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研 > 课题研究
头条新闻
最新新闻
课题研究

【李镇西】​如何让文章避免俗套——写作微讲座(17)

日期:2020-12-28 10:42作者:佚名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3671次

“俗套”,词典的解释有两个含义:1.世俗的习惯和礼节。2.陈旧的格调、程式。
本文取后一种意思,并略加引申,指文章程式化的套路。
有的老师的“论文”往往这样写,先以“根据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最新研究表明……”开头,或直接说:“加拿大著名教育学教授指出:……”因此引出一个“最新理论”,然后概括出几条这个“性”那个“性”的“原则”,接下来就用自己的案例来“证明”这个理论,中间伴随着大段大段的引经据典,最后“综上所述”写个结尾。
这样的文章我们是不是很眼熟?
一些写专业成长的文章往往是这样叙事:刚工作时,自己如何有干劲却没方法,如何急功近利,如何以严肃的面孔维持在学生面前的尊严,后来慢慢有了懈怠之心,这时,“偶然”听了一场报告,或读了一本书,或“邂逅”了什么教育课题,一下“豁然开朗”,于是“找到了方向”“充满力量”,后来获得了成长,取得了成功。
这样的文章我们是不是也很眼熟?
这就是我说的套路。当然,无论哪一类文章都有一些基本的元素,比如论证观点的文章,得有“问题的提出”“问题的研究”“问题的解决”等等,而叙事性文章,则有事件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等要素。
但这并不意味每一篇文章都有固定的程式,都“必须”遵循既定的“套路”。即使是对同一个理论问题的思考与研究,也不可能在思维特点、研究对象、具体案例等方面绝对相同。同样,年轻教师的成长是有一定的共性,但毕竟都是独具个性的活生生的人,怎么可能“千人一面”呢?
记得我年轻时写有关学生青春期教育的专著时,迟迟不敢动笔,因为怕写出来和别人“雷同”。但后来我鼓励自己:只要忠实于自己的思考和生活,就不可能雷同。就算题材一样,但我的立意可能不一样;就算立意一样,写作的形式也会有差别;就算写作的形式没差别,所用论据也可能不一样;就算论据差不多,可具体的案例不会一样;就算连案例也大同小异,可我的写法也会不一样;就算写法相似,可在青春期教育的思考与实践过程中我倾注的情感绝对不可能和别人雷同的,因为每一个人的精神世界从来都是独一无二的。后来,我真的紧扣我的心灵和生活,以书信体的形式写出了《青春期悄悄话——与中学生的101封信》,出版后颇受欢迎。
后来写《爱心与教育》我就根本不考虑什么“理论依据”“结构框架”“逻辑体系”之类,完全以“教育手记”的形式记录我的教育思考和教育实践,让自己的对教育的理解和鲜活的故事自然而然地从心里流淌出来……一气呵成,酣畅淋漓。该书出版后产生了不小的影响。有著名专家甚至撰文评论,说《爱心与教育》是“一本有创新的‘实例教育学’”。这当然过奖了,但至少说明,我忠实于自己的心灵与实践,便写出了不但不雷同其他类似著作而且还有创新含量的专著。
所以,避免俗套最根本的办法就是严格忠实于自己的心灵与生活,别管他人怎么说怎么写,越真实就越真诚,越真诚就越能打动读者——无论是观点,还是故事。
我们都希望自己的文章有“新意”。但只有严格忠于自己的真情实感和教育生活的本来面目,写出的文章才会使人耳目一新。我指导学生作文时,曾批评有的学生一写老师,就只能歌颂老师的“无私奉献”,写老师灯下备课或讲台晕倒等“感人事迹”,而不能多侧面地展示老师的喜怒哀乐。我对学生说:“与老师相处本身就有许多富有生活气息而又富有戏剧性的起伏变化过程,如实记载下来不就成了文章的‘尺水兴波’了吗?”
同样的道理,我们写文章谈某一教育观点,只要如实写出了自己的思维过程和不断深入的认识经历,以及相应的独特实践,就不可能写成一篇“套文”;同样,每一个老师的专业成长一定都有自己个性的烙印,我们上课和带班或多或少会都有自己的特点,把这些“烙印”和“特点”如实写出来,文章不就有“新意”了吗?

关注一中官方微信

地址:上海路南侧、狮城公园以南、河北工专以北、迎宾大道以西 市内公交车16路直达
博川网络提供技术支持
版权所有 沧州第一中学 Copyright © 2007 免责声明
冀ICP备19016029号-2 沧公备13090302000291

本网由:沧州市第一中学文宣处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