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德育在线 > 心理教育
头条新闻
最新新闻
心理教育

调适心理 迎接高考

日期:2008-05-05 07:15作者:佚名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2924次

调适心理 迎接高考

 作者:河南郸城县才源高中 赫甦 

    现在,离高考的日子越来越近了。此时,对高三的同学进行及时的心理教育,让他们在这最关键的时期增强必胜信心,力争考上理想的大学,显然是必要的。 

  为此,首先要引导学生把心态放平,不能强迫自己必须成功。其实,当我们做某件事情,有时期望值太高,恐怕反而会不利于目的的实现。许多人可能都知道美国瓦伦达的故事---美国最著名的高空走钢丝表演者之一,在一次极为重大的表演中,原来踏钢丝如履平地的他却出乎意外,从70米高空坠落身亡。瓦伦达的妻子在丈夫遇难后说过这样一段话:“其实我早已感到他将有可能要出事。他在上场前,曾经不停地对我说,这次实在太重要了,一定不能有一丁点失误,更不可以失败。而在这之前的任何一次非常成功的表演中,他只是一心想着走钢丝的每一个技术细节,从不去在意高空中可能发生的一切。”

  不是专心致志于做事本身,而是一再考虑做这件事可能带来的结果,这种患得患失的心态,就是心理学上著名的“瓦伦达心态”。可以看出,他之所以“失手”,就与其不允许自己“有一丁点失误”直接相关。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体育竞技场上,最后取胜的往往是“无名小将”,原因何在?有关研究人员道出了奥妙:有名气的运动员总是担心自己有什么“闪失”,结果就不可能“全力以赴”进而“失误连连”;相反,“无名小将”们却“一心一意”地做好自己能做的每一个动作,至于最后的“冠军帽”是否能戴在自己头上,一般不太在意去想,尤其是在比赛中。但结果往往应了“有意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阴”这句话,不刻意必夺“冠军”的,却最终得到了“冠军”,志在必夺的,却失之交臂,这又说明了什么?说通俗点,对事情的结局---哪怕是失败,想得开!

  其次,要让学生知道有时“失败”也是“合理”的、必然的。就考试而言,能否取得好成绩,影响因素很多---诸如命题的难、易,考试时的心情、身体的健康情况以及阅卷者水平等等,不是单纯的你“想好”就能好的,如果强迫自己仅仅追求一个“好结果”,而不考虑其他因素,在一定程度上是违背规律的表现。同时,对此如果“看不开”,不仅不利于目标的实现,而且会强化结果带来的“负效应”。

  相反,如果学生能对“考试”有比较科学的理解---仅仅是一次并非绝对完美的“选拔”,自己的全部能力以及将来的前程,当然不能仅仅由此来决定。

  其实,成功和失败是相互转化的,高考的“失利”说不定就是另一个成功的开始!只要我们善于对待自己、挖掘自己。因为没取得大学文凭而取得成功的事例也是随处可寻的,仅世界前十名富翁中就有首富比尔·盖茨、艾里森(学生时都没拿到大学文凭)等三四位。相反,如果不善于对待自己、挖掘自己,就是考上大学,也未必能做出惊人的事业。如此,我们有什么理由非要拿考上“名牌”大学作为衡量自己人生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又为什么不敢对自己说考不上,又如何?

  再次,要引导学生真正树立科学的价值观、人生观,以便指导学生走好事关自己一生的关键一段。学生的行为时刻都受一定的“价值观”影响,而不同的价值观其作用又是不同的。积极的、科学的价值观、人生观,会像“指南针”一样时刻帮助学生找到前进的方向。

  就高考来讲,它虽然对人生有较大的影响,可毕竟不是人生的全部。尤其是国家需要的是真正有能力的建设者,而不是仅仅“会考试”的人。同时,还要看到影响我们并使我们烦心的往往是我们太“在意”自己了。

  就高考而言,压力过大的人往往过分看重自己的考试“失利”会给自己带来多少损失,这就不可能有正确的“评价标准”,进而使其行为偏颇就在所难免了。所以,说到底,需要对学生加强树立科学的价值观、人生观教育,这也是正确备考的重要条件。

关注一中官方微信

地址:上海路南侧、狮城公园以南、河北工专以北、迎宾大道以西 市内公交车16路直达
博川网络提供技术支持
版权所有 沧州第一中学 Copyright © 2007 免责声明
冀ICP备19016029号-2 沧公备13090302000291

本网由:沧州市第一中学文宣处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