在猪圈里找到了一只特大特肥的猪。老师走近那头肥猪,轻轻地吻了它。孩子们在猪圈外笑得前仰后合。


这个异域故事,在一些老师听来可能觉得荒唐可笑,可能还不以为然——作为一名教师去亲吻一头猪,成何体统!


我们的一些老师之所以不能一下子接受它,除了风俗民情中外有别之外,可能更多的还是因为我们执着固守的教育理念。因为我们自有一套教师观。


06


自古以来,教师的地位虽然不高,却特别讲究尊严;收入不丰,却特别崇尚斯文。教师的举手投足总带着“人师”的味儿,半点也苟且不得。庄重圣严,凛然可畏,仿佛就是教师永恒的标准形象。


久而久之,我们似乎就有了一个放不下的“架子”。大概也正因如此,教师就端居圣坛之上,学生就匍匐在讲台之下。于是乎,我们的教育就没有了民主、平等,失去了亲近、自由,缺少了和谐、欢愉。



《一生只为一事来》剧照


这些故事,如涓涓清泉流过我的心灵。我的心静了,净了。


于是,我对自己说:


少些理性,多些情趣吧!

少些严肃,多些活泼吧!

少些包办,多些自主吧!

少些限制,多些引导吧!


放下架子,走下讲坛,把自己置于和学生平等的地位吧!


真的不要太像老师,不要太像上课。


太像那么回事,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关注一中官方微信

地址:上海路南侧、狮城公园以南、河北工专以北、迎宾大道以西 市内公交车16路直达
博川网络提供技术支持
版权所有 沧州第一中学 Copyright © 2007 免责声明
冀ICP备19016029号-2 沧公备13090302000291

本网由:沧州市第一中学文宣处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