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德育在线 > 心理教育
头条新闻
最新新闻
心理教育

复学后老师们该如何进行心理调适?

日期:2020-05-19 16:03作者:佚名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6065次

为帮助老师们更好地引导学生积极适应新的学习生活和进行及时有效的自我关怀,我们依据心理援助模型LPC-MT给老师们分享一个具体且操作性强的方法,并对老师们在返校后会遇到的三个常见问题提供详细的心理调适指引——

1.教师如何应对压力,适应开学后的节奏?

2.部分同学难以适应复学后的学习,产生了不想学的念头,该如何处理?

3.如何帮助那些因宅学效率低,导致学习进度跟不上的学生?


LPC-MT心理援助模型

LPC-MT心理援助模型分为5个步骤:聆听(Listen)、保护(Protect)、联结(Connect)、榜样(Model)和教育(Teach),它可以帮助老师与学生进行更加有效的沟通。

一、聆听

在与学生进行沟通时,第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是聆听并关注学生说的话和他们的行为。在聆听的时候要尽量做到不预设,因为学生的情况是因人而异的,即使有相同的表现,背后的原因也会不同,用心感受学生的情绪并理解接纳学生的情绪及问题。在聆听的同时关注学生情绪、行为、与同学和老师的互动、以及家长透露的在家表现等方面的变化。

可参考以下例子来展开对话:

◆可以跟老师说说有哪些因素让你当下不想上学或者不想在学校待着吗?

◆你刚刚说到在课堂上难以集中注意力,可以具体谈一谈当时的情况吗?

◆老师注意到最近你学习状态不是很好,有什么需要老师帮助的吗?

二、保护

在认真聆听了学生的感受和想法后,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回应与反馈,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注和尊重;同时可主动向学生传递正向的信息,帮助学生建立安全感、塑造自信心;积极开展相关活动,在活动中捕捉学生的闪光点进行具体的赞美,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和自我价值感。

可以参考以下方式

◆简洁诚恳地回答学生的疑问,减少学生对所经历事件的困惑。

◆让学生了解他们当前展现出的情绪或行为反应并不是个例,将普通问题正常化。

◆告诉学生学校正在采取哪些措施保障大家的安全。

◆通过班级管理和活动让学生体验到归属感和自我价值感。

三、联结

在与学生日常的互动和相处中,可有意识的与学生建立联结,培养良好的信任关系,让学生在学校也能感受到关心和强大的心理支持。

以下做法可供老师们参考

◆经常性地了解学生的情况。

◆保持同理心,允许学生多用一些时间掌握新学习的知识。

◆从学生的优势出发,帮助他们运用过去的经验应对当下的挑战。

◆待疫情过后,慢慢恢复有互动成分的课堂活动和学校活动。

四、榜样

老师的言语和非言语行为很容易被学生觉察到并会对学生产生影响,因此老师们在一对一面谈或开展活动时要留意自己的感受和想法,避免将不理解、不满以及自己的负性情绪传递给学生。可以给学生介绍一些自己的人生经验或他人的成功经验,提供应对技巧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鼓励学生勇敢表达和直面问题,帮助学生提升对当前学习和生活的自我控制感。

五、教育

告诉学生疫情后和复学前后可能出现的情绪反应、生理反应和认知转变,并说明这些是对所发生事件的正常反应。

◆让学生明白,不同人会有不同反应,且每个人有不同的调整节奏。

◆帮助学生处理遇到的问题,以树立乐观心态。

◆帮助学生设定可达成的小目标,达成后邀请分享成果,并给予肯定。

此外,当学生的问题让老师们感觉到压力很大或不清楚该如何处理某些情况时,可及时向学校的心理老师寻求专业支持。

与学生沟通时可以说的话

1.“这是对当前事件/经历的正常反应”:引导学生明白无论当下他的内心如何混乱和不安,都是对当前事件的正常反应, 降低学生的羞愧感、不安感和紧张感。

2.“如果你确实是这么感受的,这是可以理解的”:有的时候学生的情绪看起来与环境非常不适应,但是只要学生确实体验到这样的情绪,这种情绪反应也是可以理解的。

3.“这不是你的错,你已经尽力做到最好了”:在负性生活事件面前,学生可能会自责、羞愧、内疚甚至负罪,这种情绪可能会导致人们自我评价很低,越来越消沉。

4.“情况会好转的,你也会越来越好”:当感觉到学生正处于迷茫状态时,可以告诉他们,所有人都会朝着好的方向努力,鼓励学生,他们也会越来越好。

与学生沟通时不可以说的话

1.“这已经是很糟了”:这种语言是在告诉学生,他们的行为和想法是不受欢迎的,或是不受重视的,会增强他们的羞愧感,让他们不会继续寻求帮助,而这才是真正糟糕的结果。

2.“如果你忙起来就会没事了”:这种语言提示学生,他们现在的痛苦和不安是自寻烦恼,学生会感到失望,觉得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是不被接受、不被理解的。

关注一中官方微信

地址:上海路南侧、狮城公园以南、河北工专以北、迎宾大道以西 市内公交车16路直达
博川网络提供技术支持
版权所有 沧州第一中学 Copyright © 2007 免责声明
冀ICP备19016029号-2 沧公备13090302000291

本网由:沧州市第一中学文宣处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