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抓机遇,全力拼搏 实现教学质量新跨越
沧州市第一中学
2009年,是我校教学实现突破之年。在市委、市政府、市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我校以“培养高质量、高素质人才”为目标,全力打造品牌一中。学校教学质量取得显著成绩,高考成绩取得重大突破,夺得沧州市文理科状元,并包揽市理科高考前三名;一本上线661人,二本以上上线1384人。学校先后获得中国百强中学、河北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样本校、沧州市示范性高中教育教学质量先进单位等20多项荣誉称号,为沧州市教育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
下面,我代表学校领导班子,从四个方面汇报一下我们的主要做法:
一、深化改革,向科学管理要质量
科学管理可以充分调动教职工积极性和主动性,也是学校和谐发展的重要前提。
1、明确教学目标,形成鲜明办学特色
目标是前进的方向和动力。我校确立了“质量一中、特色一中、活力一中、和谐一中、人文一中”的办学目标。以质量一中为核心,提出在教学方面力争省内一流, 2010年一本上线人数达到700人,建校100周年时,本一绝对数基本实现翻一番,达到1000人的教学目标。最终实现“特色一中”,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教学质量方式方面实现彻底转变,早日跨入河北省名校行列,办成真正意义上的人民满意、放心的高水平的窗口学校。
2、以教师为本,凸显人性化管理
一个学校教学水平的高低关键看教师。我校在教师管理方面积极探索,形成了“人性化管理与严格管理相结合,以人性化管理为主”的管理模式。在教师管理方面,倡导教师自律、自觉,对教师存在的问题以面对面交流为主,不实行简单行政处罚,不实行“末位淘汰”;不搞行政化,尽量减少学校大型会议,更多问题通过年级部、备课组解决;对遇到困难的教师,尽大力帮助他们解除后顾之忧,做到教师“生病必到,婚嫁必到,家中有大事必到”; 在教师考勤方面,实行弹性灵活坐班制,进行信任抽查,并将抽查结果在公示栏里公示,既体现了人性化,又突出了规范化。这些措施大大激发了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使教师的幸福指数大大提高,从而实现 “无为而治”的管理目标。
3、强化教学职责,探索教学管理新模式
实行“校长”“年级部主任”“备课组长”“班主任”四级负责制。尤其在教学管理方面突出年级部的实体地位,实现了管理重心下移,扩大了年级自主权。在学习进度、考试密度、主题活动等均由年级部视本年级具体情况在一定程度上自主决定。教学基层管理关键在备课组。学校要求各备课组每周都要集体备课,要备学情、备考纲、备高考动态,要精选习题,资源共享,相互交流,以老带新。集体备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精细化管理奠定坚实基础。
4、拓宽办学途径,实现“人人成才”新目标
学校制定学生多元化发展目标和“多元化教学”方案,办学胸怀和视野不断扩大。与北京艺术中心联合创办了美术班。另外,学校正在努力创办“中加班”“中韩班”,为更多学生成人、成才搭建平台。在加强与海外教育机构联系交流的同时,积极与优秀民营学校联合,精心打造沧州一中教育集团,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市民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求。学校通过拓宽办学途径,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了自己成功的目标。
二、科学探索,向教育科研要质量
卓有成效的教育科研,是大面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关键性措施。
1、开展校本研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将教育科研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围绕解决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展教育科研,提高了教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学校通过严格的集体备课制度,紧紧围绕素质教育和高考认真开展集体备课活动。集体备课制度为青年教师迅速成长提供了良好的学术环境。
2、承担科研课题,提高学术教研水平
学校制订了近、中、远期发展规划,设立了主课题、子课题,积极创造条件,营造科研氛围,形成“人人有课题,人人争课题,人人出成果”的良好局面。近年来,学校共承担国家级科研课题4项,结题3项;省级课题12项,结题7项;市级课题8项。教师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论文126篇,获得国家级荣誉8项,省级荣誉10项,市级荣誉36项。
3、推进高效课堂,实现学习方式转变
为实现学校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学校积极推进新课改,积极推进高效课堂建设,完善了《沧州一中高效课堂设计方案》,大力倡导“四四一”高效课堂模式,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实现了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学校还通过组织骨干教师做示范课,召开专题研讨会,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促进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三、把握规律,向科学备考要质量
备考中,我们以考纲为指导,以目标为引领,科学决策,严格管理,实现了高考成绩的重大突破。
1、借鉴成功经验,打造精品课堂
学校成立了高三备考领导小组,制订了全面、详尽、细化的三轮复习计划,并邀请校内及校外教育专家召开座谈会,借鉴成功备考经验。在二轮复习中,学校集中优势兵力,精雕细琢专题复习精品课,为科学备考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教学模本。
2、注重因材施教,分层训练培养
三轮复习中,主打因材施教,先后推出双基训练卷、规范书写卷、常见纠错卷、热点强化卷、高考真题卷等不同类别试卷,满足各层次学生需要,保证所有学生有目标、有任务、“吃得饱”、“消化透”。学校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开展分层次教学,制定出“临界生”培养计划。划分出名校、本一、本二三个不同层次的“临界生”,建立“临界生”档案,实施“导师制”,每个学生配一名导师,每个导师配3-4名学生,动态跟踪、个别辅导。
3、关注备考心态,树立必胜信念
学校加强了高三学生心理干预和疏导工作,努力营造外松内紧的备考环境。教师和班主任密切关注高考各个时段学生的情绪波动。通过班会、个别谈话,进行心理疏导。通过举办高考专家讲座,为考生答疑解惑。这一系列活动,缓解了学生紧张的心理压力,增强了必胜信心。
四、多措并举,向优良校风要质量
培养优良校风既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更是实现学校高素质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
1、开展评星活动,丰富校园文化
积极开展校园评星活动,评出学习之星、竞技体育之星等60多名校园明星,激发了学生评“星”、学“星”、做“星”的热情,培养了特长,实现了人人成才的办学目标。
通过校报、校园网、校园广播站和新闻联播进课堂等形式,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通过组建学生会、文学社、合唱团等文艺社团,加强学生自我教育,使学生知识面更宽厚,视野更开阔,形成更合理的知识结构,为学生成才奠定坚实基础。
2、做好助贫工作,实现人人求学
学校通过多种渠道为贫困学生争取捐助、资助,并在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每学期减免560多名贫困生的学费,每年拿出30万余元设立助学金、奖学金,资助、奖励品学兼优的贫困生,不使一名优秀学生因贫困而辍学。这些措施促进了学生和谐发展,推进了学校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
3、重视艺体教育,提高综合素质
学校加强艺体教育,对特长生实施了分层教育,分层管理,学校在培养特长生方面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取得丰硕教学成果。仅2009年,我校就有116名艺术类考生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北京电影学院、天津音乐学院等本科院校;有14名体育特长生考入北京体育大学、天津体院、河北师范大学等本科院校。
2010年,市政府将我校搬迁列为十大城建工程之一,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市教育局对我校的重视与关怀。我校决心以此为契机,加快学校建设步伐,适时扩大学校招生规模,迅速提升教学质量,精心打造校园优美、管理科学、质量上乘、社会满意度高的新一中,为沧州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 综合施治 严格施教 决定办学成败2007-10-10 17:23
• 省级校务公开示范点申报材料2007-08-07 20:39
• 常树青同志拔尖人才事迹材料2007-08-07 18:30
关注一中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