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研 > 课题研究
头条新闻
最新新闻
课题研究

程翔:我的“备课”成长史

日期:2021-03-08 17:23作者:程翔文章来源:校长派点击数:4534次


01课堂是学生的展示舞台


刚参加工作时,初登讲台,满怀激情,神情飞扬。我一会儿示范朗读,一会儿挥笔板书,一会儿口若悬河。一堂课下来,自我感觉良好,觉得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所谓才华。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去请教一位老教师,问他:“成熟教师和不成熟教师的区别是什么?”老教师看看我,说:“不成熟教师备课时总想着自己如何讲得好,成熟教师备课时总想着学生如何学得好。”我一愣,无言以对。


十年后,我发生了变化,很少在课堂上展示自己了。我懂了一个道理,课堂上教师应该尽量隐藏自己,把学生推到前台。课堂是学生展示的舞台,不是教师表演的场所。现在,除非特别需要,一般情况下,我不再激情澎湃地讲课了,而是激励学生充分展示他们的才华。这个弯,我用了十年才转过来。


这实际上是个教学思想是否端正的问题,直接影响到教师的备课,进一步影响到教学效果,不是小事。


02备课要对症下药


《荷塘月色》是我参加教学比赛的课文。1988年,我参加全省的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执教《荷塘月色》。为了教好此文,我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可以说做到了“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上课时,我引经据典,左右逢源,令学生和听课教师大为惊讶:好渊博!我自己也洋洋自得。事后,一位老教师悄悄问我:“引用了那么多材料,学生能消化吗?”我望着他,一时语塞。


反躬自省,我有一个特点,也是一个毛病,就是喜欢备课时皓首穷经,讲课时给人以满腹经纶的印象。因为我读大学时,最佩服的老师就是上课能够旁征博引,口若悬河。


这种风格影响了我近二十年。所以,我的课有时表面上很唬人,其实是讲给听课教师的,至于学生究竟能否接受,能否受用,我考虑得就不深入。后来我懂了: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教学,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于相机诱导。


教师备课,一定是广博蒐集,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但前提是对症下药,否则就是炫示学问,教风不正。备课体现教风,教风体现做人。我至今仍在路上。


03

“预设-讲授”转向

“预设-生成”模式


备课必然涉及理解。起初,我喜欢把所谓“深刻理解”讲给学生听,显示自己的深邃。查查我的一部分教学设计,此例较多。听课教师反馈说:“深受启发。”我沾沾自喜。一位老教师悄悄对我说:“能引导学生自己说出这样的理解才算本事。”我恍然大悟,醍醐灌顶。原来教学的真谛在这里!


后来,我将备课的重心转移到教学设计上来:启发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课堂之上,教师的任务是组织、启发、引导、点拨、激励、解惑,听、说、读、写、思,都是学生的事。只要学生能干的,教师就不要越俎代庖。师、生双方在课堂上的边界是清晰的,但过去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把二者混淆了。


备课重心的转移,需要教学艺术的支撑。一名教师,要研究学生的学习行为。课堂上,最关键的是促使学生的学习行为真正发生。这就需要学生深度参与,亲身体验,然后出错,从而产生纠错的欲望,内化生成。如此,学生的学习行为就真正发生了。从前,我的备课多是“预设-讲授”的模式,后来发生了变化,成为“预设—生成”的模式。两种模式的备课指导思想明显不同。


04

引导学生

激发思考


上面提到“教学艺术”,青年教师可能认为深不可测。其实,所谓“教学艺术”,就是教学技能。教学艺术的关键在于从学生的问题出发,让课堂教学有合理的逻辑架构。这个逻辑架构首先体现在“逻辑起点”上。


我刚参加工作时教《荷塘月色》,全文范读;现在不是,变成学生自读,学生朗读。读后,我问学生:“喜欢这篇文章吗?”或者“印象深刻的句子是什么?”或者“有没有问题?”我站在学生学习的角度考虑而提出。学生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作为开头语显得很特殊,为什么这样开头?多好的问题!于是我就以此为切入点,引领学生进入文本之中。


再比如,教《关雎》,读了几遍之后,我问学生:“谁有问题?”一生举手说:“诗中男子为什么从关雎突然想到‘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中间是什么关系?”这是多么美妙的问题啊!于是,我启发同学积极发言,经过交流讨论,这个问题解决了。我并没有讲什么。


有的青年教师要问了,我的学生不善于提问,怎么办?


这就涉及课堂教学的本质问题了。课堂教学,一定要激发学生的思考。学生提不出问题,是因为没有进入到文本内里。要想让学生进入文本内里,只有多读,动脑筋,别无他途。课堂上,多读,反复读,是很重要的工作。当然,教师适时启发也很关键。


教学《关雎》。我问学生:能够配得上“窈窕淑女”的男子,那得是怎样的男子?这个问题激活了学生。有的说“长得帅”,有的说“有钱”,有的说“当官”,有的说“有学问”。于是我进一步引导:用诗中的一个词来表示。一生说:“君子”。于是,我把“君子”“淑女”写在黑板上。这两种人的结合成为中国古代美好婚姻的典范。《诗经》是儒家经典,体现了一种家庭伦理观念:夫妇,人伦之始。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在《诗经》中,《关雎》列为第一篇。孔子评价这首诗说:“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至此,学生恍然大悟,茅塞顿开。


所以说,教师对文本理解到位,并不是把自己的理解强加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自己讲出来。那么,教师的“理解”与“引导”之间是什么关系呢?“理解”是“引导”的前提,没有教师的“理解”,就没有恰当的“引导”。青年教师的功夫往往不是缺在“理解”上,而是缺在“引导”上。这个弯大概需要更长一些时间才能转过来,二十年?差不多。


05

读书要与专业发展结合起来


既然如此,教师的讲解就完全废弃了吗?非也。


教师的讲解非常重要,当讲则讲。关键是,教师讲什么,什么时候讲。我初登讲台,有时讲不到当处。学生需要的我不讲,学生懂了的,我大讲特讲,做了很多无用功。要准确把握哪些是学生不懂的内容,只有和学生交流方可知晓。


比如教学《子衿》,我让学生改写成“情诗”。学生颇感兴趣。但学生改写出来的“情诗”浅表化了,仅仅停留在男女情爱上,逗得同学哈哈大笑。我感觉到学生没有把握这首诗的真正含义,“诗教”的灵魂没有体现出来。


于是,我抓住“青青子衿”这一句做文章,告诉同学们,这是一种什么服装,什么样的人才有资格穿这种衣服。于是学生开始懂了一点。我又引用《张猛龙碑》中的名句“青衿之志,白首方坚”,以及曹操“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名句,启发同学们对“青衿”的象征意义有所领悟。


至此,学生感觉到原来改写的“情诗”肤浅了,需要修改。我欣喜地看到,学生发生了变化。由此,我得出结论,当学生对相关历史背景缺乏起码的了解的时候,当学生对一种文化现象缺少基本的认识的时候,教师的讲解就是必要的。这大概就是我们常说的“教学支架”吧。


前段时间,我去一个地方开会,参会的语文教师有500多人。我说:“读过《诗经》全书的举手。”结果一个举手的也没有。我又说:“读过《说文解字》的举手。”还是没有。


由此我体会到,语文教师读书不当是个大问题。你不能说500多语文教师不读书,关键是读什么书。


有一位学者说过,语文教师读的第一本书应该是《说文解字》。此话很有道理。我常想,语文教师的读书一定要和语文教学结合起来,一定要和自己的专业发展结合起来。一些基本的专业书籍必须读,反复读。否则,你就无法胜任教学工作,就只能看看“教参”,照本宣科。


06

备课要遵循学理


教有学理的语文,是我从教三十七年的切身体会。语文学科有没有相对严谨的科学体系?


我以为,从语文独立设科以来,有识之士一直在苦苦探索它的科学架构,但至今仍未构建起合理的语文学科大厦。这是一项极其艰巨的复杂的工作。因为语文不全是静态的,它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但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作为微观的学理是客观存在,是相对固定的,必须遵循。


学理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育教学的学理,无论哪个学科都必须遵守的共同原则和法规。二是语文学科独有的学理。


这里重点说第二方面。以文体为例,任何一篇文章,它都有自己的文体归属,教一篇文章,首先要认清其“体”。可以说,从文体入手,是解读课文的一把钥匙。教小说与教诗歌的规律不一样,教文学作品与教非文学作品的规律不一样。语文教师的任务在于把学生从非专业读者培养成专业读者,起码是个准专业读者,即掌握“学科核心素养”。


比如教学泰格特的小说《窗》,多数教师把它作为一般性的小说来处理,抓住人物、情节和环境所谓“三要素”教,歌颂靠窗病人的高尚精神。这种教法固然有其道理,但没有抓住小说的本质特点。若问:“凭什么说《窗》是一篇小说,而不是一篇散文呢?”


我查阅相关资料,找到了最初的散文《窗》,拿来与小说《窗》进行对比阅读。然后,我问同学们,为什么说课文《窗》是小说呢?经过启发引导,学生掌握了一个基本知识,小说是虚构的。在课文《窗》中,有一段对不靠窗病人的心理描写。请问,不靠窗病人的心理活动,作者是怎么知道的呢?只能靠虚构。还有,小说中有几处内容不合常理,显然也是作者虚构所致。而散文《窗》则没有心理描写,也没有那些不合常理的内容。可见,小说《窗》是在散文《窗》的基础上再加工虚构而成。

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作者为什么这样虚构呢?与作者的创作意图有关。那么,作者的创作意图是什么呢?这就进入小说的深层意蕴了:表现人性。通过交流,学生明白了,作者重在表现人性。人对于自己的嫉妒心理若不加以控制,就会导致见死不救的严重后果。而嫉妒心理来自对名利的追求。在作者笔下,那些名和利就是一堵“光秃秃的墙”。可以说,小说《窗》显然比散文《窗》深刻。这就是关于小说的学理。


备课就是这样一点一点地向前推进的,教师就是这样一步一步成长的。我以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在于通过积累“课堂作品”来实现,“课堂作品”充分体现专业价值。有了这个意识,就是职业觉醒的表现,就不会产生职业倦态。


所以,青年教师遇到公开课的任务,不要畏惧,要勇于承担;即便失败,也是收获,而且是更大的收获。一开始,备课有众人帮助,那不是“假课”;备课,从来离不开汲取他人的成果。时间久了,能独立备课了,能把公开课当作常态课了,你就成熟了。一个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不断地发展提高自己,总有一天会成长为优秀的语文教师。



关注一中官方微信

地址:上海路南侧、狮城公园以南、河北工专以北、迎宾大道以西 市内公交车16路直达
博川网络提供技术支持
版权所有 沧州第一中学 Copyright © 2007 免责声明
冀ICP备19016029号-2 沧公备13090302000291

本网由:沧州市第一中学文宣处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