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孩子们成长,我感到幸福”
——沧州一中德育特色办学掠影
本刊记者 张彦娟 杨思博
“我们这儿四季有花, 100亩地校园,近三年种植花木上千棵,学校想给学生一种氛围,一种温馨。
平时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遛一遛都是好的。西边有连椅,东边有紫藤架,学生们还在下面读书呢。学生有本书就叫《紫藤花开》。
校园得干干净净,我们的校园里没任何死角……”
走进绿意浸润中的沧州一中校园,校长刘月廷这样向记者介绍自己的学校,言语中满含着感情。将学校环境作为德育的重要阵地,营造美的环境,使学生在美的氛围里成长,是沧州一中以德治校理念的一个投影。
“没有树,学校就没有灵气”
有一次,一名学生家长遇到刘月廷校长,上来就说:“我愿意让孩子来你们学校上学,因为我从你们学校门口过,你们的保安说话很客气、很文明,但执法很严,不让进来。是这个细节打动了我。”刘校长说,这就是学校文化的影响。学校要有自己的文化,校园里的每个人都是一个文化元素。
沧州一中一直致力于学校环境和校园文化的建设,把它作为德育的重要阵地。3年前,学校对校园进行了一次总体美化。原则是,所有不用动的都不要动。他们说,活一棵树不容易,没有树学校就没有灵气,走进校园,要能感受到一种静谧的氛围。现在,学校即将搬到占地497亩的新区,过去后,他们将会重新种上老校区原有的紫藤、花木,他们希望,将来老校友到新校区,能看到老校区的影子,要让他们感觉到,虽然地方变了、房子变了,但感情没变。这,就是文化的传承,情感的传承。
“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
“2010年2月28日下午,天津港三公司的张希强驾驶捷达轿车从山东乐陵老家返回工作单位。当时,天气异常恶劣,七八级的北风夹着雪粒横扫大地……”
在沧州一中的学校报告厅里,学生们正在观看感动全国的“2·28黄骅冰河救人英雄群体”事迹纪录片。发生在本地的白宝海、郑炳强英雄群体勇救落水5人的事迹,深深感动了在场的每一名同学。这是学校开展的“英雄教育“系列活动中的一个场景。
德育不是空的。在德育工作中,沧州一中一直注重实践“让一中人教育一中人,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的教育理念。在感动全国的“2·28黄骅冰河救人英雄群体”中,英雄白宝海的儿子白志伟就是一中学生。学校抓住这个德育契机,在全校范围内深入开展了“英雄教育”活动。除观看纪录片外,还组织了报告会、主题班会,教育学生们从自身做起,树立健康向上的人生价值观。
就这样,多年来,学校坚持规范加教育的育人原则,在德育建设中不仅重视课堂教育,而且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把传授知识同陶冶情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来。由此,学校的德育工作走出了一条坚实之路。
有位教育专家说:只有源于学生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真实的道德体验和道德感知。沧州一中的德育工作坚持以人为本,以生活为根,由此开出了绚丽之花。在学校的网站上,记者看到了一名毕业生写给母校的这样几句话:“离开母校,更多的感受不是学习了多少文化知识,而是对人生、社会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在以后的日子里能够脚踏实地,认真做事,老实做人”。
学校还是一片净土
与纷纭复杂的社会相比,学校还是一片净土。走在一中的校园里,记者的感受是深切的。
“学校门口有个休息室,学校放假时,学生那么多行李放门口那儿,从没丢失过”;“我们有个临时保洁工,不管冷天热天,拿个簸萁天天转。学校一次奖励了3000元。学校没权给你转正,但有权奖励你。” “有的班主任自己掏钱,来表彰班上的学生,鼓励他们上进。因为老师相信,每个学生都会成长。”
……
教育的影响是无声的。担当教书育人之责的校园是个经营人心的地方,可以经营出自己的小气候。孩子在学校三年,教育却要着眼他们的一生。办教育的人一定要有这个社会责任感,要“凝心聚力,经营人心”。
“看到学生们从‘半大孩子’经过三年教育成长了,懂事了,也懂礼貌了,会交流了,我感觉到幸福”。刘月廷说。
• 沧州市第一中学管理探秘2010-12-06 10:23
• 沧州市第一中学大力加强课堂教学改革2010-09-24 10:27
• 沧州市第一中学2009年领导班子述职报告2010-09-24 10:26
• 打造时代基础教育发展的创新品牌2010-09-24 10:24
• 抢抓机遇,全力拼搏 实现教学质量新跨越2010-03-15 11:28
• 综合施治 严格施教 决定办学成败2007-10-10 17:23
关注一中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