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研 > 论文论著
头条新闻
最新新闻
论文论著

如何高效有序搞好地理复习

日期:2011-07-13 15:45作者:张文胜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4813次

2008年的高考结束了,09年的高考复习已经开始。新学期伊始,对高三年级的同学,复习策略显得非常重要。根据高考考试说明的要求,经过几年实践,高考文科综合测试卷已形成突出能力立意、弘扬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强调主干知识、培养开放创新意识等较为稳定的特征。我们如何准确掌握高考的新动向、科学高效地组织地理复习备考工作,是高考成败的关键。高三复习一般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按照结合考试说明,把规定的知识要点,逐章逐节的复习,梳理教材知识,并形成知识体系。第二阶段结合能力培养,把握高考重点,进行专题复习。第三阶段在模拟测试后的查漏补缺。 下面根据最新的高考考试说明,结合有关的考试信息和对近两年文科综合试卷分析,谈一谈地理复习策略及本人对跨学科综合能力测试的理解。

一、    解读考纲,有效备考

l        首先明确考什么?怎么考?考到何种程度?

这就有必要认真细致的研究考试说明及高考试题,把握复习方向,使教学有的放矢钻研考试说明,把握高考脉搏

1.《考试说明》是高考命题的依据:教师在复习时,首先应吃透《考试说明》,分析其在能力要求与考试内容等方面的变化,以及与教材内容上的差别,在复习时进行合理增减。复习时可大胆放弃或使用最新版教材;考试说明还对原来表述不准确或容易引起误解的内容在叙述方式上作了微调,这对考试内容不会产生实质性影响。考试说明没有对初、高中地理以及高中地理必修与选修的分值比例作硬性规定,因此,对初中地理和高中地理选修课都应作系统复习。结合考试说明,把规定的知识要点,逐章逐节的复习,梳理教材知识,并形成知识体系。这是第一轮复习需要完成的工作。复习时既要全面,又要突出重点,在广度上不留死角,又在深度上不留疑问

2.研究考核目标和命题指导思想。文综考核目标有四项: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述和探讨问题。我的理解是:教会学生审题,解读完整,有效的信息;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在案例教学中,注意讲透道理,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灵活运用;学会用地理术语,运用地理规律和原理,简明扼要准确地解释地理事物和现象。能力立意是高考命题的基本原则:就地理科而言,主要体现在:考查地理主干知识,即考查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因为主干知识是支撑学科的脉络,同时也是学生思维活动的基础;以考查学生的学习能力为主,如识记、理解、分析、归纳与综合等,其中发现信息、提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即思维过程与思维能力是考查重点;用学科术语阐述、论证本学科问题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体现地理学科特点的原则。因此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地理思维的方法,掌握地理规律以及利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 . 研究近几年高考试题,把握复习方向,文科综合三科的分值比例:253。从这个比例不难看出,在复习备考时要抓好基础,不追难题,力争不失分,少失分,争取拿下80%的分数。分析试卷结构,找准知能重点。通过对近几年高考试题结构及考试特点的分析,发现试卷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了解这些特点,对指导我们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将会有一定帮助:

①、强调对主干性基础知识的考查,有些知识点的复现率相当高。

地理试题中各考点主要集中在地图与空间定位、地球的运动、天气与气候、工农业生产布局、人口与城市化、环境问题、国土整治与可持续发展等几个方面。所考查的知识点均能反映学科主要面貌或基本的分析、研究方法,立足于考查学科的主干知识、原理和规律。试题通过引用课本内外的知识和素材,形成新的问题情景,构成新的设问角度,但万变不离其宗,其知识的落脚点都出在构成学科最基本的内容或理论主体范围内。有些具体的知识点在最近几年试卷中多次出现,如高考考查的主干知识包括:时间的计算;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特别是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各种形式的日照图、等值线图和地形剖面图的判读与绘制。影响天气的天气系统:锋面、气旋与反气旋;气候的形成因子、气候类型的分布、气候特征和气候类型的判别;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其对地理环境影响、内外力作用与地壳的变动,地壳物质的循环,河流的补给与水文特征;自然带的分布规律;农业的区位因素;工业的区位因素;城镇的规划与布局、城市化及其问题;人口迁移;文化扩散;旅游资源的评价;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重点国家和重点区域特征的综合比较等等。 

②、以考查学生的学习能力为主,重点表现在思维能力与思维方法的考查上。

学习能力是进一步获取知识、继续深造和创新的基础。在考查方法上,这种检测是通过获取信息、继而进行一系列的分析、辨别、判断、推论、论证等思维过程实现的。这一过程因带有地理学特色而表现出地理学思维方法的特性。学生必须在熟练地掌握上述地理知识的基础上,准确提炼出有用信息,并进行系列分析、推理、论证才能获得正确的答案。

③、充分利用地图,突显地理的学科特色。

图表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 地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最突出的特征是大量运用多种地图、图表、照片、图片来表达空间的概念和地理事物的空间结构联系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由于便于考查考生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思维分析能力,在近年的高考文科综合试卷中,往往把地图和图表作为表达和联系地理、历史和政治这三科知识的信息载体,所以地图和图表往往是学科内或者跨学科间综合题的切入口。针对高考重视图表考查的特点,地理第一轮复习中,考生应有针对性地加强阅读、分析地图和地理图表的能力训练。可有计划地每天用教材中的地图和相应的地图册复习、练习,运用图图互变、文图互变、图表互变转换思维角度,推导地理规律和原理。地图不仅是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也是地理知识的重要载体。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的试题经常以地图作为切入点,再设置与历史、地理、政治3门学科相关的问题。考生读图、作图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地理成绩的好坏。这一点,在近几年的高考中有明显的体现,新课程卷中近两年每组题都用图。

④、反映社会热点、焦点与书本知识的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关注当今人类生生存和发展与发展进程中的重大问题,关注社会发展和我国国情,注重运用政治、历史、地理各学科知识分析、阐释、评价实际问题等是文科综合试题的目标之一。如地理学科内(或以地理学科为主)的热点知识可能有:人类对宇宙空间的探索、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如太阳磁暴对电网造成影响)、温室效应与臭氧空洞、气象灾害与自然灾害、赤潮、外来物种入侵、南水北调、能源问题(如石油)、大型水利工程的建设及流域的综合治理、入世与产业结构调整、三农问题、中国人口迁移、东北工业基地的振兴、世界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等等。不过,根据这些知识所设置的问题,都考虑到了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和能力,所考查的知识与能力都没有超出考试说明的范围。

⑤、相对旧教材而言,区域地理有所减少,系统地理内容增加,人文地理的比重明显提高。

二、 周密安排,科学部署, 做好三轮复习工作

1.  第一轮复习要按单元知识结构梳理知识要点,由点连成线,由线连成面,形成知识网络。抓重点,破难点,提炼考点,构成知识体系,复习时既要全面,又要突出重点,在广度上不留死角,又在深度上不留疑问。狠抓基础。 而这些基础的复习应以教材为载体。在紧抓教材、巩固知识的同时,考生的各种能力得到逐步提高。同时配以单元训练,提升应用能力。在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的习题训练中,考生要格外注意解题技巧的培养,注意养成使用规范地理术语、正确书写、仔细审题等良好学习习惯,注重方法,突出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其次,考生要学会建立试题与教材的联系。在读书时,要思考所读内容可能如何出题(即从书中读出试题来,将教材试题化);在做题时要知道该题是考查教材中什么地方的什么知识(即在教材中找答案,将试题教材化)。为此,考生现阶段复习应该按部就班,以单元为单位进行复习。紧跟老师无疑是必要的,在课堂上跟住老师的节奏,记好课堂笔记;课后则应按照单元的顺序做一些习题。如果考生地理学得不太好,这一轮复习是查漏补缺、提高成绩的最佳时机。藉通过全面复习教材,提高灵活运用地理原理的能力。对这些主干知识的复习,考生要准确地理解其内涵和外延。搞清每个知识点的来龙去脉、适用范围和条件;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疏通每一个知识点。还要对重点知识进行系列整理,理清知识间的横向关系和纵向联系,逐步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框架,形成知识网络图。

2.第二轮复习是专题复习.应抓住重点,突出主干,形成网络,培养能力。

①、根据地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重新整合地理知识

在第一轮复习基础上进行的专题复习,从本质上讲是将所学过的知识和已经具备的基本技能和方法用于解决问题的一种复习。因此,专题复习不应再追求知识结构的先后顺序或学生认知能力的逻辑要求,应本着问题的提出、分析、解决这一线索去寻找所需要的有用的知识、方法和技能,根据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将知识进行必要的拆分、加工和重组。根据三类知识在结构上的差异,制订合理的复习策略。对自然地理,应讲透原理和规律,形成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自然地理知识较难,但规律性强,宜讲清地理概念,讲透地理原理和规律,并通过典型题例和变式图,或结合区域实际,强化对概念的理解和原理的运用能力。对人文地理,应结合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人文地理知识理解并不难,但内容分散,不容易抓住重点,需要记忆的东西较多,因此在复习方法与策略上,应抓住核心知识,即区位因素(农业的区位因素、工业的区位因素、城市的区位因素、交通的区位因素等),剖析典型案例,理清知识线索,并用于其他案例的分析。如在学过了鲁尔区后,不难从地理的角度分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措施,如: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调整工业布局;发展科技水平高、技术精良的新兴产业;防治污染,美化环境,促进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改善交通,完善交通网等等。对区域地理,应运用系统地理的原理进行分析,提高综合思维能力

复习某个区域时,可按如下思路展开:先确定其位置(包括经纬度和海陆位置)及地形特点,在此基础上推测气候的特点和分布,进一步分析其他自然地理特点和经济地理特征(河流、自然带、工农业生产、人口城市分布等内容)。同时还应进行跨区域比较(就某一要素比较或综合比较),如中亚的干旱与西亚、大洋洲、北非、南美安第斯山南段东侧等地干旱的成因、特点比较分析等。这样,不仅能形成全球空间概念,还对地理学区域差异有更深刻的认识,使思路更为开阔。

地理环境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其中任何一个地理事物的形成都会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这不仅体现在自然地理当中,也体现在人文地理当中。因此,复习中一定要注意思考自然地理中各个自然要素之间的关系,人文地理中各个人文要素之间的关系,自然地理各要素与人文地理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与区域地理之间的关系。

②、突出地理学科特点,强化对各类地理图表的判读及分析处理能力

在近年的文科综合试题中,地理部分出现较多的图形类型有:日照图、模式图(如地球的公转轨道图)、等值线图、地理数据统计图(表)和区域地图(有时还会出现景观图和逻辑框图)等等。虽然种类繁多,变化各异(如同一类图的各种变式),其本质都是反映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时间变化、地理事物之间的关系(数量关系、逻辑联系等),因此在复习时应注意对图进行分类整理,抓住其共性,总结读图规律:

3. 第三轮复习在模拟测试后的查漏补缺,对社会热点问题和区域总结归纳,提高应试能力,回归教材。现实生活中的素材是高考命题的重要源泉:高考试题立意独特,情境设置新颖,设问灵活,多以教材上未见、教师未讲到的问题为切入点,具有不可预测性(不能猜题)。地理高考命题的材料多来自社会,图表可能来自近几年所做的研究工作,也可能来自国家的统计年鉴。所以,教师与学生都应关注身边的地理,生活中的地理。注意社会热点。

三,重视区域地理,增强读图能力

提高读图能力是提高地理成绩、乃至文科综合成绩至关重要的环节。 在做有图(表)题时,可以按以下步骤展开:先看图名,若是区域图,可知道其所在的位置,若是统计图,可知道其反映的是什么地理事物之间的关系;其次是观察图例和注记;最后观察图像内容,根据题目要求和图中信息,解决问题。解此类题的关键是会透过现象(图的形态特点或事物的分布等)看本质(揭示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或内在规律)

1、区域地图反映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世界地理中可选取十条重要经纬线(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本初子午线、180°经线、20°W160°W120°E),中国地理中抓住领土四至及北回归线、30°N40°N纬线和90°E100°E110°E120°E所组成的经纬网格,记住世界各大洲、主要国家和重点地区、我国三大区域和主要地形区、重点区域和主要城市等地理事物和现象在地图上的位置、分布(即经纬度范围),

2、对于其它各类图,主要可分为如下几类:

是日照图,关键是掌握最基本的两种图,即极点俯视图和赤道侧视图,观察在这两类图上,经纬线、晨昏线、昼夜半球的位置、形状及相互关系,提炼有用信息,即可解决时间和太阳高度计算、昼夜长短、季节判断等问题;在此基础上,熟悉在不同的图中,不同的季节经纬线、晨昏线的形状、位置、相互关系等特点,只要明白了这一点,与此有关的问题不难解决。

是统计图,包括柱状统计图(有纵向的和横向的)、折线统计图、扇状统计图、饼状统计图、三角状统计图等。它们是地理事物的表现,可表示地理要素间的关系或构成。通过观察图的形状、数值、比例等特征,总结地理事物间关系或地理演变规律。

是等值线图,包括等温线图、等压线图、等高线图、等深线图、等降水量线图、等震线图、等太阳辐射量线图。这类图用于反映同一地理要素的空间分布,常考查数值计算,形状或走向描述及成因分析,图形绘制能力等。通过本轮复习,考生应能做到熟练解读各种比例尺的地图及地形剖面图,并能在图上填绘主要地理事物的位置或分布区;熟练使用和说明各种等值线图、示意图、景观图像、各种自然要素和社会经济的统计资料和图表等,并能根据要求绘制简单的地理图表。只有通过各种读图、填图、绘图、分析示意图等题型训练,才能提高应变能力和地理综合思维能力。

 四,加强应试技巧的训练,做好题型研究,减少失分,提高成绩

1.建立错题集,培养学生及时反思的学习习惯

有人说:“错题是最好的老师”,不少学生由于思维定势,总在同样的问题上反复犯错。所以,让学生克服思维缺陷,优化思维习惯是学生能否突破自我的关键。对此,我要求学生建立错题集,把每次大考的错题汇编起来,用红笔修改,并写上解题思路和反思;在周练、课堂练习及课后练习、模拟卷均圈起来,并用红笔修改。在临考前一个月看,就相当于考前清醒剂,能够尽量避免在考试中再犯同样的错误。并且,在每次作业批改过程中,我都要针对性的写上评语,鼓励他们的进步,但同时指出问题、提出要求。指导学生养成及时反思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解题能力的提升。                              

2.  注意解题技巧的培养,注意养成使用规范地理术语、正确书写、仔细审题等良好学习习惯,注重方法,突出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3.加强集体备课,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综合科目的考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教师有精湛的本学科专业知识,而且要求教师一专多能,知识面广,信息量大,能引导学生运用已学过的各科知识综合解决问题。因此教师必须加强学习,更新知识,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身业务素质,提高文科教师的职业敏感度,及时关注国际形势发展变化,关注社会热点。同时教师全力合作,加强集体备课,加强专题研究的讨论,实现知识的有机结合,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总之,高考复习是一项复杂工程,更是一项艰苦的任务,需要我们全身心地投入,认真地去研究,不断探索。精心设计课时教学方案,做到从宏观处把握,从细微处入手,加强习题设计和讲评的针对性,优化能力训练全过程。同时也应当认真研究学习方法,挖掘学生潜力,并重视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沧州市第一中学   张文胜

 

 

关注一中官方微信

地址:上海路南侧、狮城公园以南、河北工专以北、迎宾大道以西 市内公交车16路直达
博川网络提供技术支持
版权所有 沧州第一中学 Copyright © 2007 免责声明
冀ICP备19016029号-2 沧公备13090302000291

本网由:沧州市第一中学文宣处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