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人类思维的高级形态,是人类智力、能力的最集中体现。
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要从学校抓起,所以教师的教育工作,不能是单纯的传授知识、经验和文化,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培养人才、塑造心灵、变革精神世界上,可以说没有创新的教育,就不是完整意义上的素质教育,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发展教育。
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创设情境,触发灵感。
学生不仅仅是学习活动的接受者,更是学习活动的积极参与者。教师不能只扮演发号施令的角色,要成为学习活动的指导者.让学生真正有一个“亲自”思考问题的过程。创设情境就是触发创新灵感的有效手段。它能够让学生通过自己一系列思维的加工,发展自己的创新思维和能力。生活展示、实物演示、表演体会、音乐渲染、图像再现等都是它的途径,而应用最广的当是语言表述情景。比如教学《项链》一文.可假设玛蒂尔德没有丢项链,让学生思考可能出现的情节。这就触发了学生创新的灵感,使之活泼奔放地展开创新思维。
此外,利用多媒体教学设置教学情境,对触发学生的创新灵感有很大的优势。如播放电视短剧,在关键处停住,让学生在音像情景下续补情节。触发了创新灵感的学生,思维必然活跃起来,辐射发散,千姿百态的创新情景纷呈而出。
(二)运用比较,实现求异创新。
比较是发展创新思维的重要手段。有比较才能从中发现矛盾,提出疑问,寻求鉴别,获得创新。语文教学中,小到标点词语,大到篇章分析,都可以引导学生比较,展开求异思维创新。
(三)创设一种具有丰富反应的、给学生以心理安全的教学气氛,激活创新思维。
心理学研究证明,一个人如果在思想和行动上有独创和革新的精神,那他就必须承担犯错误的危险.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这就要求教师对于学生所犯的错误要
有高度的容忍精神。教师在处理学生的行为时,应注意以下原则:①尊重学生提出的古怪问题。②尊重学生的想象或别出心裁的念头。③让学生知道他们的观念是有价值的。老师的赞美是对学生创新的充分肯定。④允许学生按照自己的步调活动。老师上课时,讲什么内容,完成哪些要求,用什么办法,征求学生的意见,并采纳实行,这种方法效果很好。
(四)尊重学生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发挥个性特长。
近些年来,教师判断学生分析正误的标准就是“标准答案”,考试也有“评分标准”,这些都或多或少地扼杀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从重视学生的统一性变为尊重学生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创造的本质就是多样性、差异性与非重复性;创新教育客观上要求教师淡化标准答案,淡化统考的指挥棒作用,允许学生按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思路去思考和回答问题,学生在学习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
(五)作业的布置上,给学生以主动探究、自主学习的机会,拓展创新空间。
如果教师在教学中没有给学生丝毫自主学习的机会,也没有为他们提供进行探究的渠道,创新也就无从谈起。因为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不是通过教师的讲解或完全靠课本上的间接经验达成的,更多地是靠自己的探究和体验得来的。在探究和自主学习中,他能够形成多方面的能力和技能。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作业的布置上,也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创造性学习的习惯。在作业的布置上,教师不应拘泥于课后习题,应设置出丰富多彩、生动活泼,融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能锻炼听说能力、读写能力的作业。
(六)面向全体学生 ,进行创新教育。
创新教育不是精英教育,它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在我们这个时代,不但需要杰出人物的创造,需要专门人才的创造,更需要千百万个劳动者的创造。
创新教育的难点是如何对待所谓的中、差等学生的问题。其实,任何学生都有各不相同的发展潜力,仅仅依据考试成绩把学生定为中、差生而忽视对他们创新精神的培养,这本身就是不正确的。青少年时期,是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教师千万不能对学生做出缺乏创新能力的武断定论。在创造性的发展中,人人都有弱点,也都有长处,创新教育要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使受教育者“扬长避短”。
(七)与实践结合,进行创新教育。
创新人才除智力外,还有很多成分构成。如:丰富的想象力、坚强的意志、独立性、自信心、思维的灵活性、辐合性和发散性等特征,都是一个有较高创新能力的人所不可缺少的心理品质。这表明,一种能够有效地培养人的创新能力的教育,决不能仅仅培养人的认知能力,不能把知识、教学作为教育工作的阈限。也就是说,仅仅教给学生某种知识,使学生很好地掌握这种知识,并不能保障学生产生出新的产品或新的知识。社会实践活动是对知识运用的过程,是发现和提出问题的源泉所在。它可使学生感受到知识的价值及自身的不足.从而超越活动,超越具体,把社会的需要化为自己的需要;也可优化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自我完善、自我调整、自我发展的素养,开发心理潜能。
为此,教师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要鼓励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勇于提出问题,创造性地运用知识来解决问题,从而发展其独立自主、勇于创新的品质与创造性个性品质。(八)转变教育观念,发展教育。
在创新教育中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尤其是人才观念。现代教育观念强调人才的多样性、层次性、广泛性,认为对社会做出贡献的都应该算是人才,在其能力中,肯定包含着不同程度的创造力,他们也都有创造性。现代教育观念还对未来人才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即:珍惜时间、讲究效益、遵守信誉、勇于竞争、有创新精神和创造才能、有独立获取知识并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有了这种教育观念,教师才能改革教学方法,面向未来,大胆地投入改进教学方法的实验研究。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与创新教育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我们应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新性人才方面,肩负起历史的使命,再造中华民族的辉煌。
• 井底之蛙的“天”2009-10-26 08:57
• 学校计算机房管理与维护之探究2009-10-23 09:28
• 校长实行教育思想领导的现实性2008-10-09 14:23
• 中学数学素质教育实验的分析与思考2008-08-12 20:15
• 一次成功的暑期作业2008-06-19 17:48
• 学古文的一条捷径——编演课本剧2008-06-19 17:47
关注一中官方微信